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华:创新山地全域土地提质整治模式 全面夯实山区库区强村富民根基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重庆市石柱土家族自治县地处武陵山区、三峡库区,属于重庆市渝东南典型的喀斯特区域,耕地资源禀赋较差,零碎的“巴掌地”“碗碗土”较普遍,大于15度的坡耕地占到全县耕地的46%,耕地质量处于全国中下等级,农村耕地碎片化、空间布局无序化、土地利用低效化等难题亟待解决。近年来,石柱县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耕地保护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严格耕地保护的决策部署和市委、市政府工作要求,锚定守牢耕地保护红线目标,扛稳压实耕地保护政治责任,创新山地全域土地提质整治新模式,构建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新格局,为实现山区库区强村富民提供有力保障。
石柱县委书记张华(左)调研指导中益乡华溪村产业发展情况。
聚焦提质增效实施全域整治
让“巴掌地”变“规模田”
石柱县推动全域土地提质整治与乡村振兴等规划相衔接,实施全市首例全域提质类土地整治项目,着力优化耕地布局、增加耕地面积、提升耕地质量,为耕地规模经营和发展现代农业创造条件。一是破权属、拓范围。整治前将农户承包耕地面积登记造册,整治后根据耕地面积变化同增同减、再次分配到户,有效破解相邻耕地权属分散、承包地块零碎散小等瓶颈。坚持把乡镇全域作为整治项目的实施范围,解决群众因项目红线限制无法纳入整治、耕地整治单元不连片、大量点状式开发地块和恢复地块难以规模化利用“三大难题”,有效调动群众参与和支持土地整治的积极性主动性。二是零改整、坡改梯。实施“小并大、短并长、陡变缓”等工程,采取水田整治、田块归并、台面重构等措施,对缺水、垮塌等贫瘠山地进行表土剥离、翻耕清杂、夯台筑基、引水灌溉,将废弃地、低效地、边角地等整合成集中连片的整治单元,将“巴掌田”“鸡窝地”“ 碗碗土”等零碎地块整治成150亩以上的规模化单元,累计实施梯田整治302公顷、田块归并981公顷、台面重构779公顷,整治出150亩以上的规模化单元110余个。三是宜机化、生态化。聚焦“山地跑土、跑水、跑肥”“耕种效率低、成本高、收益少”“农机上山难、下田难、作业难”等难题,针对性开展宜机化、生态化整治,标准化配套灌溉、排水、生产便道等基础设施,将生产干道拓至2.5—3米、生产便道拓至1.5—2米、灌溉管网直径增至0.6米,促进渠成网、路相通、沟相连,打造保水、保土、保肥“三保地”,累计整修生产干道36公里、生产便道134公里、排水沟渠19公里、灌溉管道18公里,整治后的耕地灌溉抗旱、土壤蓄肥、抵御自然灾害能力明显提高。
聚焦高效利用培育特色产业
让“鸡肋地”变“高产田”
在守牢粮食安全的基础上,石柱县积极发展以红色辣椒为代表的调味品、以黄色黄连为代表的中药材、以绿色莼菜为代表的生态果蔬“三色”产业,有力实现耕保与发展双赢。一是优化产业布局。强化规划引领,合理确定公共设施、建设项目占用耕地范围,有序引导林果“上山”“上坡”,逐步腾退平坝、丘陵地区耕地,用“山上园地林地”换“山下耕地良田”,确保耕地总量不减少。推广种植烤烟、辣椒、红米、甜糯玉米、有机水稻等高价值农作物,替代种植玉米、土豆、红薯等低价值农作物,每亩收益由1200余元提升至2000余元。二是发展规模经营。引导农业公司、专业合作社、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农业大户流转整治后的成片耕地,打造千亩级高山特色生态农业基地,耕作成本大幅降低。针对整治后仍未种植的土地,由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兜底管理,有效防止整治后耕地撂荒、反复整治等问题。比如,石家乡发展“千亩辣椒、千亩蔬菜、千亩甜糯玉米、千亩有机水稻”等4个特色产业基地,每年净利润超260万元。三是产业融合赋能。坚持农文旅融合发展,一体推进土地整治和人居环境整治,挖掘利用梯田风光、自然风貌、人文历史等乡村特色资源,培育壮大乡村旅游,打造洗新乡千年白果树耕保宣传阵地、冷水镇天河村农耕文化园、黎场乡千亩油菜花田、三河镇白玉村千亩糯米基地等农文旅融合发展示范点10余处,让农户在家门口吃上“旅游饭”。比如,针对黄水、石家、悦崃、枫木等高山乡镇,按照统一模式推进全域土地整治,绘就“山下粮油成方、山腰林果飘香、山上避暑康养”的乡村振兴新画卷。
经过土地整治,石柱县黎场乡秀才村建成1000亩油菜种植基地。
聚焦强村富民拓展增收路径
让“沉睡地”变“致富田”
石柱县深入挖掘耕地资源价值,建立完善产业联农带农机制,大力促进强村富民增收,让“寸土”值“寸金”、 “寸土”生“寸金”。一是指标交易增收。在土地整治中,通过田块归并、非耕地开发、流出耕地恢复、旱改水等措施,新增耕地、水田、粮食产能等多项指标,进入重庆农村土地交易所交易后产生指标收益,土地整治项目实现良性循环实施,耕地后期管护资金得到有效保障。2022年,全县实施土地整治项目8个,新增耕地1086亩、水田683亩,实现指标利润超2000万元。二是务工流转增收。依托集中连片土地,引进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发展千亩级产业,建立“统一流转+农户务工”等经营管理模式,实现产业规模发展和农户务工增收,有效解决种粮不赚钱、耕地后期管护难等问题。目前,整治单元土地流转价格由每亩200元提高至400—600元,农户务工收入超过100元/天、年均增收6000元以上。三是集体经营增收。充分发挥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带动、兜底作用,流转空壳村、偏远村的整治土地,引入社会资本合作运营,实施统一种植、包装、销售,激活村级集体经济增收新动能,全县95%以上的村级集体经济年经营性收入超10万元。比如,2023年金竹乡建设村流转整治后的380亩耕地和水田,种植高山南瓜、甜糯红薯、高山水稻,实现总收益32.8万元,利润达10.2万元,仅用一年时间就消除了“空壳村”。
耕地保护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必须持续发力、久久为功。石柱县将始终胸怀“国之大者”,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坚决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深入探索耕地保护创新举措、长效机制,积极打造具有辨识度的山地全域土地提质整治成果,牢牢守住耕地保护红线,不断打牢山区库区强村富民的长远根基,奋力实现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协调发展。(作者系重庆市石柱土家族自治县委书记)
张华:创新山地全域土地提质整治模式 全面夯实山区库区强村富民根基
时间:2024-06-03 09:30:43
来源:《中国乡村振兴》杂志2024年11期
作者:张华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重庆市石柱土家族自治县地处武陵山区、三峡库区,属于重庆市渝东南典型的喀斯特区域,耕地资源禀赋较差,零碎的“巴掌地”“碗碗土”较普遍,大于15度的坡耕地占到全县耕地的46%,耕地质量处于全国中下等级,农村耕地碎片化、空间布局无序化、土地利用低效化等难题亟待解决。近年来,石柱县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耕地保护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严格耕地保护的决策部署和市委、市政府工作要求,锚定守牢耕地保护红线目标,扛稳压实耕地保护政治责任,创新山地全域土地提质整治新模式,构建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新格局,为实现山区库区强村富民提供有力保障。
石柱县委书记张华(左)调研指导中益乡华溪村产业发展情况。
聚焦提质增效实施全域整治
让“巴掌地”变“规模田”
石柱县推动全域土地提质整治与乡村振兴等规划相衔接,实施全市首例全域提质类土地整治项目,着力优化耕地布局、增加耕地面积、提升耕地质量,为耕地规模经营和发展现代农业创造条件。一是破权属、拓范围。整治前将农户承包耕地面积登记造册,整治后根据耕地面积变化同增同减、再次分配到户,有效破解相邻耕地权属分散、承包地块零碎散小等瓶颈。坚持把乡镇全域作为整治项目的实施范围,解决群众因项目红线限制无法纳入整治、耕地整治单元不连片、大量点状式开发地块和恢复地块难以规模化利用“三大难题”,有效调动群众参与和支持土地整治的积极性主动性。二是零改整、坡改梯。实施“小并大、短并长、陡变缓”等工程,采取水田整治、田块归并、台面重构等措施,对缺水、垮塌等贫瘠山地进行表土剥离、翻耕清杂、夯台筑基、引水灌溉,将废弃地、低效地、边角地等整合成集中连片的整治单元,将“巴掌田”“鸡窝地”“ 碗碗土”等零碎地块整治成150亩以上的规模化单元,累计实施梯田整治302公顷、田块归并981公顷、台面重构779公顷,整治出150亩以上的规模化单元110余个。三是宜机化、生态化。聚焦“山地跑土、跑水、跑肥”“耕种效率低、成本高、收益少”“农机上山难、下田难、作业难”等难题,针对性开展宜机化、生态化整治,标准化配套灌溉、排水、生产便道等基础设施,将生产干道拓至2.5—3米、生产便道拓至1.5—2米、灌溉管网直径增至0.6米,促进渠成网、路相通、沟相连,打造保水、保土、保肥“三保地”,累计整修生产干道36公里、生产便道134公里、排水沟渠19公里、灌溉管道18公里,整治后的耕地灌溉抗旱、土壤蓄肥、抵御自然灾害能力明显提高。
聚焦高效利用培育特色产业
让“鸡肋地”变“高产田”
在守牢粮食安全的基础上,石柱县积极发展以红色辣椒为代表的调味品、以黄色黄连为代表的中药材、以绿色莼菜为代表的生态果蔬“三色”产业,有力实现耕保与发展双赢。一是优化产业布局。强化规划引领,合理确定公共设施、建设项目占用耕地范围,有序引导林果“上山”“上坡”,逐步腾退平坝、丘陵地区耕地,用“山上园地林地”换“山下耕地良田”,确保耕地总量不减少。推广种植烤烟、辣椒、红米、甜糯玉米、有机水稻等高价值农作物,替代种植玉米、土豆、红薯等低价值农作物,每亩收益由1200余元提升至2000余元。二是发展规模经营。引导农业公司、专业合作社、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农业大户流转整治后的成片耕地,打造千亩级高山特色生态农业基地,耕作成本大幅降低。针对整治后仍未种植的土地,由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兜底管理,有效防止整治后耕地撂荒、反复整治等问题。比如,石家乡发展“千亩辣椒、千亩蔬菜、千亩甜糯玉米、千亩有机水稻”等4个特色产业基地,每年净利润超260万元。三是产业融合赋能。坚持农文旅融合发展,一体推进土地整治和人居环境整治,挖掘利用梯田风光、自然风貌、人文历史等乡村特色资源,培育壮大乡村旅游,打造洗新乡千年白果树耕保宣传阵地、冷水镇天河村农耕文化园、黎场乡千亩油菜花田、三河镇白玉村千亩糯米基地等农文旅融合发展示范点10余处,让农户在家门口吃上“旅游饭”。比如,针对黄水、石家、悦崃、枫木等高山乡镇,按照统一模式推进全域土地整治,绘就“山下粮油成方、山腰林果飘香、山上避暑康养”的乡村振兴新画卷。
经过土地整治,石柱县黎场乡秀才村建成1000亩油菜种植基地。
聚焦强村富民拓展增收路径
让“沉睡地”变“致富田”
石柱县深入挖掘耕地资源价值,建立完善产业联农带农机制,大力促进强村富民增收,让“寸土”值“寸金”、 “寸土”生“寸金”。一是指标交易增收。在土地整治中,通过田块归并、非耕地开发、流出耕地恢复、旱改水等措施,新增耕地、水田、粮食产能等多项指标,进入重庆农村土地交易所交易后产生指标收益,土地整治项目实现良性循环实施,耕地后期管护资金得到有效保障。2022年,全县实施土地整治项目8个,新增耕地1086亩、水田683亩,实现指标利润超2000万元。二是务工流转增收。依托集中连片土地,引进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发展千亩级产业,建立“统一流转+农户务工”等经营管理模式,实现产业规模发展和农户务工增收,有效解决种粮不赚钱、耕地后期管护难等问题。目前,整治单元土地流转价格由每亩200元提高至400—600元,农户务工收入超过100元/天、年均增收6000元以上。三是集体经营增收。充分发挥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带动、兜底作用,流转空壳村、偏远村的整治土地,引入社会资本合作运营,实施统一种植、包装、销售,激活村级集体经济增收新动能,全县95%以上的村级集体经济年经营性收入超10万元。比如,2023年金竹乡建设村流转整治后的380亩耕地和水田,种植高山南瓜、甜糯红薯、高山水稻,实现总收益32.8万元,利润达10.2万元,仅用一年时间就消除了“空壳村”。
耕地保护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必须持续发力、久久为功。石柱县将始终胸怀“国之大者”,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坚决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深入探索耕地保护创新举措、长效机制,积极打造具有辨识度的山地全域土地提质整治成果,牢牢守住耕地保护红线,不断打牢山区库区强村富民的长远根基,奋力实现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协调发展。(作者系重庆市石柱土家族自治县委书记)
总监审:姚卜成
监 审:韩世雄
责任编辑:朱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