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全南:推动农业生产“大托管” 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江西省全南县积极探索“四条路径”,加快“四个转变”,着力构建集农业生产、加工、销售、品牌打造为一体的“大托管”服务体系,聚力推动农事服务改革,破解联农带农难点、堵点问题,进一步推动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当好“田保姆”——服务“小单项”变“大综合”
改变以往农事服务“农民要什么,临时凑什么”的“被动式”工作局限,精心组建育秧、翻耕、插秧、飞防、机收、烘干等多支作业服务队,为农户和各类农业经营主体提供集“育、耕、种、管、收、烘、储、加、售”于一体的农业生产综合性、系统化、“一条龙”农事服务。以农业大招商为契机,引进1500余万元社会资本,因地制宜盘活闲置厂棚,在中寨乡玉舍村高标准建成省级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服务中心A类示范中心——科丰综合农事服务中心。采取“整分结合”方式,开展“订单式”精准服务,推出不同服务“套餐”,农民可以按需选择生产环节。
升级“田装备”——耕种“粗放型”变“集约型”
加快土地流转,并在此基础上,购置拖拉机、旋耕机、插秧机、收割机、无人机等近农机(具),改变原有“家庭式”“人工式”费时费力耕种模式,实现生产“全程机械化”,同时设备租赁费用普遍低于市场价格10-20元/亩,大大提升了种植效率,节约了种植成本。建成烘干中心7个、日烘干能力达455吨,建成水稻机械化育秧中心6个、单季育秧能力达27000亩,其中有4个育秧中心为社会资金自筹建设,经营主体经营活力更足,发展实力和带动能力更强,推动粮食产业全环节、全链条、全生命周期托管服务。通过“全程机械”运作和“抱团发展”模式,农户亩均降低成本100元以上,让种植户真正感受到实惠。
引来“田秀才”——农事“门外汉”变“土专家”
注重“小切口”“实用型”人才引育,依托各农事服务中心平台,通过“周末专家”“能手集会”等形式,柔性引进种粮专家、能手和农事服务各环节“田秀才”“土专家”,以及种植大户落户全南,引导农民改变“大水漫灌”“靠天吃饭”“一人一锄一亩地”老方法、旧模式,采取精细化、科学化种植方式,整体提升全县农作物种植水平。建立常态化培训工作机制,举办农业(农机)技术培训,手把手、面对面教授先进经验和技术;通过“水稻机收减损技能大比武”,进一步提高收割机收手的技术,2023年共培训、考核农机驾驶员81人、发证人数81人。
做活“田经济”——农民“吃得饱”变“吃得好”
选取中寨乡中寨村和金龙镇水口村为试点村,采取多种方式发展农村产业、增加就业岗位,变农民增收致富“羊肠小道”为“康庄大道”,让农民的“钱袋子”鼓起来,生活好起来。
“整村对接”转农田,农户得租金。将整村土地“打包”流转,有效解决土地“分散化、碎片化”难题。2023年通过“农事服务中心+村集体+种植大户”三方合作,中寨乡中寨村累计承租土地约1000亩,农户土地流转收益达86万余元。
“就近用工”供岗位,农户赚工资。金龙镇水口村引进江西自然之星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发展富硒水稻和有机蔬菜产业,年产值达4380余万元,可提供300个稳定就业岗位,实现本地居民在家门口就能上班。
“产销对接”卖农产,农户增收益。中寨乡中寨村依托农事服务中心,大力发展订单种植,2023年累计收到富硒水稻订单800亩;创办“美寨农鲜”品牌,累计收到大米订单10万斤,可实现增收35万元。位于金龙镇水口村的江西自然之星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拥有有机蔬菜产品21个,公司所有产品全部精选包装,全程冷链贮藏运输,在山姆会员店、家乐福等高端商超品牌化销售。
“打包出租”强联合,乡村创收入。乡村两级以土地和乡村振兴产业项目固定资产入股农事服务中心建设,年创收预计可达24万元,全部投入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产业再生产。
江西全南:推动农业生产“大托管” 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时间:2024-11-18 14:02:53
来源:中国乡村振兴网
作者:李兆伟
江西省全南县积极探索“四条路径”,加快“四个转变”,着力构建集农业生产、加工、销售、品牌打造为一体的“大托管”服务体系,聚力推动农事服务改革,破解联农带农难点、堵点问题,进一步推动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当好“田保姆”——服务“小单项”变“大综合”
改变以往农事服务“农民要什么,临时凑什么”的“被动式”工作局限,精心组建育秧、翻耕、插秧、飞防、机收、烘干等多支作业服务队,为农户和各类农业经营主体提供集“育、耕、种、管、收、烘、储、加、售”于一体的农业生产综合性、系统化、“一条龙”农事服务。以农业大招商为契机,引进1500余万元社会资本,因地制宜盘活闲置厂棚,在中寨乡玉舍村高标准建成省级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服务中心A类示范中心——科丰综合农事服务中心。采取“整分结合”方式,开展“订单式”精准服务,推出不同服务“套餐”,农民可以按需选择生产环节。
升级“田装备”——耕种“粗放型”变“集约型”
加快土地流转,并在此基础上,购置拖拉机、旋耕机、插秧机、收割机、无人机等近农机(具),改变原有“家庭式”“人工式”费时费力耕种模式,实现生产“全程机械化”,同时设备租赁费用普遍低于市场价格10-20元/亩,大大提升了种植效率,节约了种植成本。建成烘干中心7个、日烘干能力达455吨,建成水稻机械化育秧中心6个、单季育秧能力达27000亩,其中有4个育秧中心为社会资金自筹建设,经营主体经营活力更足,发展实力和带动能力更强,推动粮食产业全环节、全链条、全生命周期托管服务。通过“全程机械”运作和“抱团发展”模式,农户亩均降低成本100元以上,让种植户真正感受到实惠。
引来“田秀才”——农事“门外汉”变“土专家”
注重“小切口”“实用型”人才引育,依托各农事服务中心平台,通过“周末专家”“能手集会”等形式,柔性引进种粮专家、能手和农事服务各环节“田秀才”“土专家”,以及种植大户落户全南,引导农民改变“大水漫灌”“靠天吃饭”“一人一锄一亩地”老方法、旧模式,采取精细化、科学化种植方式,整体提升全县农作物种植水平。建立常态化培训工作机制,举办农业(农机)技术培训,手把手、面对面教授先进经验和技术;通过“水稻机收减损技能大比武”,进一步提高收割机收手的技术,2023年共培训、考核农机驾驶员81人、发证人数81人。
做活“田经济”——农民“吃得饱”变“吃得好”
选取中寨乡中寨村和金龙镇水口村为试点村,采取多种方式发展农村产业、增加就业岗位,变农民增收致富“羊肠小道”为“康庄大道”,让农民的“钱袋子”鼓起来,生活好起来。
“整村对接”转农田,农户得租金。将整村土地“打包”流转,有效解决土地“分散化、碎片化”难题。2023年通过“农事服务中心+村集体+种植大户”三方合作,中寨乡中寨村累计承租土地约1000亩,农户土地流转收益达86万余元。
“就近用工”供岗位,农户赚工资。金龙镇水口村引进江西自然之星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发展富硒水稻和有机蔬菜产业,年产值达4380余万元,可提供300个稳定就业岗位,实现本地居民在家门口就能上班。
“产销对接”卖农产,农户增收益。中寨乡中寨村依托农事服务中心,大力发展订单种植,2023年累计收到富硒水稻订单800亩;创办“美寨农鲜”品牌,累计收到大米订单10万斤,可实现增收35万元。位于金龙镇水口村的江西自然之星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拥有有机蔬菜产品21个,公司所有产品全部精选包装,全程冷链贮藏运输,在山姆会员店、家乐福等高端商超品牌化销售。
“打包出租”强联合,乡村创收入。乡村两级以土地和乡村振兴产业项目固定资产入股农事服务中心建设,年创收预计可达24万元,全部投入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产业再生产。
总监审:姚卜成
监 审:韩世雄
责任编辑:朱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