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固拓展脱贫成果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巩固拓展脱贫成果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陕西潼关:西姚村创新“13541”工作法擦亮“皇原明珠 魅力西姚”名片

时间:2024-05-14 10:26:03来源:中国乡村振兴网作者:杨 强

陕西省渭南市潼关县代字营镇西姚村位于黄河南岸陕豫两省交界的黄土塬上,辖20个村民小组,1052户4710人,耕地面积8500余亩,主要以粮食、花椒、药材、黄花菜等为主导产业,2023年人均纯收入达到16800元。村党委下设3个党支部,共有党员132名。近年来,该村坚持“党建引领,乡风文明、产业兴旺”的发展思路,抓班子、强队伍、夯基础、重实效,瞄准“五强”目标,突出“六个”关键,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各项工作。先后荣获陕西省综合减灾示范村、渭南市文明村、县先进基层党组织、五星级村(社区)党组织多项荣誉,2021年村党委书记赵小犬被市委组织部评为优秀共产党员。在“分类指导、争先进位”三年行动中被评为“一类”村。

党建为“先”,引领乡村全面振兴。西姚村党委不断创新工作机制,积极探索党建“13541”工作法。即:建设1个好班子,抓好3个党支部”,聚焦5大振兴,提升4个能力,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生活富裕、治理有效的“皇原明珠 魅力西姚”1个总目标。通过落实书记抓党建履职“六个一”、规范开展“5+X”主题党日、小板凳党群说事日、“五必访、三必到”等活动,为乡村振兴打造坚实组织屏障。

产业为“笔”,绘就美丽乡村新画卷。针对晾晒难、销售难实际情况,村党委率全县之先投资争取500余万元建成集冷库、晾晒场、蒸烤炉、筛选、库房等为一体的农副产品加工厂,形成了由村党委牵头,村股份经济合作社统一管理,村“两委”干部具体负责的运营模式,年均为群众加工花椒、中药材、黄花菜等300余吨。从2017年以来,集体收益55余万元,收益分红25余万元,涉及脱贫户59户,移民户30户,带动周边群众1800余人,年户均收入增加2000余元。

环境为“基”,夯实美丽乡村底色。西姚村坚持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作为“千万工程”战略的“先手棋”、“主抓手”、“动力源”,按照“逐巷排查、逐巷整治”的工作思路,以“党建+”的模式,推行

党员包片,村干部包组,组长包巷,保洁员包户的“四级”网格化管理机制,依托党员中心户、党员责任田、党员责任路段,聚焦交通沿线、村庄街巷等重点区域,逐级落实包联责任,常态化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确保整治工作时时有人抓、户户有人管。

民生为“墨”,绘就共富好光景。西姚村党群服务中心设立一站式群众便捷服务,免费为群众提供网上代购、代买火车票等服务。村内巷道安装路灯200多盏,完成村道路硬化30千米,硬化村部门前广场1580平方米,修建西姚大道美化墙980米,完善应急物资储备、应急场所13个点位,安装100吨地磅长年为村民农副产品交易免费过磅,完成60%农户参加农业保险直接受益18万元,积极组织村民参加农业技能、家政服务等各类培训。包村部门及驻村工作队用心、用情、用力开展帮扶工作,用心用情用力解决群众烦心事、麻烦事,对三类人群全面走访及时研判反馈,逐一落实防返贫机制。

治理为“本”,共绘魅力西姚新画卷。西姚村围绕市县各级决策部署,逐步完善党组织领导的乡村治理体系,先后建设了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创作了快板、村歌、口号,非常接地气有活力,极大地增强了广大人民群众对家乡故土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健全完善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服务功能,充分发挥“一约四会”引导作用,推行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通过法治实践成功化解家庭纠纷,土地纠纷等多起,十年来全村无一人越级上访,邻里矛盾全部化解在萌芽状态。成立了乡贤书画室,农闲之余组织书画爱好者学习交流研讨,加强书画队伍的建设,有力地推动了农民书画的创作和研究,极大地丰富了农村文化生活。借助各级文化惠民政策,建成一座约200平米的“西姚村农民图书室”,利用重大节假日,为群众发放相关法律读物,弘扬法治精神,使群众学法、守法、懂法、用法能力得到提高,有效地解决了村民图书少,致富信息匮乏等难题,给广大村民带来了“精神食粮”和“致富钥匙”。依托“建设美丽乡村、文明家园”这一目标,开展了“反对陈规陋习,提倡文明新风”系列活动,先后评选出十星级文明户、最美家庭、最美庭院等集体和个人。

文化为“根”,彰显乡村繁荣。西姚村历史悠久,人文底蕴深厚,古称“皇天原”,至今约有600余年建村历史,境内有1100年的南关皂角树及著名的马家寨“金线吊葫芦”历史文化资源和地貌奇观。西姚“芯子”独树一帜,以繁而散、玄而巧、活而鲜的变化而著称,距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始建于清同治元年的城墙也是西姚村最大的文物,诸多繁荣。至今还流传着一首歌谣:一街两门三十巷,一台九庙十二祠堂。一潭九碾十八井,砖雕石刻两牌坊。东有韦驮寺,西有海潮庵,人称西姚“小潼关”。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西姚村干群一心,投资300余万元建成1400平方米的文化广场,图文并茂的文化墙和“芯子”雕塑等丰富的文化元素,加之西姚“名人”、乡贤书画室等软实力,被誉为最有特色的文化广场。

 


总监审姚卜成
监 审韩世雄
 
责任编辑朱峰
标签乡村治理    
乡村发展

陕西潼关:西姚村创新“13541”工作法擦亮“皇原明珠 魅力西姚”名片

时间:2024-05-14 10:26:03

来源:中国乡村振兴网

作者:杨 强

陕西省渭南市潼关县代字营镇西姚村位于黄河南岸陕豫两省交界的黄土塬上,辖20个村民小组,1052户4710人,耕地面积8500余亩,主要以粮食、花椒、药材、黄花菜等为主导产业,2023年人均纯收入达到16800元。村党委下设3个党支部,共有党员132名。近年来,该村坚持“党建引领,乡风文明、产业兴旺”的发展思路,抓班子、强队伍、夯基础、重实效,瞄准“五强”目标,突出“六个”关键,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各项工作。先后荣获陕西省综合减灾示范村、渭南市文明村、县先进基层党组织、五星级村(社区)党组织多项荣誉,2021年村党委书记赵小犬被市委组织部评为优秀共产党员。在“分类指导、争先进位”三年行动中被评为“一类”村。

党建为“先”,引领乡村全面振兴。西姚村党委不断创新工作机制,积极探索党建“13541”工作法。即:建设1个好班子,抓好3个党支部”,聚焦5大振兴,提升4个能力,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生活富裕、治理有效的“皇原明珠 魅力西姚”1个总目标。通过落实书记抓党建履职“六个一”、规范开展“5+X”主题党日、小板凳党群说事日、“五必访、三必到”等活动,为乡村振兴打造坚实组织屏障。

产业为“笔”,绘就美丽乡村新画卷。针对晾晒难、销售难实际情况,村党委率全县之先投资争取500余万元建成集冷库、晾晒场、蒸烤炉、筛选、库房等为一体的农副产品加工厂,形成了由村党委牵头,村股份经济合作社统一管理,村“两委”干部具体负责的运营模式,年均为群众加工花椒、中药材、黄花菜等300余吨。从2017年以来,集体收益55余万元,收益分红25余万元,涉及脱贫户59户,移民户30户,带动周边群众1800余人,年户均收入增加2000余元。

环境为“基”,夯实美丽乡村底色。西姚村坚持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作为“千万工程”战略的“先手棋”、“主抓手”、“动力源”,按照“逐巷排查、逐巷整治”的工作思路,以“党建+”的模式,推行

党员包片,村干部包组,组长包巷,保洁员包户的“四级”网格化管理机制,依托党员中心户、党员责任田、党员责任路段,聚焦交通沿线、村庄街巷等重点区域,逐级落实包联责任,常态化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确保整治工作时时有人抓、户户有人管。

民生为“墨”,绘就共富好光景。西姚村党群服务中心设立一站式群众便捷服务,免费为群众提供网上代购、代买火车票等服务。村内巷道安装路灯200多盏,完成村道路硬化30千米,硬化村部门前广场1580平方米,修建西姚大道美化墙980米,完善应急物资储备、应急场所13个点位,安装100吨地磅长年为村民农副产品交易免费过磅,完成60%农户参加农业保险直接受益18万元,积极组织村民参加农业技能、家政服务等各类培训。包村部门及驻村工作队用心、用情、用力开展帮扶工作,用心用情用力解决群众烦心事、麻烦事,对三类人群全面走访及时研判反馈,逐一落实防返贫机制。

治理为“本”,共绘魅力西姚新画卷。西姚村围绕市县各级决策部署,逐步完善党组织领导的乡村治理体系,先后建设了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创作了快板、村歌、口号,非常接地气有活力,极大地增强了广大人民群众对家乡故土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健全完善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服务功能,充分发挥“一约四会”引导作用,推行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通过法治实践成功化解家庭纠纷,土地纠纷等多起,十年来全村无一人越级上访,邻里矛盾全部化解在萌芽状态。成立了乡贤书画室,农闲之余组织书画爱好者学习交流研讨,加强书画队伍的建设,有力地推动了农民书画的创作和研究,极大地丰富了农村文化生活。借助各级文化惠民政策,建成一座约200平米的“西姚村农民图书室”,利用重大节假日,为群众发放相关法律读物,弘扬法治精神,使群众学法、守法、懂法、用法能力得到提高,有效地解决了村民图书少,致富信息匮乏等难题,给广大村民带来了“精神食粮”和“致富钥匙”。依托“建设美丽乡村、文明家园”这一目标,开展了“反对陈规陋习,提倡文明新风”系列活动,先后评选出十星级文明户、最美家庭、最美庭院等集体和个人。

文化为“根”,彰显乡村繁荣。西姚村历史悠久,人文底蕴深厚,古称“皇天原”,至今约有600余年建村历史,境内有1100年的南关皂角树及著名的马家寨“金线吊葫芦”历史文化资源和地貌奇观。西姚“芯子”独树一帜,以繁而散、玄而巧、活而鲜的变化而著称,距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始建于清同治元年的城墙也是西姚村最大的文物,诸多繁荣。至今还流传着一首歌谣:一街两门三十巷,一台九庙十二祠堂。一潭九碾十八井,砖雕石刻两牌坊。东有韦驮寺,西有海潮庵,人称西姚“小潼关”。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西姚村干群一心,投资300余万元建成1400平方米的文化广场,图文并茂的文化墙和“芯子”雕塑等丰富的文化元素,加之西姚“名人”、乡贤书画室等软实力,被誉为最有特色的文化广场。

 


总监审:姚卜成
监 审:韩世雄
责任编辑:朱峰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
专题专栏
联系我们|网站介绍|管理团队|欢迎投稿|杂志订阅|网站声明|
主管:国家乡村振兴局 主办:《中国乡村振兴》杂志社 版权所有:中国乡村振兴网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太阳宫北街1号农业农村部太阳宫办公区12层 邮编:100028 投诉电话:(010)59195820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10120230004 丨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40091 丨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28022号丨北京市公安局备案号110105005973
京ICP备2022015544号-1
主管:国家乡村振兴局 主办:中国乡村振兴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10120230004 丨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40091丨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28022号丨北京市公安局备案号110105005973
京ICP备202201554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