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固拓展脱贫成果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巩固拓展脱贫成果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湖南花垣:石栏镇综合文化站 叠嶂中开一脉青,激扬文化有奇新

时间:2024-05-23 20:32:00来源:中国乡村振兴网作者:司维江 石晴

青山浮翠意,酉水泛云烟。松柏连苔黛,奇石相偎延。

石栏桑麻地,穑人多趣谈。苗乡情谊浓,缘牵文化站。

 图片1.png

由四川过湖南去,靠东有一条官路。这官路将近湘西边境到了一个地方名为“茶峒”的小山城时,有一溪、一塔更兼一个举世闻名的爱情故事。再向东行,越过层峦叠嶂,内有一个酉水环抱、溪山清丽的小镇名曰“石栏”,究其源,乃取意境内所矗数根丈许的“石栏杆”,山林沟壑中,尽显松柏之姿,不负物华之灵。与这“奇石”相对着一处“奇景”,却是一座小小的文化站。说“奇”,列位且细看这站内站外的故事。

以文化人,赓续民族文化血脉

 图片2.png

花垣县石栏镇综合文化站长麻正兵(中)

“奇人”。在石栏的苗寨里,大家争相传唱着同一首苗歌,“黛勾黛帕(苗语:年轻的小伙、姑娘)快来听,歌儿唱在苗家岭,不唱古来,不唱今,就唱兵哥麻正兵。弘扬文化民族情,书写产业致富经,十里八乡人人敬,高风亮节世人评!”

麻正兵,中共党员,花垣县石栏镇综合文化站长,他在一次事故中失去了双手,成为二级肢体残疾人,身残志不残始终在文化战线上兢兢业业、无私奉献。为了进一步传承和弘扬石栏镇民俗文化,展现传统村落文化的历史底蕴和独特魅力。他拖着残躯不顾天寒暑热,精心筹备“农耕民俗文化节”,把插秧,捉稻花鱼,抢鸭子,尝湘西腊肉,品农家大米,赏苗绣,体验苗药,看苗族民俗文化等充满乐趣的苗家活动搬到台前,让来自全国的四方宾客从舌尖上感受农村原生态的大自然美味,在各类亲身感受苗乡文化的魅力。

  图片3.png

石栏镇农耕民俗文化节上身着盛装的苗族姑娘

当前石栏镇成功举办了三届“农耕民俗文化节”。身处活动中,我们时常可以看见麻正兵奔走忙碌的身影,满腔的热诚与活力充分感染着每一个人,以致于大家都忘了他是一个残疾人。此外他充分发挥文化站的阵地作用,组织各村民在文化站开展文化娱乐活动,来融洽村与村之间、各个自然寨之间村民的感情,让民族团结之花在石栏绽放。于是唱苗歌、绣苗花、打苗鼓在一方小院轮番上演,荡起一阵又一阵笑声。那首为麻正兵所作的歌也从蛮烟瘴雨的边垂之地传到更高更远的地方,2021年11月麻正兵荣获“全国文化和旅游系统先进工作者”称号。

民族文化积淀着本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代表着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激励人民奋勇前行的强大精神力量。石栏镇文化站作为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先锋队”,始终将弘扬优秀苗族传统文化作为职责使命,在推动文化传承发展上善作善成,攥紧民族团结之绳,上下一心坚定文化自信的信念不动摇,以推动文化繁荣而促进苗族地区的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以文惠民,保障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

 图片4.png

石栏镇综合文化站内一处掠影

“奇境”。居住在雅桥村的吴碧珍老人喜欢在周末带着念小学的孙子到文化站来,“他爹妈都到外面打工去了,我一个老婆婆守屋,把小伢子带到文化站,有志愿者帮忙辅导作业,我得闲也好描花样子,和其他老婆婆绣会儿花,纳两双鞋垫。”说起文化站,老人家不停地用苗语夸赞着“麻汝,麻汝!(好)”。

为了更好契合群众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的需求,石栏镇倾力打造具有苗乡文化风貌和现代内涵,集阅读、文艺活动、社交和教育等功能于一体,“小而美”的乡村公共文化新空间。综合文化站场地面积共约2800平方米。开设图书室、培训室、演唱室、电子阅览室、苗绣展销中心等多个功能室。站内配有现代文化类电子设备7类。拥有多功能投影仪1套、演出音响2套、话筒3个、大屏电视机1台、电脑多台。藏书报刊达12种8223册,种类丰富,涵盖了文学、历史、艺术、科技、哲学等多个领域。满足群众网络资料查询、图书借阅、艺术培训、数字阅览、非遗体验、场地使用、设施和设备使用等七项核心需求。在服务机制上进一步加大与党群服务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公共服务中心等机构的融合力度。以文化的潺潺活水在重峦叠嶂的苗乡深处开辟出一方滋养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净土”。

以文兴业,强势赋能产业发展

 图片5.png

石栏镇“让妈妈回家”苗绣培训现场

“奇功”。石栏镇综合文化站积极向党委政府建言献策,建议对接市场,利用企业市场资源推动农村资源开发,把本土资源打造成多业、多品、多坊实现“多岗”的目的,从而全面吸纳农村劳动力保障就业,实现以文化振兴去引领产业振兴。通过致力培育壮大湘西七绣坊苗服饰文化有限责任公司,不断扩展特色产业发展规模,提升特色产业发展质量,延伸产业链。通过“政企联动”“让妈妈回家”公益项目,带动本地妇女就业创收。长期对低收入家庭和当地妇女进行公益性苗绣技能培训,自2017年以来,共帮助1926名农村妇女带薪培训,吸纳了367名低收入人群就业,间接带动3000余人从事湘西苗绣相关产业,让300多个留守孩子的母亲返乡就业。2023年1月19日石栏镇本土“让妈妈回家”项目被文化和旅游部、人力社会资源保障部和国家乡村振兴局列为“非遗工坊典型案例”。

图片6.png 

石栏镇五龙茶叶基地

在苗绣产业上尝到“甜头”后,文化站又将目光锁定在石栏镇传统强项农业上,文化站工作人员协同政府一道加快促进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和农户的合作,促进茶叶、油茶和大米产业高效发展,在石栏镇蒸蒸日上的产业道路上注入了“以文兴业”的力量。镇现有茶叶种植面积2万余亩,拥有五龙公司、七绣茶业、大猫摩天岭盈鑫茶叶种植专业合作社等4家规模茶企,年茶叶销售额约计可达2千万元,帮助当地3000多人实现稳岗就业。全镇油茶林面积6.4万亩,通过务哨油茶合作社带动,平均亩产鲜果可达891.8公斤。

用心用情做好当地品牌推介,助力扩大“子腊贡米”品牌影响力,让“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两块“国字号品牌”成为带动群众增收致富的“金字招牌”,2023年“子腊贡米”销售数十万斤,效益颇佳。

浓云可以封住山隘,却不能遮蔽苗乡小镇秀丽多彩的风姿;烟雨会锁住绿嶂,却难掩苗乡小镇生机勃勃的文化新气象。这股汨汨的文化泉水化人、惠民、兴业,在的大山深处激荡起无线生机,安居乐业、母慈子孝、生活富足……群峰攒簇之处,人民所盼望的一幕幕和谐社会图景正徐徐绘就!(作者单位: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花垣县石栏镇人民政府)

总监审姚卜成
监 审韩世雄
 
责任编辑朱峰
标签文化振兴    

湖南花垣:石栏镇综合文化站 叠嶂中开一脉青,激扬文化有奇新

时间:2024-05-23 20:32:00

来源:中国乡村振兴网

作者:司维江 石晴

青山浮翠意,酉水泛云烟。松柏连苔黛,奇石相偎延。

石栏桑麻地,穑人多趣谈。苗乡情谊浓,缘牵文化站。

 图片1.png

由四川过湖南去,靠东有一条官路。这官路将近湘西边境到了一个地方名为“茶峒”的小山城时,有一溪、一塔更兼一个举世闻名的爱情故事。再向东行,越过层峦叠嶂,内有一个酉水环抱、溪山清丽的小镇名曰“石栏”,究其源,乃取意境内所矗数根丈许的“石栏杆”,山林沟壑中,尽显松柏之姿,不负物华之灵。与这“奇石”相对着一处“奇景”,却是一座小小的文化站。说“奇”,列位且细看这站内站外的故事。

以文化人,赓续民族文化血脉

 图片2.png

花垣县石栏镇综合文化站长麻正兵(中)

“奇人”。在石栏的苗寨里,大家争相传唱着同一首苗歌,“黛勾黛帕(苗语:年轻的小伙、姑娘)快来听,歌儿唱在苗家岭,不唱古来,不唱今,就唱兵哥麻正兵。弘扬文化民族情,书写产业致富经,十里八乡人人敬,高风亮节世人评!”

麻正兵,中共党员,花垣县石栏镇综合文化站长,他在一次事故中失去了双手,成为二级肢体残疾人,身残志不残始终在文化战线上兢兢业业、无私奉献。为了进一步传承和弘扬石栏镇民俗文化,展现传统村落文化的历史底蕴和独特魅力。他拖着残躯不顾天寒暑热,精心筹备“农耕民俗文化节”,把插秧,捉稻花鱼,抢鸭子,尝湘西腊肉,品农家大米,赏苗绣,体验苗药,看苗族民俗文化等充满乐趣的苗家活动搬到台前,让来自全国的四方宾客从舌尖上感受农村原生态的大自然美味,在各类亲身感受苗乡文化的魅力。

  图片3.png

石栏镇农耕民俗文化节上身着盛装的苗族姑娘

当前石栏镇成功举办了三届“农耕民俗文化节”。身处活动中,我们时常可以看见麻正兵奔走忙碌的身影,满腔的热诚与活力充分感染着每一个人,以致于大家都忘了他是一个残疾人。此外他充分发挥文化站的阵地作用,组织各村民在文化站开展文化娱乐活动,来融洽村与村之间、各个自然寨之间村民的感情,让民族团结之花在石栏绽放。于是唱苗歌、绣苗花、打苗鼓在一方小院轮番上演,荡起一阵又一阵笑声。那首为麻正兵所作的歌也从蛮烟瘴雨的边垂之地传到更高更远的地方,2021年11月麻正兵荣获“全国文化和旅游系统先进工作者”称号。

民族文化积淀着本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代表着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激励人民奋勇前行的强大精神力量。石栏镇文化站作为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先锋队”,始终将弘扬优秀苗族传统文化作为职责使命,在推动文化传承发展上善作善成,攥紧民族团结之绳,上下一心坚定文化自信的信念不动摇,以推动文化繁荣而促进苗族地区的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以文惠民,保障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

 图片4.png

石栏镇综合文化站内一处掠影

“奇境”。居住在雅桥村的吴碧珍老人喜欢在周末带着念小学的孙子到文化站来,“他爹妈都到外面打工去了,我一个老婆婆守屋,把小伢子带到文化站,有志愿者帮忙辅导作业,我得闲也好描花样子,和其他老婆婆绣会儿花,纳两双鞋垫。”说起文化站,老人家不停地用苗语夸赞着“麻汝,麻汝!(好)”。

为了更好契合群众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的需求,石栏镇倾力打造具有苗乡文化风貌和现代内涵,集阅读、文艺活动、社交和教育等功能于一体,“小而美”的乡村公共文化新空间。综合文化站场地面积共约2800平方米。开设图书室、培训室、演唱室、电子阅览室、苗绣展销中心等多个功能室。站内配有现代文化类电子设备7类。拥有多功能投影仪1套、演出音响2套、话筒3个、大屏电视机1台、电脑多台。藏书报刊达12种8223册,种类丰富,涵盖了文学、历史、艺术、科技、哲学等多个领域。满足群众网络资料查询、图书借阅、艺术培训、数字阅览、非遗体验、场地使用、设施和设备使用等七项核心需求。在服务机制上进一步加大与党群服务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公共服务中心等机构的融合力度。以文化的潺潺活水在重峦叠嶂的苗乡深处开辟出一方滋养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净土”。

以文兴业,强势赋能产业发展

 图片5.png

石栏镇“让妈妈回家”苗绣培训现场

“奇功”。石栏镇综合文化站积极向党委政府建言献策,建议对接市场,利用企业市场资源推动农村资源开发,把本土资源打造成多业、多品、多坊实现“多岗”的目的,从而全面吸纳农村劳动力保障就业,实现以文化振兴去引领产业振兴。通过致力培育壮大湘西七绣坊苗服饰文化有限责任公司,不断扩展特色产业发展规模,提升特色产业发展质量,延伸产业链。通过“政企联动”“让妈妈回家”公益项目,带动本地妇女就业创收。长期对低收入家庭和当地妇女进行公益性苗绣技能培训,自2017年以来,共帮助1926名农村妇女带薪培训,吸纳了367名低收入人群就业,间接带动3000余人从事湘西苗绣相关产业,让300多个留守孩子的母亲返乡就业。2023年1月19日石栏镇本土“让妈妈回家”项目被文化和旅游部、人力社会资源保障部和国家乡村振兴局列为“非遗工坊典型案例”。

图片6.png 

石栏镇五龙茶叶基地

在苗绣产业上尝到“甜头”后,文化站又将目光锁定在石栏镇传统强项农业上,文化站工作人员协同政府一道加快促进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和农户的合作,促进茶叶、油茶和大米产业高效发展,在石栏镇蒸蒸日上的产业道路上注入了“以文兴业”的力量。镇现有茶叶种植面积2万余亩,拥有五龙公司、七绣茶业、大猫摩天岭盈鑫茶叶种植专业合作社等4家规模茶企,年茶叶销售额约计可达2千万元,帮助当地3000多人实现稳岗就业。全镇油茶林面积6.4万亩,通过务哨油茶合作社带动,平均亩产鲜果可达891.8公斤。

用心用情做好当地品牌推介,助力扩大“子腊贡米”品牌影响力,让“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两块“国字号品牌”成为带动群众增收致富的“金字招牌”,2023年“子腊贡米”销售数十万斤,效益颇佳。

浓云可以封住山隘,却不能遮蔽苗乡小镇秀丽多彩的风姿;烟雨会锁住绿嶂,却难掩苗乡小镇生机勃勃的文化新气象。这股汨汨的文化泉水化人、惠民、兴业,在的大山深处激荡起无线生机,安居乐业、母慈子孝、生活富足……群峰攒簇之处,人民所盼望的一幕幕和谐社会图景正徐徐绘就!(作者单位: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花垣县石栏镇人民政府)

总监审:姚卜成
监 审:韩世雄
责任编辑:朱峰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
专题专栏
联系我们|网站介绍|管理团队|欢迎投稿|杂志订阅|网站声明|
主管:国家乡村振兴局 主办:《中国乡村振兴》杂志社 版权所有:中国乡村振兴网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太阳宫北街1号农业农村部太阳宫办公区12层 邮编:100028 投诉电话:(010)59195820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10120230004 丨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40091 丨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28022号丨北京市公安局备案号110105005973
京ICP备2022015544号-1
主管:国家乡村振兴局 主办:中国乡村振兴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10120230004 丨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40091丨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28022号丨北京市公安局备案号110105005973
京ICP备202201554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