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固拓展脱贫成果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巩固拓展脱贫成果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振兴看台

红色浪花奔腾 汇聚振兴川流

时间:2024-05-17 11:58:37来源:中国乡村振兴杂志2024年10期作者:黄河燕 刘瑞程

阳光烁烁,溪流潺潺。春分时节,走进安徽省六安市金寨县全军乡熊家河村的田间地头,一片清新、宜居、和谐的乡村画卷映入眼帘。

熊家河村位于著名的革命老区,红色精神正如穿村而过的奔腾河水,传承不息。8年来,从中国工农红军第28军坚持三年游击战争的重要活动地,到新时代振兴发展的红色热土,熊家河村干部群众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在强有力的党组织引领下,勠力同心、踔厉奋发,如同朵朵奔腾的红色浪花,汇聚成滔滔不息的振兴川流。

第51页-39.PNG

熊家河村党支部书记蔡先军(右一)在青少年劳动实践教育基地给青少年介绍实训活动。

美村富民  践行红色使命

春日的熊家河,松柏翠竹,郁郁葱葱;庭院里鲜花竞相绽放。

“秋天的时候院子里花果飘香,口袋里满满当当,我们的生活更是天天向上。”村民陈加政笑容满面地说。

熊家河村发展庭院经济给村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益,而这一发展思路正是村党支部书记蔡先军提出的。“小庭院也有大价值,让群众把自有院落的空间利用好,实现在家门口就能拓展增收。我们选取的石榴和芍药均具有较高观赏价值和经济价值,且适合在庭院内种植,在提高庭院美观度的同时,促进村民增收致富。” 蔡先军说。

在蔡先军的大力推动下,熊家河村以发展庭院经济为抓手,将乡村的生态环境优势转化为产业发展优势。在2023年新建的3个美丽宜居自然村庄示范点及2020年省级美丽乡村中心村所在的居民组,引导群众将创造优美人居环境与促进产业增收有机结合,用“庭院+产业+旅游”模式打造花、果、药一体化的特色经济,释放乡村振兴新活力。目前已有120户农户参与其中,预计年收益16万元,村民的“方寸地”变成了“致富园”。

“我们种植的石榴果实大、色泽鲜、味道甜。今年种了300棵,每棵能收入近300元。”陈加政说。

同时,村里还精心设计了“红色熊家河”系列农产品,采用传统工艺精制大别山野菜山果,融合红色热土、绿色美食,打造独具特色的农产品品牌。该产品还入选了安徽省直机关工委农产品销售名录,走出了大山,走向了城市,让“土特产”成为“金名片”。据统计,2023年,熊家河村集体经济达到了240万元,人均纯收入约2.17万元,均居全县前列。

人才返乡  带动红色产业

清晨,朝露洒在大别山间,熊家河村村庄的轮廓,宛如一幅古老的水墨画,宁静而美丽。这个位于山区的小村庄,曾因人才外流而失去活力,但如今,一股涌动着的返乡潮,让这片土地重新焕发生机。

“我一个人富了,这没啥值得自豪的,只有乡亲们都富了,日子都过好了,那才是值得骄傲的!”正在说话的是兰花庄园的董事长张功国,已近花甲之年的他满面带笑,在徐徐山风中,讲述着自己这些年返乡创业的故事。

1968年秋,张功国出生在这片红色的土地上,童年的那片乡村山水已经铭刻在他的记忆中。1997年,张功国因创业失败而负债累累,他怀揣50元钱和母亲做的一双布鞋,辗转多地,最后来到了江苏张家港打工。在异乡,他通过自己的双手,从一无所有打拼到拥有600多个生态种植大棚。2006年,张功国在张家港成立了“国旺现代农业生态园”,并当选为张家港市第十二届政协委员,荣评第十三届张家港市劳动模范。从2006年到2013年,他连续7年入选当地科技带头人,成为张家港颇有名气的致富带头人。2017年春天,金寨县实施“能人回归工程”,张功国响应家乡的召唤,带着在外积累的果蔬种植技术和打拼多年的所有积蓄3000万元,回到了他所热爱的家乡熊家河村。

乡村要振兴,产业必振兴。在全军乡党委、乡政府和乡亲们的全力支持下,张功国创立了金寨县西楼生态旅游有限公司,着手建造集红色文旅、休闲养生、生态农业、和美乡村建设于一体的田园综合体项目。项目启动后,吸引了周边20多户共110多名劳动力就近就业,每年户均增收3万元以上,每年为村集体经济增收50万元以上。曾经的野草丛生之地,如今已然生机勃勃、绿意盎然。

如今,“能人回归工程”试点项目已初见成效,越来越多的致富能人返乡创业,发挥引领作用,带动一方产业发展。在张功国的感召下,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也回到了家乡。

“大家好,我是熊家河村的红色讲解员陈皖云,欢迎来到这片英雄的土地,零距离聆听红色故事,感受红色精神。”一位身穿军绿制服的年轻女孩正站在中国工农红军第28军坚持三年游击战争纪念园门口,微笑着向游客打招呼,她的声音坚定而清脆,满怀对革命先烈的敬仰。

陈皖云是一名00后,2022年大学毕业后在城市里找了一份文员的工作,本以为自己会在那里安定下来,但她的心却总是牵挂着家乡熊家河,那片红色热土,曾是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核心区之一。从小她就听爷爷奶奶讲述着红军将士的英勇事迹,对他们充满了敬佩。她也想为家乡做点什么,为红色文化传播作点贡献。就在这时,她接到了村党支部书记蔡先军的电话,说村里正在建设红色文旅项目,需要一些有能力的年轻人回来做讲解员,希望她能考虑。陈皖云决定辞掉城里的工作,回到熊家河,成为一名红色讲解员。

日子一天天过去,陈皖云也一天天成长起来。她参与了上百场的现场解说,向游客介绍红28军的光辉历程,传承红色文化,用实际行动,赢得了村民和游客的认可。“她刚回来的时候还很稚嫩,现在已经是成熟的讲解员,是我们发展红色研学的主力军了!”蔡先军高兴地说。

2023年10月,熊家河村中国工农红军第28军坚持三年游击战争纪念园获批成为安徽金寨干部学院(金寨县委党校)授课点,红色研学发展如火如荼。近3年来,已经有十多名像陈皖云一样的大学生回到熊家河,他们在老一辈党员干部的带领下努力奋斗,为乡村振兴发展注入了澎湃的青春力量。生机勃发的熊家河村正迎着春风,大力书写着“产业兴,百姓富,乡村美”的新篇章。

第53页-40.PNG

安徽省金寨县红杜鹃乡村少年合唱团赴北京参加比赛后在天安门广场合影留念。

做强教育  培育红色传人

“若要盼得哟红军来,岭上开遍哟映山红……”金寨县红杜鹃乡村少年合唱团排练的歌声清脆响亮,传遍了村里的每个角落。

“乡村振兴,教育先行。不仅要加强教育基础设施建设,更要丰富孩子们的精神世界,让革命老区的孩子也能获得丰富的成长体验,培育好红色传人。”安徽省税务局派驻熊家河村第一书记刘双燕开始着手在全军乡组建红杜鹃乡村少年合唱团,经过多方奔走、协调,2022年10月,由34名热爱音乐的山里娃组成的红杜鹃乡村少年合唱团成立了,一些有音乐梦想的少年们聚在了一起,经中华社会文化发展基金会资助,在专业老师指导下,孩子们利用午休、假期时间,从最基础的音符到分声部,从歌唱到形体、演绎……风雨无阻地进行排练。

2023年7月21日,中国合唱大会暨2023全国青少年合唱展演在北京举行。红杜鹃乡村少年合唱团从近200支队伍中脱颖而出,被评为C1乡村地区团队组二级团队(二等奖)。这是孩子们第一次走出大山,第一次登上国家级的舞台,他们用纯真质朴的歌声感动了评委,感染了观众,更为自己感到自豪。“这次北京演出之旅,更加坚定了我努力学习的决心,我要好好学习,争取成为新时代的接班人。”合唱团成员陈雨杭坚定地说。

除了组建合唱团,刘双燕还多方争取各类教育基金。2023年8月,中国税务报社携手中国宋庆龄基金会开展的“爱在熊家河——税务助学筑梦前行”公益基金项目在熊家河村正式启动,该项目旨在激励老区学子刻苦学习、争先创优。资助项目分为助学金和奖学金两类,其中助学金面向全部高中、大学在读学生,奖学金面向在校期间获得奖项的学生。奖学金、助学金总金额为每年5万元,连续捐助3年。本次活动共有37名学生获得助学金,包括8名高中生和29名大学生。值得一提的是,熊家河村2023年共有19名孩子考上本科。看着这些孩子们,刘双燕心里充满了期待,总有一天,他们会沿着革命先辈们的足迹,成为乡村振兴的蓬勃力量。

大别山下,熊家河水奔腾向前。火热的红色大地上,村“两委”和驻村工作队带领群众在振兴发展中奋楫争先,后备干部和青少年在学习锻炼中成长成才。“潮至千艘动,涛喧万鼓鸣。”“前浪”勇毅前行,“后浪”接续发力,在“前浪”和“后浪”的矢志奋斗中,一幅朝气蓬勃的“富春山居图”正徐徐铺展。(作者单位:安徽省金寨县全军乡人民政府)

总监审姚卜成
监 审韩世雄
 
责任编辑朱峰
标签振兴看台    
资讯播报

红色浪花奔腾 汇聚振兴川流

时间:2024-05-17 11:58:37

来源:中国乡村振兴杂志2024年10期

作者:黄河燕 刘瑞程

阳光烁烁,溪流潺潺。春分时节,走进安徽省六安市金寨县全军乡熊家河村的田间地头,一片清新、宜居、和谐的乡村画卷映入眼帘。

熊家河村位于著名的革命老区,红色精神正如穿村而过的奔腾河水,传承不息。8年来,从中国工农红军第28军坚持三年游击战争的重要活动地,到新时代振兴发展的红色热土,熊家河村干部群众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在强有力的党组织引领下,勠力同心、踔厉奋发,如同朵朵奔腾的红色浪花,汇聚成滔滔不息的振兴川流。

第51页-39.PNG

熊家河村党支部书记蔡先军(右一)在青少年劳动实践教育基地给青少年介绍实训活动。

美村富民  践行红色使命

春日的熊家河,松柏翠竹,郁郁葱葱;庭院里鲜花竞相绽放。

“秋天的时候院子里花果飘香,口袋里满满当当,我们的生活更是天天向上。”村民陈加政笑容满面地说。

熊家河村发展庭院经济给村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益,而这一发展思路正是村党支部书记蔡先军提出的。“小庭院也有大价值,让群众把自有院落的空间利用好,实现在家门口就能拓展增收。我们选取的石榴和芍药均具有较高观赏价值和经济价值,且适合在庭院内种植,在提高庭院美观度的同时,促进村民增收致富。” 蔡先军说。

在蔡先军的大力推动下,熊家河村以发展庭院经济为抓手,将乡村的生态环境优势转化为产业发展优势。在2023年新建的3个美丽宜居自然村庄示范点及2020年省级美丽乡村中心村所在的居民组,引导群众将创造优美人居环境与促进产业增收有机结合,用“庭院+产业+旅游”模式打造花、果、药一体化的特色经济,释放乡村振兴新活力。目前已有120户农户参与其中,预计年收益16万元,村民的“方寸地”变成了“致富园”。

“我们种植的石榴果实大、色泽鲜、味道甜。今年种了300棵,每棵能收入近300元。”陈加政说。

同时,村里还精心设计了“红色熊家河”系列农产品,采用传统工艺精制大别山野菜山果,融合红色热土、绿色美食,打造独具特色的农产品品牌。该产品还入选了安徽省直机关工委农产品销售名录,走出了大山,走向了城市,让“土特产”成为“金名片”。据统计,2023年,熊家河村集体经济达到了240万元,人均纯收入约2.17万元,均居全县前列。

人才返乡  带动红色产业

清晨,朝露洒在大别山间,熊家河村村庄的轮廓,宛如一幅古老的水墨画,宁静而美丽。这个位于山区的小村庄,曾因人才外流而失去活力,但如今,一股涌动着的返乡潮,让这片土地重新焕发生机。

“我一个人富了,这没啥值得自豪的,只有乡亲们都富了,日子都过好了,那才是值得骄傲的!”正在说话的是兰花庄园的董事长张功国,已近花甲之年的他满面带笑,在徐徐山风中,讲述着自己这些年返乡创业的故事。

1968年秋,张功国出生在这片红色的土地上,童年的那片乡村山水已经铭刻在他的记忆中。1997年,张功国因创业失败而负债累累,他怀揣50元钱和母亲做的一双布鞋,辗转多地,最后来到了江苏张家港打工。在异乡,他通过自己的双手,从一无所有打拼到拥有600多个生态种植大棚。2006年,张功国在张家港成立了“国旺现代农业生态园”,并当选为张家港市第十二届政协委员,荣评第十三届张家港市劳动模范。从2006年到2013年,他连续7年入选当地科技带头人,成为张家港颇有名气的致富带头人。2017年春天,金寨县实施“能人回归工程”,张功国响应家乡的召唤,带着在外积累的果蔬种植技术和打拼多年的所有积蓄3000万元,回到了他所热爱的家乡熊家河村。

乡村要振兴,产业必振兴。在全军乡党委、乡政府和乡亲们的全力支持下,张功国创立了金寨县西楼生态旅游有限公司,着手建造集红色文旅、休闲养生、生态农业、和美乡村建设于一体的田园综合体项目。项目启动后,吸引了周边20多户共110多名劳动力就近就业,每年户均增收3万元以上,每年为村集体经济增收50万元以上。曾经的野草丛生之地,如今已然生机勃勃、绿意盎然。

如今,“能人回归工程”试点项目已初见成效,越来越多的致富能人返乡创业,发挥引领作用,带动一方产业发展。在张功国的感召下,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也回到了家乡。

“大家好,我是熊家河村的红色讲解员陈皖云,欢迎来到这片英雄的土地,零距离聆听红色故事,感受红色精神。”一位身穿军绿制服的年轻女孩正站在中国工农红军第28军坚持三年游击战争纪念园门口,微笑着向游客打招呼,她的声音坚定而清脆,满怀对革命先烈的敬仰。

陈皖云是一名00后,2022年大学毕业后在城市里找了一份文员的工作,本以为自己会在那里安定下来,但她的心却总是牵挂着家乡熊家河,那片红色热土,曾是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核心区之一。从小她就听爷爷奶奶讲述着红军将士的英勇事迹,对他们充满了敬佩。她也想为家乡做点什么,为红色文化传播作点贡献。就在这时,她接到了村党支部书记蔡先军的电话,说村里正在建设红色文旅项目,需要一些有能力的年轻人回来做讲解员,希望她能考虑。陈皖云决定辞掉城里的工作,回到熊家河,成为一名红色讲解员。

日子一天天过去,陈皖云也一天天成长起来。她参与了上百场的现场解说,向游客介绍红28军的光辉历程,传承红色文化,用实际行动,赢得了村民和游客的认可。“她刚回来的时候还很稚嫩,现在已经是成熟的讲解员,是我们发展红色研学的主力军了!”蔡先军高兴地说。

2023年10月,熊家河村中国工农红军第28军坚持三年游击战争纪念园获批成为安徽金寨干部学院(金寨县委党校)授课点,红色研学发展如火如荼。近3年来,已经有十多名像陈皖云一样的大学生回到熊家河,他们在老一辈党员干部的带领下努力奋斗,为乡村振兴发展注入了澎湃的青春力量。生机勃发的熊家河村正迎着春风,大力书写着“产业兴,百姓富,乡村美”的新篇章。

第53页-40.PNG

安徽省金寨县红杜鹃乡村少年合唱团赴北京参加比赛后在天安门广场合影留念。

做强教育  培育红色传人

“若要盼得哟红军来,岭上开遍哟映山红……”金寨县红杜鹃乡村少年合唱团排练的歌声清脆响亮,传遍了村里的每个角落。

“乡村振兴,教育先行。不仅要加强教育基础设施建设,更要丰富孩子们的精神世界,让革命老区的孩子也能获得丰富的成长体验,培育好红色传人。”安徽省税务局派驻熊家河村第一书记刘双燕开始着手在全军乡组建红杜鹃乡村少年合唱团,经过多方奔走、协调,2022年10月,由34名热爱音乐的山里娃组成的红杜鹃乡村少年合唱团成立了,一些有音乐梦想的少年们聚在了一起,经中华社会文化发展基金会资助,在专业老师指导下,孩子们利用午休、假期时间,从最基础的音符到分声部,从歌唱到形体、演绎……风雨无阻地进行排练。

2023年7月21日,中国合唱大会暨2023全国青少年合唱展演在北京举行。红杜鹃乡村少年合唱团从近200支队伍中脱颖而出,被评为C1乡村地区团队组二级团队(二等奖)。这是孩子们第一次走出大山,第一次登上国家级的舞台,他们用纯真质朴的歌声感动了评委,感染了观众,更为自己感到自豪。“这次北京演出之旅,更加坚定了我努力学习的决心,我要好好学习,争取成为新时代的接班人。”合唱团成员陈雨杭坚定地说。

除了组建合唱团,刘双燕还多方争取各类教育基金。2023年8月,中国税务报社携手中国宋庆龄基金会开展的“爱在熊家河——税务助学筑梦前行”公益基金项目在熊家河村正式启动,该项目旨在激励老区学子刻苦学习、争先创优。资助项目分为助学金和奖学金两类,其中助学金面向全部高中、大学在读学生,奖学金面向在校期间获得奖项的学生。奖学金、助学金总金额为每年5万元,连续捐助3年。本次活动共有37名学生获得助学金,包括8名高中生和29名大学生。值得一提的是,熊家河村2023年共有19名孩子考上本科。看着这些孩子们,刘双燕心里充满了期待,总有一天,他们会沿着革命先辈们的足迹,成为乡村振兴的蓬勃力量。

大别山下,熊家河水奔腾向前。火热的红色大地上,村“两委”和驻村工作队带领群众在振兴发展中奋楫争先,后备干部和青少年在学习锻炼中成长成才。“潮至千艘动,涛喧万鼓鸣。”“前浪”勇毅前行,“后浪”接续发力,在“前浪”和“后浪”的矢志奋斗中,一幅朝气蓬勃的“富春山居图”正徐徐铺展。(作者单位:安徽省金寨县全军乡人民政府)

总监审:姚卜成
监 审:韩世雄
责任编辑:朱峰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
专题专栏
联系我们|网站介绍|管理团队|欢迎投稿|杂志订阅|网站声明|
主管:国家乡村振兴局 主办:《中国乡村振兴》杂志社 版权所有:中国乡村振兴网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太阳宫北街1号农业农村部太阳宫办公区12层 邮编:100028 投诉电话:(010)59195820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10120230004 丨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40091 丨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28022号丨北京市公安局备案号110105005973
京ICP备2022015544号-1
主管:国家乡村振兴局 主办:中国乡村振兴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10120230004 丨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40091丨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28022号丨北京市公安局备案号110105005973
京ICP备202201554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