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隆安县:为搬迁群众幸福“积分”
走进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隆安县震东社区,印有“吃水不忘挖井人,幸福不忘党的恩”的同心主题标识牌吸引着过往行人的目光;小区内路面干净整洁、公益宣传景观小品清新醒目、各项设施完好、花园郁郁葱葱,处处洋溢着文明的气息。
隆安县震东社区共安置来自9个乡镇的搬迁户5847户24423人。为推动安置区融入县城一体化发展、破解社区治理难题,尽快让2.4万搬迁群众实现“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为了让搬迁群众从“旁观者”向“参与者”转变,震东社区探索出一套积分制管理模式,潜移默化地改变着搬迁群众“等靠要”的思想,培育出了新时代文明新风,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进网格、进小区、进楼栋,促进各族群众广泛交往交流交融。
震东社区工作人员为群众办理低保业务。
“积分+自治”,筑起干群“连心桥”
午后,震东社区的“感恩超市”内,楼栋单元长周爱秋站在柜台旁,认真听着“感恩超市”工作人员为她总结志愿服务加分情况:参加社区志愿服务积10分,组织居民开展文艺表演积20分……随着积分数越来越高,周爱秋的笑意也越来越浓:“自从我当上楼栋长,总想给社区多做点贡献,不能辜负大家对我的信任,这些爱心积分就是最好的证明。”
震东社区所管辖的三个安置小区,共有43栋楼、78个单元,常住人口4000多户、1.5万人。该社区搬迁群众来自不同乡镇,人员结构较为复杂,要解决的问题也比较多。为此,震东社区探索建立“组织发动、党员带动、积分促动”工作机制,通过落实楼栋单元长责任制,把派驻干部、“两委”干部、网格员包干到每一栋楼、每一单元,将积分管理、政策宣传、防贫监测、就业帮扶和矛盾纠纷调解等工作下沉到楼栋一线,打通社区治理“神经末梢”,以便第一时间收集到问题信息和反馈意见,并快速进行处理。
为更好激发村民自治的潜力,震东社区还发挥积分制“指挥棒”作用,组建由干警、党员、居民骨干等110人组成的警民联防队,全天候开展安全巡查、法治教育引导,及时处理发现的治安、纠纷、扰民等问题66个,并通过积分超市等方式鼓励正向行为,塑造民族团结、睦邻友好的社区氛围。
“每天都有居民来兑积分,社区就安排专职人员负责积分卡发放、积分申报和登记,以及物品补充和清点等事项。”“感恩超市”负责人马小盈介绍。
为确保积分超市运行规范,震东社区建立“基础分+奖励加分+负面扣分”评分机制,共划分为政策宣讲、道德风尚、遵纪守法、公益行动、文明习惯、勤劳致富等6大类14条,引导居民参加各类志愿服务“赚”积分。在完善可持续发展方面,采取财政投入、帮扶支持、集体经济补充、社会捐助、社区自筹等物资筹措方式,保障积分超市物资储备充足。
截至目前,震东社区共发放积分卡约6000张,已有3000余户居民参与到积分兑换活动中来,已兑换积分28万份,社区呈现了居民手足相亲、守望相助、互嵌共居、团结友爱的良好局面。社区先后获评“首批全国脱贫攻坚考察点”“全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村级实践交流基地”“全国最佳志愿服务区”“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自治区先进基层党组织”“广西群防群治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
“积分+就业”,延伸富民“价值链”
每天清晨5点,天刚蒙蒙亮,震东社区“小梁送工”服务队队员便麻利地招呼务工居民签到,并向他们交代工作注意事项。在工作人员的指引下,一批批居民乘上停靠在“小梁送工”零工市场门前的公交车,分赴隆安县各农业基地开启一天的工作。
“小梁送工”的“小梁”是隆安县震东社区就业服务站站长梁佳。“搬迁群众搬出来以后,最关心的就是在县城能不能找到工作、有没有合适的工作。”梁佳说。
为解决社区部分大龄搬迁劳动力因无技能、学历低等因素导致进厂就业难等问题,梁佳带领社区就业服务团队每天通过现场考察、电话、微信对接县内园区企业、农业基地用工需求,采用服务站信息张贴、广播、居民微信群等方式第一时间发布企业用工信息。居民可以在线上和线下两个渠道报名。服务团队每天整理报名情况并和县人社局、县汽车站进行对接,按照报名人数租定车辆。次日清晨,按实际签到人数,服务团队将工人送至基地和工厂。
在“小梁送工”的每一个环节,我们都能看到社区工作者的身影。为激发社区工作者积极参与就业服务,让更多搬迁群众享受到更优质的就业培训和就业服务,社区也将积分制引入就业服务团队的管理之中。
“上次带领留守女性参加裁缝技能培训,学习效果很好,大家对我的工作很满意,我也获得了20积分呢!”周爱秋说。
震东社区将积分制贯穿于就业服务,鼓励党员干部牵头,带领搬迁群众学习专业技术,学习结束后按照学习成果、群众满意度奖励积分,以此激励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促进群众高质量充分就业。
对于积极参与就业的居民,社区也给予积分奖励。
“现在社区鼓励我们去工作,一边上班也能一边照顾孩子,每做满一个月还得积分,哪怕只是挣到一包盐、一支牙膏,我也很高兴。”到社区周边的创业园区上班的居民李玲玉说。
目前,共有40多家企业、农业基地与社区达成用工合作协议。“小梁送工”服务模式不仅帮助搬迁劳动力解决就业难题,也如及时雨般缓解了基地用工旺季工人紧缺的问题。自2020年3月至2024年7月底,“小梁送工”累计送工1860批、14.3万人次到企业、基地务工,累计帮助搬迁劳动力增加收入1780万元。
震东社区“三月三”民俗文化活动现场。
“积分+服务”,共建和美“新家园”
8个志愿服务队伍、2200多名志愿者、290场次志愿服务主题活动,3.54万人次受益……
群众在哪里,志愿服务就延伸到哪里。近年来,震东社区以“党建红”引领“志愿红”,把积分制融入志愿服务,以居民需求为导向,依据专业特长、服务时段、身体条件等要素,组建就业服务、环保服务、扶老扶弱服务、政策宣讲服务、爱心服务、文化服务、法律服务、平安服务等8个专业志愿服务队,通过常态化志愿服务活动把“我为群众办实事”做深、做细、做到位。为困难家庭子女、独居老人、高龄老人、失能老人、精神病人等特殊群体1310人提供慰问关爱保障服务;开展假期公益课堂、义诊服务、爱心义剪进社区等活动136场次。
“以前刚搬出来的时候,大家对这里的生活环境和邻居都很陌生,通过参加公益活动,认识的人越来越多,拉近了邻居之间的距离,大家更像亲人了。”居民陆雪琼是社区楼栋单元长,经常带领本单元的居民通过参与卫生保洁、治安巡逻、文艺演出等“赚”积分, “积分对我们而言是动力,更是认可。”
除了志愿服务,震东社区还将“积分制”与文化服务、公益活动关联起来。如以“三月三”、端午节、“那”文化旅游节、“六月六”等民族特色节日为载体,开展制作五色糯米饭、唱山歌、文艺表演、趣味竞技等活动;围绕“一老一小”,依托隆安县长者食堂、四点半公益课堂、“蚕豆桑榆共富工坊”等载体,落实公益岗、引进手工加工岗位等。在活动结束后,震东社区会根据居民参与度及其活动表现的具体情况,给予5—20分的奖励积分,就这样,震东社区的居民们积极走出家门,参与到社区文化活动、公益行动中来。
帮助农村妇女、特殊群体和老年人共1380人解决了就业问题……
震东社区党委副书记覃雨湘说:“每年年底,我们会选出年度积分较高的群众,在同等条件下推荐评优评先”。
2023年,震东社区评选出文明家庭、最美家庭、最美媳妇、最美单元长等先进典型220人,现场授予荣誉证书、奖励金和额外积分,以先进榜样影响力引领居民文明向善、感恩奋进。
下一步,震东社区将持续以积分制管理为抓手,着力将“开渠引水”和“开源节流”并重,集好管好用好积分。同时,激励搬迁群众积极参与社区建设,进一步激发群众的内生动力,不断提升社区治理效能,为推动安置区融入新型城镇化实现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作者单位:广西南宁市隆安县震东社区)
广西隆安县:为搬迁群众幸福“积分”
时间:2024-11-09 17:50:59
来源:《中国乡村振兴》杂志2024年20期
作者:黎华琴
走进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隆安县震东社区,印有“吃水不忘挖井人,幸福不忘党的恩”的同心主题标识牌吸引着过往行人的目光;小区内路面干净整洁、公益宣传景观小品清新醒目、各项设施完好、花园郁郁葱葱,处处洋溢着文明的气息。
隆安县震东社区共安置来自9个乡镇的搬迁户5847户24423人。为推动安置区融入县城一体化发展、破解社区治理难题,尽快让2.4万搬迁群众实现“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为了让搬迁群众从“旁观者”向“参与者”转变,震东社区探索出一套积分制管理模式,潜移默化地改变着搬迁群众“等靠要”的思想,培育出了新时代文明新风,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进网格、进小区、进楼栋,促进各族群众广泛交往交流交融。
震东社区工作人员为群众办理低保业务。
“积分+自治”,筑起干群“连心桥”
午后,震东社区的“感恩超市”内,楼栋单元长周爱秋站在柜台旁,认真听着“感恩超市”工作人员为她总结志愿服务加分情况:参加社区志愿服务积10分,组织居民开展文艺表演积20分……随着积分数越来越高,周爱秋的笑意也越来越浓:“自从我当上楼栋长,总想给社区多做点贡献,不能辜负大家对我的信任,这些爱心积分就是最好的证明。”
震东社区所管辖的三个安置小区,共有43栋楼、78个单元,常住人口4000多户、1.5万人。该社区搬迁群众来自不同乡镇,人员结构较为复杂,要解决的问题也比较多。为此,震东社区探索建立“组织发动、党员带动、积分促动”工作机制,通过落实楼栋单元长责任制,把派驻干部、“两委”干部、网格员包干到每一栋楼、每一单元,将积分管理、政策宣传、防贫监测、就业帮扶和矛盾纠纷调解等工作下沉到楼栋一线,打通社区治理“神经末梢”,以便第一时间收集到问题信息和反馈意见,并快速进行处理。
为更好激发村民自治的潜力,震东社区还发挥积分制“指挥棒”作用,组建由干警、党员、居民骨干等110人组成的警民联防队,全天候开展安全巡查、法治教育引导,及时处理发现的治安、纠纷、扰民等问题66个,并通过积分超市等方式鼓励正向行为,塑造民族团结、睦邻友好的社区氛围。
“每天都有居民来兑积分,社区就安排专职人员负责积分卡发放、积分申报和登记,以及物品补充和清点等事项。”“感恩超市”负责人马小盈介绍。
为确保积分超市运行规范,震东社区建立“基础分+奖励加分+负面扣分”评分机制,共划分为政策宣讲、道德风尚、遵纪守法、公益行动、文明习惯、勤劳致富等6大类14条,引导居民参加各类志愿服务“赚”积分。在完善可持续发展方面,采取财政投入、帮扶支持、集体经济补充、社会捐助、社区自筹等物资筹措方式,保障积分超市物资储备充足。
截至目前,震东社区共发放积分卡约6000张,已有3000余户居民参与到积分兑换活动中来,已兑换积分28万份,社区呈现了居民手足相亲、守望相助、互嵌共居、团结友爱的良好局面。社区先后获评“首批全国脱贫攻坚考察点”“全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村级实践交流基地”“全国最佳志愿服务区”“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自治区先进基层党组织”“广西群防群治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
“积分+就业”,延伸富民“价值链”
每天清晨5点,天刚蒙蒙亮,震东社区“小梁送工”服务队队员便麻利地招呼务工居民签到,并向他们交代工作注意事项。在工作人员的指引下,一批批居民乘上停靠在“小梁送工”零工市场门前的公交车,分赴隆安县各农业基地开启一天的工作。
“小梁送工”的“小梁”是隆安县震东社区就业服务站站长梁佳。“搬迁群众搬出来以后,最关心的就是在县城能不能找到工作、有没有合适的工作。”梁佳说。
为解决社区部分大龄搬迁劳动力因无技能、学历低等因素导致进厂就业难等问题,梁佳带领社区就业服务团队每天通过现场考察、电话、微信对接县内园区企业、农业基地用工需求,采用服务站信息张贴、广播、居民微信群等方式第一时间发布企业用工信息。居民可以在线上和线下两个渠道报名。服务团队每天整理报名情况并和县人社局、县汽车站进行对接,按照报名人数租定车辆。次日清晨,按实际签到人数,服务团队将工人送至基地和工厂。
在“小梁送工”的每一个环节,我们都能看到社区工作者的身影。为激发社区工作者积极参与就业服务,让更多搬迁群众享受到更优质的就业培训和就业服务,社区也将积分制引入就业服务团队的管理之中。
“上次带领留守女性参加裁缝技能培训,学习效果很好,大家对我的工作很满意,我也获得了20积分呢!”周爱秋说。
震东社区将积分制贯穿于就业服务,鼓励党员干部牵头,带领搬迁群众学习专业技术,学习结束后按照学习成果、群众满意度奖励积分,以此激励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促进群众高质量充分就业。
对于积极参与就业的居民,社区也给予积分奖励。
“现在社区鼓励我们去工作,一边上班也能一边照顾孩子,每做满一个月还得积分,哪怕只是挣到一包盐、一支牙膏,我也很高兴。”到社区周边的创业园区上班的居民李玲玉说。
目前,共有40多家企业、农业基地与社区达成用工合作协议。“小梁送工”服务模式不仅帮助搬迁劳动力解决就业难题,也如及时雨般缓解了基地用工旺季工人紧缺的问题。自2020年3月至2024年7月底,“小梁送工”累计送工1860批、14.3万人次到企业、基地务工,累计帮助搬迁劳动力增加收入1780万元。
震东社区“三月三”民俗文化活动现场。
“积分+服务”,共建和美“新家园”
8个志愿服务队伍、2200多名志愿者、290场次志愿服务主题活动,3.54万人次受益……
群众在哪里,志愿服务就延伸到哪里。近年来,震东社区以“党建红”引领“志愿红”,把积分制融入志愿服务,以居民需求为导向,依据专业特长、服务时段、身体条件等要素,组建就业服务、环保服务、扶老扶弱服务、政策宣讲服务、爱心服务、文化服务、法律服务、平安服务等8个专业志愿服务队,通过常态化志愿服务活动把“我为群众办实事”做深、做细、做到位。为困难家庭子女、独居老人、高龄老人、失能老人、精神病人等特殊群体1310人提供慰问关爱保障服务;开展假期公益课堂、义诊服务、爱心义剪进社区等活动136场次。
“以前刚搬出来的时候,大家对这里的生活环境和邻居都很陌生,通过参加公益活动,认识的人越来越多,拉近了邻居之间的距离,大家更像亲人了。”居民陆雪琼是社区楼栋单元长,经常带领本单元的居民通过参与卫生保洁、治安巡逻、文艺演出等“赚”积分, “积分对我们而言是动力,更是认可。”
除了志愿服务,震东社区还将“积分制”与文化服务、公益活动关联起来。如以“三月三”、端午节、“那”文化旅游节、“六月六”等民族特色节日为载体,开展制作五色糯米饭、唱山歌、文艺表演、趣味竞技等活动;围绕“一老一小”,依托隆安县长者食堂、四点半公益课堂、“蚕豆桑榆共富工坊”等载体,落实公益岗、引进手工加工岗位等。在活动结束后,震东社区会根据居民参与度及其活动表现的具体情况,给予5—20分的奖励积分,就这样,震东社区的居民们积极走出家门,参与到社区文化活动、公益行动中来。
帮助农村妇女、特殊群体和老年人共1380人解决了就业问题……
震东社区党委副书记覃雨湘说:“每年年底,我们会选出年度积分较高的群众,在同等条件下推荐评优评先”。
2023年,震东社区评选出文明家庭、最美家庭、最美媳妇、最美单元长等先进典型220人,现场授予荣誉证书、奖励金和额外积分,以先进榜样影响力引领居民文明向善、感恩奋进。
下一步,震东社区将持续以积分制管理为抓手,着力将“开渠引水”和“开源节流”并重,集好管好用好积分。同时,激励搬迁群众积极参与社区建设,进一步激发群众的内生动力,不断提升社区治理效能,为推动安置区融入新型城镇化实现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作者单位:广西南宁市隆安县震东社区)
总监审:姚卜成
监 审:韩世雄
责任编辑:朱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