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固拓展脱贫成果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巩固拓展脱贫成果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让艺术点亮乡村 ——“大美江山——乡村蝶变”全国巡回画展漯河站侧记

时间:2024-06-03 09:36:09来源:《中国乡村振兴》杂志2024年11期作者:本刊记者 王万亮

日前,在河南省漯河市举办的一场主题画展备受社会各界瞩目。这站“大美江山——乡村蝶变”全国巡回画展于2月28日启帷,原定于4月2日闭展,因反响热烈,展出作品目前仍陈设于漯河市博物馆,供社会各界参观。

一场画展何以引起如此反响?展出作品缘何能以艺术触人心弦,引起心与心的共鸣?这还得从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画家杨志峰(艺名杨一峰)长期以来坚持以画为媒凝聚社会力量助力乡村振兴说起。

 第77页-53.PNG

杨一峰(右)下乡采风期间与农户深入交谈。

“帮乡亲们过上好日子,画家也要有画家的担当”

杨一峰先后就读于中国美术学院国画系、中央美术学院国画系,师从卢坤峰、何水法、蒋采苹、苏百钧等,是一名河南籍“70后”实力派画家、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经原文化部批准,曾连续3年赴俄罗斯举办画展,多次到法、日、韩等国进行艺术交流。他之所以决定将画笔与农村紧紧联系在一起,源于一次下乡调研。

2016年,杨一峰在河南省洛阳市宜阳县调研期间,当地农村发展滞后的现实状况让他感到十分担忧。坑洼的土路,破旧低窄的住房,一声声久困于贫的无奈叹息,特别是农村孩童一双双清澈的眼睛深深触动着他的心。

“那是多么清澈的眼睛啊!他们对外面的世界充满期待和渴望。如果农村经济发展和教育水平得不到改善,将来这些清澈的眼神也可能变得浑浊、绝望。”每每想到这些,杨一峰的内心便备受煎熬。

“村里当时的困境,你若不去深入接触,是根本想象不到的。”杨一峰说,2016年深入农村调研的那些日子,他深刻体会到了农村生活的艰难。于是,他开始思考一个问题——“艺术能不能助力农村发展,艺术家应该怎样为农村群众过上好日子尽一份力?”

带着这样的思考,他与业内专家及河南省扶贫办领导、爱心企业家进行了深入探讨。经过广泛交流,反复琢磨,一个新的思路应运而生。

2018年10月18日,“守望相助,情暖中原——杨一峰公益扶贫画展”在河南省文化馆展出,杨一峰无偿捐赠了精心创作的60幅国画作品,估价600万元,供现场展出、认购。

“河南新龙置业认购10幅,尉氏县凯华皮革认购3幅,河南省金久龙实业认购3幅……”画展现场,河南省爱心企业家踊跃参与,争相认购,纷纷解囊助力农村发展。

按照杨一峰的承诺,此次画展募集到的资金全部用于支持河南省当时贫困地区的教育事业。这是以艺术为媒介,带动社会力量参与帮扶农村的一次有益尝试,在河南省书画业界引起了很大的轰动。此后,河南省各文艺组织纷纷效仿,动员许多书画家参与帮扶,进一步凝聚起当地助力农村发展的社会力量。

2019年,杨一峰在开封市举办画展,再次捐赠自己创作的60幅国画精品,筹集资金600多万元,全部用于当时开封市贫困地区的残疾人事业和农村特困群体集中供养支出。

“此次画展的成功举办,得益于杨一峰先生的无私奉献,希望大家以文化艺术传播为媒介,动员社会各界人士积极参与帮扶,营造社会帮扶人人皆愿为、人人皆可为、人人皆能为的浓厚氛围。”谈及此次画展,当时的开封市委统战部相关干部如是表示。

此外,杨一峰还在宜阳等地举办了多期助力农村绘画培训班,带动一大批书画家积极参与农村发展,让艺术照亮乡亲们的发展新路。

大爱无言,但人民不会忘记。2020年10月,杨志峰被河南省委、省政府授予“河南省脱贫攻坚奖”奉献奖。2021年,杨志峰被评为“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走进北京人民大会堂参加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

“帮乡亲们过上好日子,画家也要有画家的担当。”走出人民大会堂,杨一峰继续将目光投向乡村。他说,“我们既要埋头创作,也要紧跟时代,将个人的创作融入时代的需要,融入乡亲们红火的日子才是艺术的真谛。”

“艺术是和生活紧紧融在一起的,也是最能温暖人心的”

2021年1月,河南省南阳市内乡县、淅川县、西峡县的一些因公殉职的干部家里迎来一位“陌生”的客人。为表达对这些干部的敬意,杨一峰冒着严寒,携带慰问品和自己精心创作的画作对干部的家属进行了慰问。

“杨老师的关心让我感觉心里暖暖的。我们虽然不太懂艺术,但我认为这幅画是一种光荣的象征,是社会对他的一种褒奖。”一位受慰问的干部家属表示,一定要珍藏好这份来自艺术家的心意。

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来。这次特别的慰问让因公殉职人员家属深切地感受到了社会的关心和温暖,家属们表示,将继续发扬舍小家顾大家的无私奉献精神,教育好孩子,照顾好老人,乐观生活,积极为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艺术从来都不是冷冰冰的作品。艺术是和生活紧紧融在一起的,也是最能温暖人心的。”杨一峰介绍,为给殉职干部家属送去温暖,他专门深入农村进行了创作,其作品将干部生前工作环境的特色元素融入梅兰竹菊等代表高洁品格的意象,充分表达了对因公殉职人员舍小家顾大家,始终心系群众,不怕苦不怕累的奉献精神的礼赞。

“看到这幅画,就能想到父亲,它就像一枚‘勋章’一样,代表着父亲的荣耀和精神,我们一定要珍藏好、传承好,一代代讲述好画作背后的故事。”“这是一份心意,也是一份认可,很温暖,也很有分量。”……时至今日,杨一峰送去的这份心意正让越来越多的人感受到艺术的温暖。

艺术的温暖如和煦春风,轻拂着干部家属的心窝,也温暖着农村群众的心田。2021年1月17日上午,杨一峰与河南省周口市扶沟县的艺术家一起,到扶沟县陈准村开展了助残慰问活动。

陈准村身残志坚典型梁永超说:“政府和社会的关心就是对我最大的鼓舞。艺术家们给我带来了很多慰问品,还从艺术的角度帮我分析了网店布局之类的事,对我帮助很大。”

这些个例的背后是艺术闪耀的人间温暖,是杨一峰数年如一日对农村群众的关心。这些年,他多次组织或参与“文化进基层”“爱心帮扶”等活动,不仅为低收入家庭送去了爱心和温暖,还为“志智”双扶作出了贡献。

“艺术既是一个抓手也是一个媒介,对于一些身处困境的人而言,它往往能以其独特的魅力让温暖更加快速地直抵人心,给人勇气,激发力量。”杨一峰说,“现在乡亲们的生活都变好了,但我帮助他们的脚步不会停止,我会一如既往地将艺术的温暖传递给更多人。”

“助力乡村振兴,文化艺术发力正当时”

春夏之交的漯河市风轻日暖,沙澧河风景区人流如织。在沙澧河畔,一组灯箱镶嵌的国画图案气韵生动、意境深邃,反映了习近平总书记走访调研过的部分农村的深刻变迁。

这些灯箱是“大美江山——乡村蝶变”全国巡回画展漯河站的延伸。本次画展展陈作品80幅,其中巨幅作品40幅。据不完全统计,漯河市党政企事业单位及关心支持乡村振兴工作的社会各界人士累计前往展厅观展1万余人次。其间,当地还举行座谈交流活动,邀请业内专家对文化助力乡村振兴进行了深入探讨。此外,该市精心制作画展宣传视频在漯河沙澧河风景区元宇宙大屏幕进行滚动播放,将画作拍照嵌入沙澧河风景区灯箱,吸引沙澧河两岸群众累计观看数十万人次。

“这些画作功底深厚,内涵丰富,集中体现了乡村巨变。”“画作振奋人心,鼓舞士气,我们一定会继续加油,让乡村越来越美。”……现场观展的干部群众看着眼前精美的国画若有所思。

画作之所以动人,是因为其饱含深情。为深刻反映乡村变迁,杨一峰利用四年时间,驱车约20万公里,深入习近平总书记走访调研过的20多个村子,用画笔描绘了乡村的蝶变,精心创作展陈了一批极具感染力的作品。

“记得有一次在西北采风途中,车子坏路上了,前不着村后不着店。”“有一次到北方的一个农村创作,到村里时已经是晚上了,还引起了当地干部对我身份的质疑,后来是因为看到我们一起参加脱贫攻坚表彰大会的合影才消除了误会。”……说起创作历程,杨一峰现在已是一脸风轻云淡,但平和的叙述中却难掩个中艰辛。翻山越岭,车子抛锚后人在囧途的尴尬;以不速之客身份突然造访乡村,引起的质疑、误解;夜宿山村,独自创作的孤独;遭遇创作困境,愁眉不展……一路走来,他早已习以为常。因为只要心藏大爱,一切的尴尬、困惑、误会都无法阻止一个人前行的脚步。于是,我们看到了为追求创作质量,杨一峰五进兰考采风的执着;为丰富作品内涵,他在井冈山下与神山村老支书久久促膝长谈;为深刻反映广袤山乡的蝶变,他严寒冒风雪、酷暑顶烈日在连绵群山、万千乡村跋涉前行。

“本次画展以习近平总书记走访调研过的部分贫困乡村脱贫巨变为蓝本,通过艺术绘画形式生动展现了脱贫攻坚取得的伟大成就和乡村振兴发展的新风貌,进一步弘扬了伟大脱贫攻坚精神,凝聚了支持参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伟大事业的社会各界力量。”漯河市相关领导表示,举办本次画展的一个重要意义就在于进一步提振了士气、鼓舞了信心、凝聚了力量,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营造了良好舆论氛围。下一步,该市将着力挖掘整合乡村文化资源,加大乡村文化建设项目投入,找到乡村文化和现代生活的有效连接点,把音乐、美术、戏剧、手工艺、创意设计等艺术领域实践的舞台吸引到乡村,将文化产业发展融入乡村经济社会发展,抓好办成一批群众可感可及的文化振兴惠民实事。

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根和魂。在各地有力有序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征程中,文艺工作者积极投身其中,通过不同艺术形式创作优秀作品,能够生动展现中国乡村的新变化、新气象,进而激荡起文化促乡村振兴、社会各界助力乡村振兴的磅礴力量。

“助力乡村振兴,文化艺术发力正当时。在帮农村做事的过程中,我自己也成长了很多,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学会了担当,学会了一定要站位高一点,高标准要求自己,善始善终做好一件事情。”杨一峰表示,“接下来,有两个打算。一个是在国内,计划把这个画展办成系列展,后续逐步走出河南,到其它省(区、市)举办巡回展,边展出边丰富作品,争取将来到北京举办一次汇报展。再一个就是放眼世界,沿着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进行展出,让全世界看到我们国家推动农村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

总监审姚卜成
监 审韩世雄
 
责任编辑朱峰
标签本刊特稿    
部委省市

让艺术点亮乡村 ——“大美江山——乡村蝶变”全国巡回画展漯河站侧记

时间:2024-06-03 09:36:09

来源:《中国乡村振兴》杂志2024年11期

作者:本刊记者 王万亮

日前,在河南省漯河市举办的一场主题画展备受社会各界瞩目。这站“大美江山——乡村蝶变”全国巡回画展于2月28日启帷,原定于4月2日闭展,因反响热烈,展出作品目前仍陈设于漯河市博物馆,供社会各界参观。

一场画展何以引起如此反响?展出作品缘何能以艺术触人心弦,引起心与心的共鸣?这还得从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画家杨志峰(艺名杨一峰)长期以来坚持以画为媒凝聚社会力量助力乡村振兴说起。

 第77页-53.PNG

杨一峰(右)下乡采风期间与农户深入交谈。

“帮乡亲们过上好日子,画家也要有画家的担当”

杨一峰先后就读于中国美术学院国画系、中央美术学院国画系,师从卢坤峰、何水法、蒋采苹、苏百钧等,是一名河南籍“70后”实力派画家、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经原文化部批准,曾连续3年赴俄罗斯举办画展,多次到法、日、韩等国进行艺术交流。他之所以决定将画笔与农村紧紧联系在一起,源于一次下乡调研。

2016年,杨一峰在河南省洛阳市宜阳县调研期间,当地农村发展滞后的现实状况让他感到十分担忧。坑洼的土路,破旧低窄的住房,一声声久困于贫的无奈叹息,特别是农村孩童一双双清澈的眼睛深深触动着他的心。

“那是多么清澈的眼睛啊!他们对外面的世界充满期待和渴望。如果农村经济发展和教育水平得不到改善,将来这些清澈的眼神也可能变得浑浊、绝望。”每每想到这些,杨一峰的内心便备受煎熬。

“村里当时的困境,你若不去深入接触,是根本想象不到的。”杨一峰说,2016年深入农村调研的那些日子,他深刻体会到了农村生活的艰难。于是,他开始思考一个问题——“艺术能不能助力农村发展,艺术家应该怎样为农村群众过上好日子尽一份力?”

带着这样的思考,他与业内专家及河南省扶贫办领导、爱心企业家进行了深入探讨。经过广泛交流,反复琢磨,一个新的思路应运而生。

2018年10月18日,“守望相助,情暖中原——杨一峰公益扶贫画展”在河南省文化馆展出,杨一峰无偿捐赠了精心创作的60幅国画作品,估价600万元,供现场展出、认购。

“河南新龙置业认购10幅,尉氏县凯华皮革认购3幅,河南省金久龙实业认购3幅……”画展现场,河南省爱心企业家踊跃参与,争相认购,纷纷解囊助力农村发展。

按照杨一峰的承诺,此次画展募集到的资金全部用于支持河南省当时贫困地区的教育事业。这是以艺术为媒介,带动社会力量参与帮扶农村的一次有益尝试,在河南省书画业界引起了很大的轰动。此后,河南省各文艺组织纷纷效仿,动员许多书画家参与帮扶,进一步凝聚起当地助力农村发展的社会力量。

2019年,杨一峰在开封市举办画展,再次捐赠自己创作的60幅国画精品,筹集资金600多万元,全部用于当时开封市贫困地区的残疾人事业和农村特困群体集中供养支出。

“此次画展的成功举办,得益于杨一峰先生的无私奉献,希望大家以文化艺术传播为媒介,动员社会各界人士积极参与帮扶,营造社会帮扶人人皆愿为、人人皆可为、人人皆能为的浓厚氛围。”谈及此次画展,当时的开封市委统战部相关干部如是表示。

此外,杨一峰还在宜阳等地举办了多期助力农村绘画培训班,带动一大批书画家积极参与农村发展,让艺术照亮乡亲们的发展新路。

大爱无言,但人民不会忘记。2020年10月,杨志峰被河南省委、省政府授予“河南省脱贫攻坚奖”奉献奖。2021年,杨志峰被评为“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走进北京人民大会堂参加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

“帮乡亲们过上好日子,画家也要有画家的担当。”走出人民大会堂,杨一峰继续将目光投向乡村。他说,“我们既要埋头创作,也要紧跟时代,将个人的创作融入时代的需要,融入乡亲们红火的日子才是艺术的真谛。”

“艺术是和生活紧紧融在一起的,也是最能温暖人心的”

2021年1月,河南省南阳市内乡县、淅川县、西峡县的一些因公殉职的干部家里迎来一位“陌生”的客人。为表达对这些干部的敬意,杨一峰冒着严寒,携带慰问品和自己精心创作的画作对干部的家属进行了慰问。

“杨老师的关心让我感觉心里暖暖的。我们虽然不太懂艺术,但我认为这幅画是一种光荣的象征,是社会对他的一种褒奖。”一位受慰问的干部家属表示,一定要珍藏好这份来自艺术家的心意。

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来。这次特别的慰问让因公殉职人员家属深切地感受到了社会的关心和温暖,家属们表示,将继续发扬舍小家顾大家的无私奉献精神,教育好孩子,照顾好老人,乐观生活,积极为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艺术从来都不是冷冰冰的作品。艺术是和生活紧紧融在一起的,也是最能温暖人心的。”杨一峰介绍,为给殉职干部家属送去温暖,他专门深入农村进行了创作,其作品将干部生前工作环境的特色元素融入梅兰竹菊等代表高洁品格的意象,充分表达了对因公殉职人员舍小家顾大家,始终心系群众,不怕苦不怕累的奉献精神的礼赞。

“看到这幅画,就能想到父亲,它就像一枚‘勋章’一样,代表着父亲的荣耀和精神,我们一定要珍藏好、传承好,一代代讲述好画作背后的故事。”“这是一份心意,也是一份认可,很温暖,也很有分量。”……时至今日,杨一峰送去的这份心意正让越来越多的人感受到艺术的温暖。

艺术的温暖如和煦春风,轻拂着干部家属的心窝,也温暖着农村群众的心田。2021年1月17日上午,杨一峰与河南省周口市扶沟县的艺术家一起,到扶沟县陈准村开展了助残慰问活动。

陈准村身残志坚典型梁永超说:“政府和社会的关心就是对我最大的鼓舞。艺术家们给我带来了很多慰问品,还从艺术的角度帮我分析了网店布局之类的事,对我帮助很大。”

这些个例的背后是艺术闪耀的人间温暖,是杨一峰数年如一日对农村群众的关心。这些年,他多次组织或参与“文化进基层”“爱心帮扶”等活动,不仅为低收入家庭送去了爱心和温暖,还为“志智”双扶作出了贡献。

“艺术既是一个抓手也是一个媒介,对于一些身处困境的人而言,它往往能以其独特的魅力让温暖更加快速地直抵人心,给人勇气,激发力量。”杨一峰说,“现在乡亲们的生活都变好了,但我帮助他们的脚步不会停止,我会一如既往地将艺术的温暖传递给更多人。”

“助力乡村振兴,文化艺术发力正当时”

春夏之交的漯河市风轻日暖,沙澧河风景区人流如织。在沙澧河畔,一组灯箱镶嵌的国画图案气韵生动、意境深邃,反映了习近平总书记走访调研过的部分农村的深刻变迁。

这些灯箱是“大美江山——乡村蝶变”全国巡回画展漯河站的延伸。本次画展展陈作品80幅,其中巨幅作品40幅。据不完全统计,漯河市党政企事业单位及关心支持乡村振兴工作的社会各界人士累计前往展厅观展1万余人次。其间,当地还举行座谈交流活动,邀请业内专家对文化助力乡村振兴进行了深入探讨。此外,该市精心制作画展宣传视频在漯河沙澧河风景区元宇宙大屏幕进行滚动播放,将画作拍照嵌入沙澧河风景区灯箱,吸引沙澧河两岸群众累计观看数十万人次。

“这些画作功底深厚,内涵丰富,集中体现了乡村巨变。”“画作振奋人心,鼓舞士气,我们一定会继续加油,让乡村越来越美。”……现场观展的干部群众看着眼前精美的国画若有所思。

画作之所以动人,是因为其饱含深情。为深刻反映乡村变迁,杨一峰利用四年时间,驱车约20万公里,深入习近平总书记走访调研过的20多个村子,用画笔描绘了乡村的蝶变,精心创作展陈了一批极具感染力的作品。

“记得有一次在西北采风途中,车子坏路上了,前不着村后不着店。”“有一次到北方的一个农村创作,到村里时已经是晚上了,还引起了当地干部对我身份的质疑,后来是因为看到我们一起参加脱贫攻坚表彰大会的合影才消除了误会。”……说起创作历程,杨一峰现在已是一脸风轻云淡,但平和的叙述中却难掩个中艰辛。翻山越岭,车子抛锚后人在囧途的尴尬;以不速之客身份突然造访乡村,引起的质疑、误解;夜宿山村,独自创作的孤独;遭遇创作困境,愁眉不展……一路走来,他早已习以为常。因为只要心藏大爱,一切的尴尬、困惑、误会都无法阻止一个人前行的脚步。于是,我们看到了为追求创作质量,杨一峰五进兰考采风的执着;为丰富作品内涵,他在井冈山下与神山村老支书久久促膝长谈;为深刻反映广袤山乡的蝶变,他严寒冒风雪、酷暑顶烈日在连绵群山、万千乡村跋涉前行。

“本次画展以习近平总书记走访调研过的部分贫困乡村脱贫巨变为蓝本,通过艺术绘画形式生动展现了脱贫攻坚取得的伟大成就和乡村振兴发展的新风貌,进一步弘扬了伟大脱贫攻坚精神,凝聚了支持参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伟大事业的社会各界力量。”漯河市相关领导表示,举办本次画展的一个重要意义就在于进一步提振了士气、鼓舞了信心、凝聚了力量,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营造了良好舆论氛围。下一步,该市将着力挖掘整合乡村文化资源,加大乡村文化建设项目投入,找到乡村文化和现代生活的有效连接点,把音乐、美术、戏剧、手工艺、创意设计等艺术领域实践的舞台吸引到乡村,将文化产业发展融入乡村经济社会发展,抓好办成一批群众可感可及的文化振兴惠民实事。

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根和魂。在各地有力有序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征程中,文艺工作者积极投身其中,通过不同艺术形式创作优秀作品,能够生动展现中国乡村的新变化、新气象,进而激荡起文化促乡村振兴、社会各界助力乡村振兴的磅礴力量。

“助力乡村振兴,文化艺术发力正当时。在帮农村做事的过程中,我自己也成长了很多,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学会了担当,学会了一定要站位高一点,高标准要求自己,善始善终做好一件事情。”杨一峰表示,“接下来,有两个打算。一个是在国内,计划把这个画展办成系列展,后续逐步走出河南,到其它省(区、市)举办巡回展,边展出边丰富作品,争取将来到北京举办一次汇报展。再一个就是放眼世界,沿着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进行展出,让全世界看到我们国家推动农村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

总监审:姚卜成
监 审:韩世雄
责任编辑:朱峰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
专题专栏
联系我们|网站介绍|管理团队|欢迎投稿|杂志订阅|网站声明|
主管:国家乡村振兴局 主办:《中国乡村振兴》杂志社 版权所有:中国乡村振兴网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太阳宫北街1号农业农村部太阳宫办公区12层 邮编:100028 投诉电话:(010)59195820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10120230004 丨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40091 丨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28022号丨北京市公安局备案号110105005973
京ICP备2022015544号-1
主管:国家乡村振兴局 主办:中国乡村振兴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10120230004 丨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40091丨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28022号丨北京市公安局备案号110105005973
京ICP备202201554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