安徽怀宁县:以“林长制”促“林长治”变生态优势为发展胜势
近年来,安徽省安庆市怀宁县深入践行“两山”理念,以“护绿”为关键,构建完善党政同责、属地负责、部门协作、全域覆盖的长效机制
陕西佛坪:乡村有颜值有产值
今年以来,陕西佛坪县紧扣打造“汉中融入大西安桥头堡”战略定位,按照“一次性设计,分步实施”的原则,结合村域功能定位,明确村庄发展目标,绘就全县乡村建设宏伟蓝图,通过“五个坚持”战略举措的实施,在全市率先完成全县所有行政村村庄规划编制任务,确保和美乡村建设高位推进。 坚持整体谋划
云南永平:创新实施“金融+”—— “贷”动小生意通往大市场
近年来,云南省永平县农商银行坚持“党的银行、国家的银行、人民的银行”责任定位,紧盯普惠金融、乡村振兴等领域的信贷需求,创新实施三大“金融+”工程,将金融“活水”源源不断流向田间地头,成就了许许多多“李正”。2021年至2023年10月末,累计发放“三农”贷款60.72亿元。
湖北通城:山增颜值民增富
近年来,湖北省通城县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紧紧围绕全国重点生态功能县定位,全力做好国土绿化工作,加快建设森林城市和园林城市,全县森林覆盖率达到53.67%,获评中国天然氧吧、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助力乡村振兴。
四川南江:农家“小庭院” 致富“大产业”
近年来,四川省巴中市南江县始终把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增强脱贫地区和脱贫群众内生发展动力”指示精神刻在心里,落实在行动上,凝心聚力狠抓脱贫群众稳定增收。
陕西吴堡:壮大集体经济的吴堡探索
陕西吴堡县辛家沟镇贾家山村距青银高速公路入口处3公里,过去,由于受地理环境等条件制约,该村产业主要以传统种植、养殖、运输等为主,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高。
陕西洋县:筑巢引凤兴产业
近年来,陕西洋县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中央、省委、市委人才工作会议精神,立足区位优势,以县域经济发展需求为导向,聚焦有机产业创新驱动发展,积极探索校企合作培养人才新路径,打造有机产业人才发展新高地,实现人才工作与有机产业发展的深度融合。
河南淇县:肉鸽养殖唱响致富歌
11月15日,走进河南淇县桥盟街道关庄村的肉鸽养殖基地,14栋鸽舍排列整齐,蔚为壮观。“啾啾啾——啾啾——”,走进鸽舍,只见一排排“多层住宅”宽敞整洁,肉鸽在适宜的温度中健康培育。这批鸽子再有10多天就能出栏了。
河南鹤山区鹤壁集镇:“文旅+”点亮传统村落
走进秦家大院,小桥流水、石雕木雕随处可见,十多个院落院院相通,显得气势威宏、威严高大。游客们穿梭其中,在北方感受到一种江南水乡的诗情画意。6年前,河南鹤山区鹤壁集镇西杨邑村还是省贫困村,因人多地少、产业单一,村民纷纷外出谋生,全村人口1500人,贫困人口536人。
河北阜平:让乡村有“业”有“形”有“魂”
近年来,河北省阜平县城南庄-夏庄省级衔接示范区以易地搬迁新型社区为基础、周边现代农业产业园区为依托,持续做大做强特色产业园区,有效整治提升人居环境,推动形成居住美、产业旺,百姓生活富足新格局。
“林农点菜 专家送餐”——云南永平核桃低效林 改造群众热情高
初冬时节,一把热火烧进“中国核桃第一村——厂街乡岩北村”,70岁的田必曾老人来了,残疾群众曾文周拄着拐杖来了,家庭主妇背着小孩来了,返乡打工的田毕勇闻讯赶来了。“不为别的,就为核桃树大冬天发叶子,影响下年产量质量,想当面问问专家怎么办。”新寨小组长李曹华说出了大伙的心声。
江苏省南京市栖霞区和陕西省商洛市商州区两地“四步走”共建专业化电子信息产业高地
江苏省南京市栖霞区和陕西省商洛市商州区两地以园区共建为抓手,锚定“产业集群化、园区专业化、发展差异化”发展路径,大力实施“腾笼换鸟、筑巢引凤”工程,走好“转”“建”“引”“育”关键四步,着力打造功能定位清晰、产业特色突出的商州区电子科技产业园。
陕西丹凤“三板斧”做强葡萄酒产业
陕西丹凤县位于北纬33°世界葡萄酒黄金带内,丹凤葡萄酒始于1911年,被认定为中国有百年历史的第二个葡萄酒大产区。丹凤葡萄酒由意大利传教士安西曼教徒华国文引入欧洲工艺,在丹凤龙驹寨建立“美利酿酒公司”从事果酒酿造,至今已有111年历史,是继1892年张裕葡萄酒之后,中国第二个葡萄酒生产企业。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达到鼎盛时期,风靡全国,产品曾出口欧洲、日本等国家。
陕西丹凤:坚持“一心二建三优化” 发展葡萄酒首位产业
发挥丹凤葡萄酒“品牌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区位环境独特、产业带动力强劲”的独特优势,持走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发展之路,大力推进葡萄酒产业建链、补链、延链、升链,坚持“一心二建三优化”举措
黑龙江省绥化市兰西县积极发展高质量庭院经济多措并举打造“菜篮子”增收新增长点
2022年,黑龙江省绥化市兰西县针对老龄脱贫人口多、弱半劳动力占比高县情实际,以打造“菜篮子”为支撑,瞄准千家万户房前屋后小菜园,发展高质量庭院经济,实现了“半亩小菜园、三五千块钱”增收目标。
贵州省麻江县:创设乡村振兴研究院推动 “产学研用”一体化
近年来,贵州省麻江县抢抓中央定点帮扶和东西部协作机遇,优化整合南京农业大学、贵州大学、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等单位帮扶资源,在本县特色产业基地核心区蓝梦谷蓝莓生态循环产业示范园创设公益性非盈利社会组织——麻江乡村振兴研究院。自2019年成立以来,研究院有效开展产业研究、人才培养、成果转化、科技论坛、社会服务等工作,扎实推动“产学研用”一体化发展,成为推进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平台。
贵州天柱县:多措并举 推进油茶种质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
近年来,贵州省天柱县在省内率先开展油茶优良种质创新研发,通过良种选育、繁育、培育、收集等举措,有效推进油茶种质资源保护与创新利用,助推油茶产业提质增效。
贵州瓮安:借“茶”生金 以茶富民
乡村振兴,产业先行。近年来,贵州瓮安县坚持在茶产业上做文章,以“五化四强三推”为抓手,在推进产业发展壮大、提高茶园建设标准、提升产业发展质量上“精耕细耕”,以茶聚财、以茶富民,为乡村振兴“添色增香”。
山西大宁:立足绿色生态优势 紧扣产业发展关键
近年来,大宁县委、县政府抢抓水果消费结构调整升级战略机遇,立足全国苹果最佳优生区的区位优势,以大宁宁脆苹果产业破局,找准巩固衔接的“金钥匙”,使之成为支撑大宁县产业发展的“幸福果”,农民群众的“致富果”走出了一条果业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
刘晓山:品牌强农需做好四大功课
国家乡村振兴局开发指导司原副司长刘晓山出席活动并表示,品牌是质量的象征,是信誉的凝结,大力推进品牌强农战略,不仅是新时代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更是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重要举措。
安徽临泉:迎仙镇秸秆变肉势头旺 产业兴旺助振兴
湖北茅箭:“三个转化” 助推中小学卫生室校医配备全覆盖
河北沧州:以“法治之力”绘制乡村振兴美丽画卷
湖南道县:“小板凳”汇聚瑶乡乡村治理大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