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家垴村:菊韵飘香 幸福绵长
进入金秋时节,山西省武乡县蟠龙镇郭家垴村的田间地头突然热闹了起来
海南农文旅:帮扶资金“活力”满满
近年来海南省不断深化农文旅融合发展,组织农户参与项目建设运营。乡村参与打造农文旅项目,各级各类帮扶资金如何在农文旅项目推进中既保“安全”又持续释放“活力”,有效带动农民增收?
筑牢增收根基 守住返贫底线
在广东省对口帮扶的广西壮族自治区的33个县中,有20个县(市)是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这20个县(市)还聚集了全区大部分从大石山区搬迁出来数以万计群众的安置区。帮扶县、安置区产业基础相对落后,群众稳定增收是各级党委、政府“时时放心不下”的民生问题。
八桂农产品火遍大湾区的密码
百色芒果、融安金桔、隆安火龙果、乐业高山蔬菜、忻城糯玉米、大化七百弄鸡、都安瑶山牛羊……越来越多贴着“广西”标签的特色果蔬、肉类等特色农产品在粤港澳大湾区市场上,被当地人所熟知。220.57亿元、224.46亿元、230.65亿元、226.09亿元,这是2021年至2024年10月广西农产品每年销往粤港澳大湾区的一组数据。八桂农产品缘何火遍大湾区?
所有梦想都开花——粤桂协作教育人才“组团式”帮扶观察
车行广西大地,一座山连着一座山,让记者感觉,这些大山虽然景色秀美,但也很容易阻挡人们向外的视野、前进的脚步、创造的热情。在崇左市天等县高级中学,青年教师吴莹莹告诉记者:“粤桂协作教育人才‘组团式’帮扶,让我们能学习到广东乃至全国最先进的教育教学经验,无论多少大山也挡不住。”
同饮珠江水 粤桂一家亲
广东广西一水相连,粤桂协作再谱新篇。2021年以来,同饮珠江水的两省区进一步深化东西部协作,在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新起点上,双方砥砺奋进,相向而行。广东发挥资金、人才、技术、市场等优势,深度对接广西各县(区),帮助八桂大地各县(区)提升产业发展水平、完善教育基础设施、扩大外出务工就业规模,助力脱贫地区和脱贫群众收入持续较快增长,续写粤桂协作新篇章。
京蒙协作:全链化的产业帮扶模式
兴安盟始终把京蒙协作当作提升自身生产力、竞争力的重要机遇。用好协作资金、北京智慧、首都科技资源,是兴安盟走好乡村振兴路的重要组成部分。京蒙协作平台下,兴安盟的产业发展呈现出全链化趋势,产业更稳固,带动效果更加明显。
找准增收“支点”,多路助农致富
如何带动农牧民增收?兴安盟在谋划过程中突出“市场化、特色化、品牌化”导向,既坚持科学,遵循市场现实规律,又讲求实效,找准了增收“支点”,多路助农致富,能切实调动农牧民参与的积极性,取得了实打实的效果。
让每一笔产业资金都“活起来”
各级各类帮扶资金主要用于帮助改善脱贫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当地群众的生产生活水平、促进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其中,对用于产业的资金比例标准有明确的要求。兴安盟严把帮扶资金特别是产业资金安全关,同时让每一笔资金都“活起来”,推动产业发展,促进村级集体增收,带动农牧民增收。
稳健的增收脚步 宽广的振兴之路
“岭上森林岭下田,牛肥香草乳如泉”,是老舍笔下1961年的内蒙古东部,也就是今天的兴安盟。
海南,激发助农增收新动能
就业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基本措施。海南省通过加强技能培训、打造劳务品牌,打造就业驿站平台、畅通就业渠道,不断激发助农增收新动能。兼顾稳定就业和灵活就业的同时,突出对“雨露计划”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帮扶,持续有效防范返贫风险,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沿着总书记的足迹看山乡巨变|焦桐树下再出发 ——看新时代的兰考乡村蝶变
母亲河畔,豫东平原,有一个红色坐标闻名遐迩——河南省开封市兰考县。因为,这里矗立着一座永不褪色的丰碑——焦裕禄精神。10年前,习近平总书记把他在第二批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的联系点选在了兰考。2014年3月17日至18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兰考,对第二批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进行具体指导,号召全党结合时代特征大力学习弘扬焦裕禄精神。
产业之花遍地开
受限于地理和自然环境,左云县的农业发展具有“弱质性”特征,农民靠天吃饭的局面一时难以从根本上改变。这种情况下,如何富农,如何振兴乡村?左云县委、县政府注重招商引资,发展多种产业,让劳动力回流;注重龙头企业扶持,给予传统的小杂粮更高的附加值;注重鼓励村集体闯市场,打造自己的特色品牌。今日左云,大小产业同时布局,农业发展初具规模。
乡村“实景图” 振兴“好光景”
近年来,山西省左云县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论述,深入实施农业产业提质增效行动,加快培育农业新质生产力。围绕马铃薯、小杂粮、活性炭等特色产业做文章,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提升乡村产业发展水平,做大做强农产品深加工,延长农业产业链条。农业产业呈现结构趋优、规模扩大、效益提升、集聚发展的良好态势。
金色葵花 铺开致富路
依托资源禀赋,左云县以10万亩葵花种植积极实践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和企业转型升级,初步形成了集葵花种植、加工、销售于一体的产业链条,同时极大助推了当地的旅游观光业。农民有了新的增收渠道,有了致富路。
左云之美 五色焕然
“枯沙拥古塞,艳云扑行营。”山西省大同市左云县是历史上著名的边塞之城,境内古长城连绵、古堡遗址众多,高天流云之下,尽显雄浑苍茫之美。左云是典型的高寒丘陵地貌,大好风光,却要面对土地贫瘠的现实。薄土之上,如何厚植希望,让乡村振兴之花璀璨绽放?
三亚市:驻村驻心 助力振兴
向重点乡村持续选派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是党中央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重要举措。海南省三亚市把乡村作为培养锻炼干部的广阔舞台,真正用好这支生力军。驻村干部精神昂扬地活跃在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工作一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工作成效显著提升。
百花齐放的海南乡村治理
2021年的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显示,农村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比重为36.11%。广阔的农村,庞大的农村人口基数都决定了乡村治理是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提升乡村治理水平是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巩固党在农村执政基础、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必然要求。
发展智慧农业 推进乡村振兴
智慧农业是指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物联网技术和大数据分析等先进技术手段,对农业生产过程进行全面、精准、高效的管理和控制,实现农业生产的智能化、数字化和可持续发展。近日,农业农村部召开会议强调,智慧农业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方向,是建设农业强国的重要抓手之一。要把智慧农业摆在突出位置,从战略、政策、实践三个层面系统谋划推进。
沿着总书记的足迹看山乡巨变|沙柳河畔石榴红
10月的刚察草原,已然褪去了夏日的喧嚣。如约而至的风雪,盖住了丰茂的水草,赶走了度假的候鸟,也封住了沙柳河里的“鱼翔浅底”。青海省刚察县沙柳河镇果洛藏贡麻村的热闹,似乎与辽阔高原的寂寥显得“格格不入”。在这个位于沙柳河畔的小村庄里,随处可见蓬勃的活力,精酿啤酒生产车间里的机器轰隆作响,温室大棚里的蔬菜生机盎然,山上的牧家乐热闹非凡,文创产品工作室的订单络绎不绝……
山西汾西:以“头雁效应”激发“群雁活力” 激活乡村振兴新动能
湖南泸溪:工业新质涌动能 发展显真章
各地加快建设高标准农田
海南文昌:抓住产业“鸡”遇 助力乡村全面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