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固拓展脱贫成果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巩固拓展脱贫成果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一线传真

广西天等:打好四套组合拳 促秸秆“柴草”变发展“财草”

时间:2024-07-10 10:47:50来源:中国乡村振兴网作者:

近年来,广西天等县立足肉牛养殖特色产业优势,聚焦农作物秸秆“四化”综合利用工作,精准打好“三个层级抓落实、三项政策激活力、三重主体推收储、三道技术促增值”四套组合拳,促进“秸秆养畜”工程创新推进,促进秸秆“柴草”变为发展“财草”。目前,天等县已建成收储主体17家,实现乡镇收储全覆盖;培育壮大秸秆肥料化、饲料化、燃料化、基料化等“四化”利用经营主体15家。2023年全县秸秆综合利用率达90.48%,助推全县肉牛年饲养量达13.91万头,居崇左第一、全区第三,增速远超全国、全区水平;肉牛养殖产业年产值达21亿元,打造形成了桂西南第一秸秆饲料高值化养牛产业。7月3日—5日,2024年全区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现场会在天等召开。

强化三个层级抓落实,凝聚突破合力

领导小组抓统筹。强化顶层设计,将促进肉牛产业降本增效工作列入县委、县政府重要议事日程,建立联席会议制度,聚焦秸秆综合利用,定期分析研判,协调解决问题,为肉牛产业发展保驾护航。近三年来,县级党政领导召开研究牛产业发展会议190多次、现场调度会130多次。项目专班抓协调。成立秸秆综合利用项目专班,制定五年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规划,建立县分管领导亲自抓,县农业农村、财政、生态环境等多部门、各乡(镇)共同参与的工作推进机制,形成了政府主导、企业配合、群众参与的长效工作模式,合力推进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专项部门抓落实。坚持发挥行业部门主导作用,抽调各部门骨干组建县牛羊办,专门负责肉牛产业和秸秆综合利用落实落细,争取国家肉牛肉羊增量提质项目资金1544万元,实施南方省份种草养畜项目建设,扩大玉米秸秆等优质饲草料种植面积,不断提升秸秆饲料转化率。

完善三项政策激活力,提高参与热情

完善惠农政策。结合天等实际,出台“牛八条”政策扶持肉牛养殖、秸秆回收等系列奖补政策,明确对年加工秸秆等农作物资源达500吨以上的新型主体给予每吨补贴20元等奖励金,激励农户参与秸秆回收利用、肉牛养殖的积极性。2023年全县共养殖肉牛13.91万头,居崇左第一、全区第三。完善金融政策。打造“金融帮扶+肉牛养殖”模式,对接银行出台“富民贷”“桂惠贷”等专项惠农金融产品,通过金融政策宣传进农户、进村屯、进乡镇等服务方式解决群众养牛和职业收草人资金困难。2023年,累计向养殖户发放贷款8252笔共计1.38亿元。活用各级政策。灵活运用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补贴、南方草养畜等项目资金,采用“先购后补,带机申请”“先收后补”等形式,鼓励新型经营主体购置农作物秸秆收储机械。目前,全县累计获得农作物秸秆粉碎机13台、移送式秸秆加工车等设备10台。

培育三重主体推收储,拓宽离田渠道

培育本地收储能人。以本地收储能人为基础,培育“职业收草人”20多名,分区域、分种类开展秸秆收储,初步建立起农作物秸秆收储、加工、销售的社会化服务机制,有效改善秸秆收储困难、成本高、死角多等问题。2023年全县秸秆综合利用率达90.48%,离田率达到40.98%,重点乡镇玉米秸秆离田率达到90%以上。搭建合作平台。培育壮大秸秆肥料化、饲料化、燃料化、基料化等“四化”利用本地新型经营主体15家,引入好牛缘、宏秀牧业等专业公司建立合作机制开展秸秆收储利用工作,促进本地秸秆资源与专业公司处理经验有机结合。鼓励村集体经济产业能动参与。通过租用村集体闲置场地和秸秆粉碎机等方式,盘活村集体资产,并充分利用公益性岗位工作人员开展秸秆征收储点管理工作。2023年,全县共设立固定收储站点13个,收储农作物秸秆等16.38万吨,产值达6500万元。

推行三道技术促增值,破解利用难题

推广“秸秆流动加工”模式,实现秸秆即时回收离田。结合天等县山区地形和农民耕种习惯,量身定制了集铡碎、揉搓、喷菌、打包、发酵、青贮于一体的流动式秸秆加工车,在田间地头对秸秆进行粉碎压捆打包,大大提高秸秆离田加工效率。据测算,该项技术每年可为车主创造10多万产值,带动农民户均增收400多元。推广法兰桶秸秆发酵技术,实现秸秆反季存储利用。本地饲料少、喂养成本高是制约天等肉牛产业发展的关键瓶颈。法兰桶秸秆发酵技术具有易学易用、容器灵活、存放方便等优点,适用于不同规模的养殖户;且发酵饲料存放周期较长,能有效解决养牛越冬草料不足难题,降低了养殖成本,深受农民群众欢迎。目前,该技术已经在天等县福新镇、驮堪乡、把荷乡等7个乡(镇)被推广使用。推广糖液喷淋蔗叶发酵增肥技术,实现肉牛增肥增产。立足天等县糖料蔗种植基础,利用糖厂加工后的糖液和甘蔗尾叶,促进一根甘蔗实现“吃干榨尽”。通过对粉碎揉丝后的蔗叶喷淋糖液,饲料经堆积发酵后更加味美适口。该技术经宏秀牧业、好牛缘等养殖场试点试验,可使每头牛生产周期内增肥约10公斤,增加产值约120万元。(天等县委办  天等县政府办)

总监审姚卜成
监 审韩世雄
 
责任编辑俞得顺
标签一线传真    
基层动态

广西天等:打好四套组合拳 促秸秆“柴草”变发展“财草”

时间:2024-07-10 10:47:50

来源:中国乡村振兴网

作者:

近年来,广西天等县立足肉牛养殖特色产业优势,聚焦农作物秸秆“四化”综合利用工作,精准打好“三个层级抓落实、三项政策激活力、三重主体推收储、三道技术促增值”四套组合拳,促进“秸秆养畜”工程创新推进,促进秸秆“柴草”变为发展“财草”。目前,天等县已建成收储主体17家,实现乡镇收储全覆盖;培育壮大秸秆肥料化、饲料化、燃料化、基料化等“四化”利用经营主体15家。2023年全县秸秆综合利用率达90.48%,助推全县肉牛年饲养量达13.91万头,居崇左第一、全区第三,增速远超全国、全区水平;肉牛养殖产业年产值达21亿元,打造形成了桂西南第一秸秆饲料高值化养牛产业。7月3日—5日,2024年全区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现场会在天等召开。

强化三个层级抓落实,凝聚突破合力

领导小组抓统筹。强化顶层设计,将促进肉牛产业降本增效工作列入县委、县政府重要议事日程,建立联席会议制度,聚焦秸秆综合利用,定期分析研判,协调解决问题,为肉牛产业发展保驾护航。近三年来,县级党政领导召开研究牛产业发展会议190多次、现场调度会130多次。项目专班抓协调。成立秸秆综合利用项目专班,制定五年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规划,建立县分管领导亲自抓,县农业农村、财政、生态环境等多部门、各乡(镇)共同参与的工作推进机制,形成了政府主导、企业配合、群众参与的长效工作模式,合力推进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专项部门抓落实。坚持发挥行业部门主导作用,抽调各部门骨干组建县牛羊办,专门负责肉牛产业和秸秆综合利用落实落细,争取国家肉牛肉羊增量提质项目资金1544万元,实施南方省份种草养畜项目建设,扩大玉米秸秆等优质饲草料种植面积,不断提升秸秆饲料转化率。

完善三项政策激活力,提高参与热情

完善惠农政策。结合天等实际,出台“牛八条”政策扶持肉牛养殖、秸秆回收等系列奖补政策,明确对年加工秸秆等农作物资源达500吨以上的新型主体给予每吨补贴20元等奖励金,激励农户参与秸秆回收利用、肉牛养殖的积极性。2023年全县共养殖肉牛13.91万头,居崇左第一、全区第三。完善金融政策。打造“金融帮扶+肉牛养殖”模式,对接银行出台“富民贷”“桂惠贷”等专项惠农金融产品,通过金融政策宣传进农户、进村屯、进乡镇等服务方式解决群众养牛和职业收草人资金困难。2023年,累计向养殖户发放贷款8252笔共计1.38亿元。活用各级政策。灵活运用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补贴、南方草养畜等项目资金,采用“先购后补,带机申请”“先收后补”等形式,鼓励新型经营主体购置农作物秸秆收储机械。目前,全县累计获得农作物秸秆粉碎机13台、移送式秸秆加工车等设备10台。

培育三重主体推收储,拓宽离田渠道

培育本地收储能人。以本地收储能人为基础,培育“职业收草人”20多名,分区域、分种类开展秸秆收储,初步建立起农作物秸秆收储、加工、销售的社会化服务机制,有效改善秸秆收储困难、成本高、死角多等问题。2023年全县秸秆综合利用率达90.48%,离田率达到40.98%,重点乡镇玉米秸秆离田率达到90%以上。搭建合作平台。培育壮大秸秆肥料化、饲料化、燃料化、基料化等“四化”利用本地新型经营主体15家,引入好牛缘、宏秀牧业等专业公司建立合作机制开展秸秆收储利用工作,促进本地秸秆资源与专业公司处理经验有机结合。鼓励村集体经济产业能动参与。通过租用村集体闲置场地和秸秆粉碎机等方式,盘活村集体资产,并充分利用公益性岗位工作人员开展秸秆征收储点管理工作。2023年,全县共设立固定收储站点13个,收储农作物秸秆等16.38万吨,产值达6500万元。

推行三道技术促增值,破解利用难题

推广“秸秆流动加工”模式,实现秸秆即时回收离田。结合天等县山区地形和农民耕种习惯,量身定制了集铡碎、揉搓、喷菌、打包、发酵、青贮于一体的流动式秸秆加工车,在田间地头对秸秆进行粉碎压捆打包,大大提高秸秆离田加工效率。据测算,该项技术每年可为车主创造10多万产值,带动农民户均增收400多元。推广法兰桶秸秆发酵技术,实现秸秆反季存储利用。本地饲料少、喂养成本高是制约天等肉牛产业发展的关键瓶颈。法兰桶秸秆发酵技术具有易学易用、容器灵活、存放方便等优点,适用于不同规模的养殖户;且发酵饲料存放周期较长,能有效解决养牛越冬草料不足难题,降低了养殖成本,深受农民群众欢迎。目前,该技术已经在天等县福新镇、驮堪乡、把荷乡等7个乡(镇)被推广使用。推广糖液喷淋蔗叶发酵增肥技术,实现肉牛增肥增产。立足天等县糖料蔗种植基础,利用糖厂加工后的糖液和甘蔗尾叶,促进一根甘蔗实现“吃干榨尽”。通过对粉碎揉丝后的蔗叶喷淋糖液,饲料经堆积发酵后更加味美适口。该技术经宏秀牧业、好牛缘等养殖场试点试验,可使每头牛生产周期内增肥约10公斤,增加产值约120万元。(天等县委办  天等县政府办)

总监审:姚卜成
监 审:韩世雄
责任编辑:俞得顺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
专题专栏
联系我们|网站介绍|管理团队|欢迎投稿|杂志订阅|网站声明|
主管:国家乡村振兴局 主办:《中国乡村振兴》杂志社 版权所有:中国乡村振兴网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太阳宫北街1号农业农村部太阳宫办公区12层 邮编:100028 投诉电话:(010)59195820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10120230004 丨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40091 丨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28022号丨北京市公安局备案号110105005973
京ICP备2022015544号-1
主管:国家乡村振兴局 主办:中国乡村振兴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10120230004 丨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40091丨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28022号丨北京市公安局备案号110105005973
京ICP备202201554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