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田阳:科学两化管理 守牢返贫防线
2024年以来,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进程中,百色市田阳区全面推广“线上网络化、线下网格化”工作模式,一手加强线上部门数据比对预警,一手加强线下网格走访排查,有效提高防止返贫致贫监测帮扶工作效率,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全区防返贫整体工作得到提质增效。
“线上网络化”做到七个“细化”。一是数据汇集全量化,打下扎实工作基础。在采集辖区内全农数据信息、形成全量数据库的基础上,全年核实更新全区在册85567户农户所有信息,为进一步完善“线上网络化”打下扎实数据基础。二是申报环节便捷化,引导农户自主申报。引导因病因灾因意外事故导致生活出现严重困难的农户直接扫描“广西防返贫监测e申请”二维码进行自主申报,2024年以来,全区在平台新增农户自主申报信息250条,通过自主申报纳入14户。三是预警环节信息化,提高排查工作效率。2024年全区开展12批次数据共享比对,全年下发预警信息15759条,新纳入监测对象中通过部门风险预警信息发现纳入的有225户774人,通过重大事故防止返贫监测快速预警机制纳入的有4户11人。四是程序环节无纸化,缩短审批程序时长。在识别纳入和风险消除环节推行无纸化审批,有效缩短业务流转时间,监测对象户均识别认定平均时长缩短4.5天,全区目前已通过“无纸化审批”纳入监测332户,消除风险250户。五是帮扶环节智能化,提高帮扶工作质量。在帮扶环节推行“智能化”措施匹配,系统根据帮扶对象风险类型、劳动力状况等信息智能匹配疑似可享受政策,推荐帮扶干部帮助办理,提高政策有效性。六是数据分析自动化,提升统计数据质量。依靠平台数据自动进行统计分析,根据逻辑规则自动筛查推送疑似问题数据,统筹乡、村两级人员及时核实核准进行修改,提高数据质量。七是档案管理电子化,减轻基层工作负担。对新识别和消除风险监测对象,通过“无纸化审批”模块建立一户一档电子档案,无需在线下储存纸质材料,减轻基层工作负担。
“线下网格化”做到四个“强化”。一是强化网格责任落实。区、乡镇、村纵向设置四级网格长,由区主要领导、区分管领导、乡镇主要领导、村支书或第一书记担任,一到四级网格长共设置180人,负责统筹各级总体工作,确保工作落实到位。二是强化网格顺畅连接。为确保网格连接顺畅,在三级网格长和四级网格长之间设立网格指导员,由乡镇挂村领导担任,负责直接对接三级网格长,指导四级网格员,目前全区共设置有90名网格指导员。三是强化网络工作落实。区、乡镇、村领导干部在健全的网格体系中找准定位、各司其职、发挥作用,保障全区防止返贫监测工作紧密有序开展。四是强化网格工作质效。定期组织开展培训会,对各村(社区)驻村工作队、村“两委”干部、防止返贫监测信息员和协理员等基层工作人员开展业务培训,准确把握工作要求,提高业务水平,确保全区防止返贫监测工作保持高质高效运转。
“两化”防返贫做到四个“精准”。一是精准制定。建立“乡镇+行业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定期研判,优化调整帮扶计划,确保制定措施精准有效。二是精准监测。强化行业数据信息共享共用,定期对帮扶成效进行监测评估,对帮扶措施无法落实或成效不明显的及时调整,督促帮扶措施落细落实。三是精准管理。将监测对象风险等级分为红、黄两级,精准管理,红级风险户每月开展一次联合研判,黄级风险户每季度开展一次联合研判。四是精准帮扶。建立“普惠、专项、社会救助”三重政策保障体系,对监测对象根据家庭情况分类实施产业、就业、兜底等全面保障措施。2024年,全区所有监测对象均已落实针对性帮扶措施,有劳动能力的监测对象已落实开发式帮扶,户均帮扶措施达5.03条。(作者单位:黄国顺、百色市田阳区委宣传部,凌婷婷、百色市田阳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指挥部)
广西田阳:科学两化管理 守牢返贫防线
时间:2025-02-20 09:48:56
来源:中国乡村振兴网
作者:黄国顺 凌婷婷
2024年以来,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进程中,百色市田阳区全面推广“线上网络化、线下网格化”工作模式,一手加强线上部门数据比对预警,一手加强线下网格走访排查,有效提高防止返贫致贫监测帮扶工作效率,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全区防返贫整体工作得到提质增效。
“线上网络化”做到七个“细化”。一是数据汇集全量化,打下扎实工作基础。在采集辖区内全农数据信息、形成全量数据库的基础上,全年核实更新全区在册85567户农户所有信息,为进一步完善“线上网络化”打下扎实数据基础。二是申报环节便捷化,引导农户自主申报。引导因病因灾因意外事故导致生活出现严重困难的农户直接扫描“广西防返贫监测e申请”二维码进行自主申报,2024年以来,全区在平台新增农户自主申报信息250条,通过自主申报纳入14户。三是预警环节信息化,提高排查工作效率。2024年全区开展12批次数据共享比对,全年下发预警信息15759条,新纳入监测对象中通过部门风险预警信息发现纳入的有225户774人,通过重大事故防止返贫监测快速预警机制纳入的有4户11人。四是程序环节无纸化,缩短审批程序时长。在识别纳入和风险消除环节推行无纸化审批,有效缩短业务流转时间,监测对象户均识别认定平均时长缩短4.5天,全区目前已通过“无纸化审批”纳入监测332户,消除风险250户。五是帮扶环节智能化,提高帮扶工作质量。在帮扶环节推行“智能化”措施匹配,系统根据帮扶对象风险类型、劳动力状况等信息智能匹配疑似可享受政策,推荐帮扶干部帮助办理,提高政策有效性。六是数据分析自动化,提升统计数据质量。依靠平台数据自动进行统计分析,根据逻辑规则自动筛查推送疑似问题数据,统筹乡、村两级人员及时核实核准进行修改,提高数据质量。七是档案管理电子化,减轻基层工作负担。对新识别和消除风险监测对象,通过“无纸化审批”模块建立一户一档电子档案,无需在线下储存纸质材料,减轻基层工作负担。
“线下网格化”做到四个“强化”。一是强化网格责任落实。区、乡镇、村纵向设置四级网格长,由区主要领导、区分管领导、乡镇主要领导、村支书或第一书记担任,一到四级网格长共设置180人,负责统筹各级总体工作,确保工作落实到位。二是强化网格顺畅连接。为确保网格连接顺畅,在三级网格长和四级网格长之间设立网格指导员,由乡镇挂村领导担任,负责直接对接三级网格长,指导四级网格员,目前全区共设置有90名网格指导员。三是强化网络工作落实。区、乡镇、村领导干部在健全的网格体系中找准定位、各司其职、发挥作用,保障全区防止返贫监测工作紧密有序开展。四是强化网格工作质效。定期组织开展培训会,对各村(社区)驻村工作队、村“两委”干部、防止返贫监测信息员和协理员等基层工作人员开展业务培训,准确把握工作要求,提高业务水平,确保全区防止返贫监测工作保持高质高效运转。
“两化”防返贫做到四个“精准”。一是精准制定。建立“乡镇+行业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定期研判,优化调整帮扶计划,确保制定措施精准有效。二是精准监测。强化行业数据信息共享共用,定期对帮扶成效进行监测评估,对帮扶措施无法落实或成效不明显的及时调整,督促帮扶措施落细落实。三是精准管理。将监测对象风险等级分为红、黄两级,精准管理,红级风险户每月开展一次联合研判,黄级风险户每季度开展一次联合研判。四是精准帮扶。建立“普惠、专项、社会救助”三重政策保障体系,对监测对象根据家庭情况分类实施产业、就业、兜底等全面保障措施。2024年,全区所有监测对象均已落实针对性帮扶措施,有劳动能力的监测对象已落实开发式帮扶,户均帮扶措施达5.03条。(作者单位:黄国顺、百色市田阳区委宣传部,凌婷婷、百色市田阳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指挥部)
总监审:姚卜成
监 审:韩世雄
责任编辑:朱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