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巴州区:昆山村“一基二业三治” 提升搬迁群众幸福感
四川省巴州区清江镇昆山村属脱贫村,有脱贫户187户625人,“十三五”期间建易地搬迁安置点1个,安置农户146户480人。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以后,该村持续实施“一基二业三治”行动,搬迁群众融入感、获得感、安全感、幸福感逐步提升。
“一基”建新村。围绕“强弱项、补短板、促振兴”总体目标,扩建村委会阵地600㎡、卫生站100㎡、文化广场300㎡,实现户户水电路网“四通”。借助“大走访、大排查、大帮扶”活动,对照安置点“四化”标准,补齐垃圾中转、污水处理、夜间照明、娱乐休闲等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安置点整体形象全面提升。
“二业”稳增收。在产业发展上,紧扣建成“川东北生态农业振兴区、秦巴山区现代农业示范区”发展定位,以清江镇万亩道地药材示范园区为载体,利用安置点边角荒地,建成以枳壳为主的中药材产业园310亩,带动152名搬迁群众就近就业,32户搬迁户通过入股分红,人均收益增加500元以上。在就业增收上,紧盯“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意愿搬迁户至少有1人稳定就业”目标,定期开展搬迁群众就业培训,提供就业信息,借助巴州—义乌东西部协作组织“点对点”送岗就业,安置点167人通过包机包车实现转移稳定就业。针对不便外出和就业困难搬迁劳动力,制定“一对一”就业措施,引导79名搬迁群众在清江镇农业产业园区和巴州工业园就业,帮助5名搬迁群众通过公益性岗位就地就业。
“三治”树新风。坚持“自治、德治、法治”结合,出台安置点管理办法,规范建立矛盾纠纷、婚丧嫁娶、项目管理等基层治理机制,成立1个红白理事会、1个项目监事会,设立2名矛盾纠纷调解员。2019年以来,规范办理红白喜事11场,规范实施项目5个,化解矛盾纠纷3起。同步挖掘村情文化、乡贤文化、家教家风等,安置点陋习渐去、新风劲吹,乡风文明底蕴更厚。
四川巴州区:昆山村“一基二业三治” 提升搬迁群众幸福感
时间:2022-04-19 16:02:01
来源:巴中市乡村振兴局
作者:
四川省巴州区清江镇昆山村属脱贫村,有脱贫户187户625人,“十三五”期间建易地搬迁安置点1个,安置农户146户480人。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以后,该村持续实施“一基二业三治”行动,搬迁群众融入感、获得感、安全感、幸福感逐步提升。
“一基”建新村。围绕“强弱项、补短板、促振兴”总体目标,扩建村委会阵地600㎡、卫生站100㎡、文化广场300㎡,实现户户水电路网“四通”。借助“大走访、大排查、大帮扶”活动,对照安置点“四化”标准,补齐垃圾中转、污水处理、夜间照明、娱乐休闲等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安置点整体形象全面提升。
“二业”稳增收。在产业发展上,紧扣建成“川东北生态农业振兴区、秦巴山区现代农业示范区”发展定位,以清江镇万亩道地药材示范园区为载体,利用安置点边角荒地,建成以枳壳为主的中药材产业园310亩,带动152名搬迁群众就近就业,32户搬迁户通过入股分红,人均收益增加500元以上。在就业增收上,紧盯“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意愿搬迁户至少有1人稳定就业”目标,定期开展搬迁群众就业培训,提供就业信息,借助巴州—义乌东西部协作组织“点对点”送岗就业,安置点167人通过包机包车实现转移稳定就业。针对不便外出和就业困难搬迁劳动力,制定“一对一”就业措施,引导79名搬迁群众在清江镇农业产业园区和巴州工业园就业,帮助5名搬迁群众通过公益性岗位就地就业。
“三治”树新风。坚持“自治、德治、法治”结合,出台安置点管理办法,规范建立矛盾纠纷、婚丧嫁娶、项目管理等基层治理机制,成立1个红白理事会、1个项目监事会,设立2名矛盾纠纷调解员。2019年以来,规范办理红白喜事11场,规范实施项目5个,化解矛盾纠纷3起。同步挖掘村情文化、乡贤文化、家教家风等,安置点陋习渐去、新风劲吹,乡风文明底蕴更厚。
总监审:姚卜成
监 审:韩世雄
责任编辑:朱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