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固拓展脱贫成果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巩固拓展脱贫成果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四川旺苍:提升治理水平 走好振兴道路

时间:2024-06-24 15:02:02来源:中国乡村振兴网作者:杨百嘉

福临村位于旺苍县城东北部,是由原天符村、鱼林村合并而成,辖区面积22.2平方公里,辖12个村民小组1200户2984人,2023年全村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8万元。随着福临村乡村治理水平的提升,村民的幸福感、安全感、获得感有了显著提升,激活了村庄发展的内生动力。

强化党建引领  坚持民主协商

图片1.png

驻村第一书记黄赈入户了解情况

“咱们村上的老人比较多,我们就建设了一个日间照料中心;对在村的残障人士,我们也建设了一个康养中心,帮助他们做康复理疗……”九三学社中央委员会选派的驻村第一书记黄赈对上一届驻村工作队干出的实绩了如指掌,“自从上一届驻村工作队在村党员大会上听取村民意见,解决了一些民生实事后,老百姓就觉得我们能办成事,信任我们,原来的‘三会一课’从走走过场变成了全村党员干部和群众集智聚力的决策会、解决问题的研讨会、化解群众难题的务实会,大大激发了村民参与本村治理的积极性。”黄赈书记介绍到。

以村党支部的“三会一课”制度为平台,通过“提出问题、集体研究、解决问题”民主自治模式,驻村工作队梳理出升级村委会阵地功能、建设健身广场等23项民生难题,协调九三学社中央委员会、资阳东西部协作资金共756万元,用于完善升级村级阵地、黄茶园区基础设施、修建健身广场,推动基层党建与乡村治理深度融合,提升乡村治理效能,让村民们切实享受到了乡村振兴成果。

推动产业发展  提升治理“底气”

产业振兴是搞好基层治理的经济基础和底气所在。如果产业发展不起来,那基层治理就会缺乏动力。这是驻村工作队对基层治理的深刻认识。到村以来,驻村工作队带领村民跑市场、争项目、学经验,坚持补齐短板、培优产业,带领村民走上了致富之路。

“咱们福临村的气温、空气湿度、土壤酸碱度等都比较适宜大面积种植黄茶、绿茶,要把茶产业作为核心,水果、养殖产业作为辅助,将本地资源禀赋发挥最大效能。”福临村驻村第一书记黄赈介绍说。

图片2.png

驻村第一书记黄赈采摘成熟柑橘

福临村产业呈“一心两翼”布局,即以黄茶产业为核心,柑橘、肉牛养殖产业为辅助。驻村工作队立足旺苍县委“东河—黄洋”万亩黄茶产业示范园建设,持续聚焦福临茶产业提质扩面,健全“支部+合作社+基地+农户+经销商”产销全链条。积极动员个体户发展产业,带动全村420余户村民栽种黄茶2200余亩,绿茶600余亩、柑橘80余亩,养殖肉牛100余头。2023年福临村集体经济收入5.98万元,同比增长199.9%,产业的蓬勃发展、收入的快速增长让村民们脸上布满了笑容。

争当先锋模范  为民办事服务

“老刘家的麦子熟了,他家里就他一个人,收麦子人手不够,等下我们一起去帮他收一收。”“最近高温干旱,待会去五组、六组的林子里巡一巡,这个时候可千万不能起火……”福临村驻村工作队与村上党员干部、知客宣讲、应急抢险、居家服务、农业指导等5支志愿服务队一起开展志愿服务。冬季的森林防火、夏季的汛期巡河、春天的茶叶采摘、秋季的助农收割……一年四季,他们总能出现在群众最需要的地方。

“现在我们有了茶叶、产业,可是我们年纪大了,之前学的种植管护技术又给搞忘了,茶叶遭虫了能麻烦您来园区看看吗?”面对福临村人口老化、缺乏专业技术人才等问题,驻村工作队采取“按需点单”方式,收集村民在种植过程中遇到的难题,将行业专家请到田间地头,实地授课教学,组织开展柑橘树种植、自制农家肥、茶叶种植和管护等技术培训4次,培育村内种植能手,提升农产品品质。

 图片3.png

驻村工作队邀请专家到村开展种植技术教学

“今后,我们将持续抓好茶叶基地、柑橘种植、肉牛养殖等产业发展,依托九三学社-广元结对帮扶平台扩大销量。同时,要发掘农村能人,农村的主体是村民,我们将加强与村干部交流沟通,共同学习、进步,开展技能培训,让他们成为驻扎在福临村的‘永不离开的驻村工作队’”。福临村驻村第一书记黄赈说。夕阳洒向茶园,每一棵茶树枝上都闪着光,就像福临村蒸蒸日上的未来。(作者单位:中共四川省旺苍县委组织部 )

总监审姚卜成
监 审韩世雄
 
责任编辑朱峰
标签乡村治理    

四川旺苍:提升治理水平 走好振兴道路

时间:2024-06-24 15:02:02

来源:中国乡村振兴网

作者:杨百嘉

福临村位于旺苍县城东北部,是由原天符村、鱼林村合并而成,辖区面积22.2平方公里,辖12个村民小组1200户2984人,2023年全村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8万元。随着福临村乡村治理水平的提升,村民的幸福感、安全感、获得感有了显著提升,激活了村庄发展的内生动力。

强化党建引领  坚持民主协商

图片1.png

驻村第一书记黄赈入户了解情况

“咱们村上的老人比较多,我们就建设了一个日间照料中心;对在村的残障人士,我们也建设了一个康养中心,帮助他们做康复理疗……”九三学社中央委员会选派的驻村第一书记黄赈对上一届驻村工作队干出的实绩了如指掌,“自从上一届驻村工作队在村党员大会上听取村民意见,解决了一些民生实事后,老百姓就觉得我们能办成事,信任我们,原来的‘三会一课’从走走过场变成了全村党员干部和群众集智聚力的决策会、解决问题的研讨会、化解群众难题的务实会,大大激发了村民参与本村治理的积极性。”黄赈书记介绍到。

以村党支部的“三会一课”制度为平台,通过“提出问题、集体研究、解决问题”民主自治模式,驻村工作队梳理出升级村委会阵地功能、建设健身广场等23项民生难题,协调九三学社中央委员会、资阳东西部协作资金共756万元,用于完善升级村级阵地、黄茶园区基础设施、修建健身广场,推动基层党建与乡村治理深度融合,提升乡村治理效能,让村民们切实享受到了乡村振兴成果。

推动产业发展  提升治理“底气”

产业振兴是搞好基层治理的经济基础和底气所在。如果产业发展不起来,那基层治理就会缺乏动力。这是驻村工作队对基层治理的深刻认识。到村以来,驻村工作队带领村民跑市场、争项目、学经验,坚持补齐短板、培优产业,带领村民走上了致富之路。

“咱们福临村的气温、空气湿度、土壤酸碱度等都比较适宜大面积种植黄茶、绿茶,要把茶产业作为核心,水果、养殖产业作为辅助,将本地资源禀赋发挥最大效能。”福临村驻村第一书记黄赈介绍说。

图片2.png

驻村第一书记黄赈采摘成熟柑橘

福临村产业呈“一心两翼”布局,即以黄茶产业为核心,柑橘、肉牛养殖产业为辅助。驻村工作队立足旺苍县委“东河—黄洋”万亩黄茶产业示范园建设,持续聚焦福临茶产业提质扩面,健全“支部+合作社+基地+农户+经销商”产销全链条。积极动员个体户发展产业,带动全村420余户村民栽种黄茶2200余亩,绿茶600余亩、柑橘80余亩,养殖肉牛100余头。2023年福临村集体经济收入5.98万元,同比增长199.9%,产业的蓬勃发展、收入的快速增长让村民们脸上布满了笑容。

争当先锋模范  为民办事服务

“老刘家的麦子熟了,他家里就他一个人,收麦子人手不够,等下我们一起去帮他收一收。”“最近高温干旱,待会去五组、六组的林子里巡一巡,这个时候可千万不能起火……”福临村驻村工作队与村上党员干部、知客宣讲、应急抢险、居家服务、农业指导等5支志愿服务队一起开展志愿服务。冬季的森林防火、夏季的汛期巡河、春天的茶叶采摘、秋季的助农收割……一年四季,他们总能出现在群众最需要的地方。

“现在我们有了茶叶、产业,可是我们年纪大了,之前学的种植管护技术又给搞忘了,茶叶遭虫了能麻烦您来园区看看吗?”面对福临村人口老化、缺乏专业技术人才等问题,驻村工作队采取“按需点单”方式,收集村民在种植过程中遇到的难题,将行业专家请到田间地头,实地授课教学,组织开展柑橘树种植、自制农家肥、茶叶种植和管护等技术培训4次,培育村内种植能手,提升农产品品质。

 图片3.png

驻村工作队邀请专家到村开展种植技术教学

“今后,我们将持续抓好茶叶基地、柑橘种植、肉牛养殖等产业发展,依托九三学社-广元结对帮扶平台扩大销量。同时,要发掘农村能人,农村的主体是村民,我们将加强与村干部交流沟通,共同学习、进步,开展技能培训,让他们成为驻扎在福临村的‘永不离开的驻村工作队’”。福临村驻村第一书记黄赈说。夕阳洒向茶园,每一棵茶树枝上都闪着光,就像福临村蒸蒸日上的未来。(作者单位:中共四川省旺苍县委组织部 )

总监审:姚卜成
监 审:韩世雄
责任编辑:朱峰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
专题专栏
联系我们|网站介绍|管理团队|欢迎投稿|杂志订阅|网站声明|
主管:国家乡村振兴局 主办:《中国乡村振兴》杂志社 版权所有:中国乡村振兴网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太阳宫北街1号农业农村部太阳宫办公区12层 邮编:100028 投诉电话:(010)59195820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10120230004 丨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40091 丨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28022号丨北京市公安局备案号110105005973
京ICP备2022015544号-1
主管:国家乡村振兴局 主办:中国乡村振兴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10120230004 丨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40091丨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28022号丨北京市公安局备案号110105005973
京ICP备202201554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