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人才的“引育留”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关键靠人。”乡村人才,即农业生产经营人才、农村二三产业发展人才、乡村公共服务人才、乡村治理人才、农业农村科技人才等各类乡村生产、经营、管理、服务、发展、科技领域的人才。吸引人才,将人才引入乡村、留在乡村,在人才的“引、育、留”上下功夫,利于充分释放人才引擎的强劲动力,有助于激活乡村人才“一池春水”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地方应用型高校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路径探析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关系我国国计民生和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重要历史任务。地方应用型高校在推动我国乡村治理体系建设和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中,具有人才、科技、智库等方面的独特优势。充分发挥地方应用型高校的优势,探索支持乡村经济发展的路径和策略,创建高校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新模式,意义十分重大。在乡村振兴战略的时代背景下,地方应用型高校要以乡村振兴战略需求为原动力,以乡村教育、环境、文化、养老、物流等领域为中心,聚集和整合优势资源,衔接和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为支撑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山西隰县:五措并举抓产业 五方发力促增收
隰县将坚持把增加脱贫人口收入作为工作的中心任务,坚决做到责任不松懈,政策不断档,力度不减弱,让脱贫基础更加稳固,成效更可持续,全面提速推动乡村振兴,向全县人民交出一份满意答卷!
宁夏原州区:“飞毛腿”模式探出就业帮扶新路径
福州市马尾区、固原市原州区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开创的闽宁对口扶贫协作机制,深化全领域帮扶,福建飞毛腿集团在原州区创办了宁夏飞毛腿技工学校
“苍山如海:东西部扶贫协作”丛书之一《从青岛到安顺》感悟
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关于印发《支持脱贫地区打造区域公用品牌实施方案(2023-2025年)》的通知
为贯彻落实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精神,支持脱贫地区区域公用品牌打造,促进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望闻问切”理念在乡村振兴基层治理中的实践运用
党的二十大报告对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出了重要部署,明确了新时代新征程上乡村振兴的重大任务。基层治理既是国家治理的基石,也是乡村振兴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影响着乡村振兴的发展方向与成效,也关系国家长治久安和人民群众生活幸福。本文旨在结合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浦北县乡村振兴中基层治理工作实际,探讨通过中医“望闻问切”理念的实践运用,为深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提供一些参考借鉴。
陕西紫阳:建立“三单五链”机制推动乡村振兴工作落实
陕西省紫阳县为确保乡村振兴等重点项目、重点指标、重点工作高效落实,不断提升工作效率和执行能力,形成争先创优、争创一流的浓厚氛围,建立清单化管理、链条化推进、制度化保障的“三单五链”闭环式工作机制,推动形成环环相扣、层层负责的责任链条和件件落地、事事见效的落实成效。
甘肃安定区:扎实推进衔接补助资金提质增效
近年来,定西市安定区持续聚焦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突出“早、实、严、优”工作机制,精准安排使用财政衔接补助资金
河南浚县:构建人才队伍助力乡村振兴
浚县整合人才资源,创新乡村人才培育、引进、使用机制,创新实施了“万名人才促振兴”工程,积极落实9项具体行动,加快构建一支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乡村人才队伍,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有力人才支撑。
灵潭村乡村振兴的实践与思考
近年来,广东省南雄市珠玑镇灵潭村党总支团结带领全村干部群众,传承弘扬苏区精神和脱贫攻坚精神,以“七个坚持”实现了“六大成效”,走出了一条党建引领、规划统筹、产业支撑、共建共享的乡村振兴示范带动新路径,一跃成为远近闻名的和美乡村,先后获得“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中国美丽休闲乡村”等殊荣。2022年该村集体经济收入162.72万元,是2016年的108倍。
陕西岚皋县:全面推行“医疗互助”降低因病返贫致贫风险
陕西省安康市岚皋县通过“政府引导、村办镇管、社会共建、群众共享、平台服务”模式,全面推行城乡居民“医疗互助”,在基本医保的基础上,再减轻就医个人负担费用约20%,有效降低因病返贫致贫风险,为巩固拓展医疗保障脱贫攻坚成果有效衔接乡村振兴探出一条新路子。
贵州印江县:“五大振兴”联合驱动助推红色木黄革命老区加速蝶变
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是2022年贵州省唯一一个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支持欠发达革命老区乡村振兴试点县。试点以来,该县牢牢抓住机遇,紧紧围绕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五大振兴”联合驱动,扎实有效推进红色木黄革命老区乡村振兴示范区建设,努力让人民群众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
浙江:调整优化网格管理 提升乡村治理水平
浙江省立足新阶段新任务新变化,在乡村治理中坚持党建引领网格建设,大力推进网格组织重塑、功能重塑、机制重塑,有力推进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信息化支撑,有力提升乡村治理效能,有效夯实乡村振兴基础。
宁夏:建立四项机制 防止规模性返贫
宁夏回族自治区为防止出现规模性返贫,坚持从制度上预防和解决返贫问题,建立健全脱贫人口和监测对象快速发现和响应机制,对易返贫致贫和突发严重困难农户采取“四个坚持”,建立“四个机制”,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早帮扶。
返乡创业带动乡村振兴的实践与思考——以安徽枞阳县招引返乡人员创业带动乡村振兴为例
安徽省铜陵市枞阳县地处皖中西部、长江北岸,总人口78.7万人,常年在外务工人员超28.2万人,是安徽省传统的劳务输出大县。近年来,枞阳县结合推进乡村振兴,创新思路、创设载体、创优服务,大力推进农村人才返乡创业就业。全县现有返乡创业就业人员2.4万人。其中,返乡自主创业者达1.3万人,创办各类实体2万多家,创业者年龄集中在30—50周岁,中青年人群成为该县创业者的主力军。
念好“聚、强、活”三字诀 争当乡村振兴路上的排头兵
近年来,工农兵村党支部围绕产业链大力组建合作社和村办股份制小工企集群,积极构建党建引领、“三治”并进的乡村治理体系
创业垦荒路 实干新征程 ——萝北县名山镇山江村党支部先进事迹
近年来,山江村党支部赓续老一辈垦荒精神、激发新时代创业意识,坚持基层党建与乡村振兴融合联动,
陕西泾阳:推行“四项机制” 闯出巩固衔接 工作新路子
陕西省咸阳市泾阳县紧紧围绕“守底线、抓发展、促振兴”这一中心,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两不愁三保障”和安全饮水两条底线,严格落实“周提示”、“月观摩调度”、“总队长”、“随机督导”四项机制
“电力爱心超市+数字化+网格化”的帮扶深度融合 实行基层乡村治理“零距离”
安徽萧县毛郢孜社区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工作队持续融入式帮扶下,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过程导向
千年鱼河峁 耕读文化镇——鱼河峁镇暨峁岔上乡村振兴社会发展调查报告
高油高产大豆拓展“新赛道” 有利于国产大豆价格企稳回升
陕西紫阳:建立五大体系 建设“山地版”和美乡村
重庆酉阳县: “穿透式”管好帮扶项目资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