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永靖县城北新村:“小田变大田” 村集体经济发展走出新路子
刘家峡镇城北新村位于甘肃省永靖县县城北部,占地2.98平方公里,这里集中安置了来自县内东西山区12个乡镇35个村1208户、5010名群众,是全县最大库区移民安置村和易地搬迁安置村。近年来,城北新村坚持把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作为富民强村的重要抓手,紧紧围绕“科技兴农、产业致富、生态文明”的发展目标,立足村情实际,创新思路举措,培育富民产业,壮大集体经济,建立健全联农带农机制,走出了带动搬迁群众持续稳定增收致富的新路子,受到了国家和省市领导的肯定。
【乡村振兴看湖南】千里赴浙取真经,学思践悟促振兴
为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提高全市乡村振兴系统干部政策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借鉴浙江省乡村振兴先进典型经验,推动全市乡村振兴工作,6月1日至7日,衡阳市乡村振兴系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暨业务能力提升培训班在浙江大学举办,市、县乡村振兴局负责同志,市直有关成员单位业务科室同志以及乡村振兴省级示范乡镇负责同志等40余人参加培训。
陕西紫阳县:“两个精准”守牢返贫底线 夯实振兴根基
陕西省紫阳县为加快推进三农工作实现“三个转向”,紧扣“守底线、抓发展、促振兴”主线,鼓励广大农户大力发展产业、积极参与就业,创新实施“产业帮扶精准到户、就业帮扶精准到人”,确保群众产业就业稳定增收,降低了规模性返贫风险,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效、接续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夯实基础。
北川羌族自治县聚焦“四个注重”,奋力打造 新时代乡村全面振兴“好样子”——探索民族山区乡村振兴实践路径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北川羌族自治县聚焦“生态立县、文旅兴县、工业富县、开放活县、城乡融合”发展思路,着力在精品农业提质发展、现代工业做大做强、文旅产业全域兴旺等方面下功夫,大力实施“产业倍增发展攻坚行动”和产业发展“链长制”,聚焦通用航空、安全应急、文旅、苔子茶、食品医药等五大重点产业。
新时代“艺术乡建”的浙江实践
近年来,浙江省持续深入挖掘乡村特色文化资源,积极引导社会文艺力量和艺术家参与美丽乡村建设。“艺术乡建”已从早期的“星星之火”形成“燎原之势”,推动形成了“人在村中走,恍若画中游”的发展局面。
“党建+网格化+数字化”建设为起点,赋能乡村振兴
长岭县围绕乡村振兴目标任务,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工作中心,坚持以网格化管理和精细化服务理念为引领,以构建条块结合、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驻共建的党建机制和格局为重点,以基层网格为管理单位,以多元参与为组织形式,以信息化手段为技术支撑,坚持因地制宜、务实管用、以人为本、统筹协调的原则,积极探索实施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党建网格化管理工作模式,不断提升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创新社会管理、服务居民群众、维护社会稳定的能力和水平,努力实现党员作用更突出、资源配置更合理、社会管理更高效、公共服务更便捷、党群关系更
民政部 国家乡村振兴局关于印发《全国性社会组织、东部省(直辖市)社会组织与 160个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结对帮扶名单》的通知
各东部省(直辖市)民政、乡村振兴(协作)部门要将结对帮扶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精心组织、主动作为、力求实效,主动做好动员引导、沟通协调和服务保障工作。
云南镇雄:实施“四项工程”赋能乡村振兴
近年来,云南昭通镇雄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实施全民议事、村干部外出实训、百名大学生进乡村、集体经济强村“四项工程”,扎实有序做好乡村发展、乡村建设重点工作,推动组织效能转化为乡村发展动能。
农业农村部办公厅 体育总局办公厅关于举办全国和美乡村篮球大赛(村BA)的通知
展示新时代农民风采,展现乡村风貌,引领乡村风尚,营造全社会关心关注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的浓厚氛围,助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
正确处理“四个关系”,当好乡村振兴一线战斗员
当前,全国各地陆续完成新一轮乡村振兴驻村轮换工作,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新选派驻村干部必须正确处理好“四个关系”,及时调整心态,迅速融入工作,加快转变角色,当好乡村振兴一线战斗员。
中央宣传部办公厅 农业农村部办公厅 国家乡村振兴局综合司关于开展2023“新时代乡村阅读季”活动的通知
弘扬伟大建党精神,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精神血脉,凝聚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精神力量和必胜信心,推动乡村振兴取得新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迈出新步伐。
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 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关于印发《乡村文化和旅游带头人支持项目实施方案(2023—2025年)》的通知
围绕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培养支持一批思想政治素质好、道德品行好、带富能力强、协调能力强,扎根乡村、服务群众、引领一方、带动一片的乡村文化和旅游带头人。
湖南辰溪:“六自”模式谱新篇 和美乡村入画来
柿溪乡麻溪自然村积极探索“自组织、自规划、自筹资、自建设、自宣传、自维护”的“六自”模式,走出了一条突出农民主体地位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新路子。
以“轮战”姿态接过驻村“接力棒”
当前,乡村振兴驻村工作组“两年”期已到,纷纷到了“轮换”阶段。根据要求,个人有意愿回原单位的,原则上都要进行“轮换”。新一轮驻村干部选派中,要在人选上从严把关,健全衔接机制,从严考核评价,真正把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优秀干部派下去,接过驻村“接力棒”,以“轮战”姿态推动乡村振兴,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四川金川:创新“数字乡村.防返贫监测与帮扶”APP数字平台
探索建立“数字乡村.防返贫监测与帮扶”APP数字平台,织密织牢防止规模性返贫的监测预警和帮扶网络。
“双轮”驱动品牌建设 让“湘品”更具生机活力
湖南应实施打造公用品牌为“金字塔身”、企业品牌为“金字塔尖”的双轮驱动战略,加强企业产品的标准化、工业化;加大科技创新,围绕高质量目标,突出产品核心竞争力,挖掘核心产地文化遗产及内涵,实现文化与科技、产业融合,实现湖南从农产品生产大省到农业品牌强省的转变。
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 教育部办公厅 自然资源部办公厅 农业农村部办公厅 国家乡村振兴局综合司 关于开展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试点的通知
开展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试点,是强化以城带乡、城乡互促,推动乡村人文资源和自然资源有效保护利用的有力举措;是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贯通产加销、融合农文旅的重要工程;是传承发展农耕文明,激发优秀乡土文化活力的具体行动。
筑牢红色引擎 发展乡村旅游 ——禄丰市彩云镇竹溪村打造乡村振兴示范点的探索与实践
竹溪村位于禄丰市彩云镇东部,距镇行政中心所在地7公里,东与恐龙山镇接壤,南邻彩云村委会,距禄丰市城区60公里。全村辖8个村民小组,主要居住有彝、汉、回、苗等民族,是一个多民族聚居村,2020年末,共有254户1070人。全村国土面积30.71平方公里,有耕地1793亩,人均耕地1.68亩;林地30793亩;平均海拔1340米,年平均气温17.8℃,年降水量约637.7毫米。星宿江(彩云段)流经全村7个小组,星宿江(竹溪段)水清、岸绿、景美,竹溪两岸十里竹林犹如蜿蜒的竹海玉带,沿线碧水青峰、翠竹倒影、牧童悠
党恒:乡村振兴品牌建设十大策略思路
近日,著名品牌专家党恒接受了本媒体的专访,分享了他对于乡村振兴品牌建设的见解。橙色品牌(深圳)集团有限公司创始人党恒先生是我国著名品牌策划师,对国际国内营销策划的趋势、特点、核心价值及应用策略都具有独到的见解,擅长战略规划、顶层规划、品牌包装、品牌营销、品牌证券化等领域,助力合作伙伴实现从战略到战术、从营销到传播、从创意到流行、从管理到文化、从设计到公关的“全程型”飞跃,现阶段专注于乡村振兴品牌建设领域。
夯实三农事业基本盘 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
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
千年鱼河峁 耕读文化镇——鱼河峁镇暨峁岔上乡村振兴社会发展调查报告
高油高产大豆拓展“新赛道” 有利于国产大豆价格企稳回升
陕西紫阳:建立五大体系 建设“山地版”和美乡村
重庆酉阳县: “穿透式”管好帮扶项目资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