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沅陵莲花池村:学习“千万工程” 护住乡土 留住乡愁 造福乡亲
溪水环绕,枫杨成林,走过古韵十足的木桥,来到具有1000多年历史的沅陵县二酉苗族乡莲花池村。
莲花池村始建于五代时期,如何保留莲花池村传统村落风貌、活化利用各具特色的宅院民居,成为二酉乡政府的重要命题。9月,一场主题为古村落保护与人居环境整治如何有机集合的“屋场会”在这里召开......
一行人在莲花池龙头坎组召开2024年两组“和美村寨”建设屋场会,最终达成一致:学习“千万工程”经验,全力打造“和美村寨”,扎实推动人居环境整治再上新台阶。
保护与发展,活化利用护住乡土
“留住了老房子,留下了我们的根,不止我们村,整个向氏都需要这个地方。”
屋场会上,大家你一言我一语,讨论起来村里今后的发展方向。莲花池村作为传统古村落,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在乡村振兴过程中,即做好古村落的保护与传承又兼顾村内产业发展造福村民,成了至关重要的事。
莲花池古村落遗址位于村西北的龙头山山坡之上,现存古建筑共计14栋,面积2773平方米,村内用本地红砂石铺就南北主通道两条、东西主巷三道。
近年来,莲花池村对村内的古建筑进行了全面普查和登记造册,争取古村落修复保护资金300余万元,对破损严重的古建筑进行了修复和保护。同时,深入挖掘和整理传统民俗文化、农耕文化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因其是中南六省的向氏发源地和土司文化策源地,全国各地向氏朝祖的人络绎不绝,向氏宗亲游和土司文化游发展前景广阔。
在乡村振兴战略的指引下,全村7个组有3个组顺利实现了“和美村寨”打造,龙头坎组、瞿家组列入了2024年全县第一批“和美村寨”打造计划,市委驻村工作队还将筹集资金对余下的雅雀滩组、里马坪组进行“和美村寨”打造。
整治与提升,人居环境美美与共
“一家美,不算美,全村都漂亮了,才是庭美院美乡村美。”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任务,通过一系列有力措施,使村庄面貌焕然一新,使村民的获得感、幸福感显著提升。
该村在人居环境整治过程中,在主干道已全部实现硬化的基础上,对部分道路进行了拓宽,修建了错车道和停车场,确保村民出行便利。同时,道路两侧种植了绿化树木和花草,形成了绿树成荫、花香四溢的乡村美景。
村内建立了完善的垃圾处理体系,实现了垃圾日产日清。同时,通过宣传教育和示范引导,保洁员有效履职,村民逐渐养成了垃圾分类投放的好习惯,有效减少了垃圾污染。为了改善农村水环境,村内大力推广“四格式”改厕,将农户污水引入“四格式”化粪池处理,建设雨水收集管网,实行水雨污分离,经过处理的污水达到排放标准后,再排入河流或用于农田灌溉,有效保护了水资源。
与此同时,村内建设了文化广场、健身设施等公共活动场所,满足了村民休闲娱乐的需求。还配备了医疗室、图书室等便民服务设施,提高了村民的生活品质。
创新与振兴,“产业赋能”造福乡亲
“今年在村里上班,既能照顾老人,也能看顾孩子。”走进沅陵县二酉苗族乡莲花池村蔬菜基地里,本村村民正在采摘蔬菜加工需要用的辣椒。
“当下季节的蔬菜品种主要有南瓜、辣椒等,我们做到四季绿色食品供应不间断。”莲花池村党支部书记向长征介绍,该村利用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积极吸引企业入驻,因地制宜发展蔬菜种植,今年全村蔬菜种植面积达500余亩,使得闲置土地流转有租金,村民就近务工有薪金,村集体入股分红有股金。
通过“支部带动、项目拉动、群众联动”发展路径和“党支部+公司+基地+农户”运行机制,2023年莲花池蔬菜种植产业带动全村户均增收近3000元。
“人心齐,泰山移,发展不能只看口袋里有多少票子。”在保护传承古村落的同时,该村引导村民开展农户“八整洁”和“美家美妇”活动,文明新风吹遍了整个莲花池村。
在全村范围内开展农户“八整洁”活动,动员农户开展“客厅收拾整洁、灶屋清理整洁、厕所清洗整洁、床铺折叠整洁、鞋子摆放整洁、衣物晾晒整洁、院子清扫整洁、杂屋堆放整洁”专项评比活动,通过这一活动,引导村民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生活方式,提升了村庄的整体环境质量。
该村在2023年成功创建市级“美家美妇户”1户,县级“美家美妇户”10户。通过评选表彰一批在环境卫生整治、家庭美德建设等方面表现突出的家庭和妇女,以榜样力量带动更多村民参与到人居环境整治中来。
“千万工程”造就万千美丽乡村,成就万千美丽风景,也让万千乡土文化得到传承与振兴。该村积极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动员群众投工投劳全域建设美丽村寨,整治提升后的美丽人居环境与古色古香的古村落景致相得益彰,成为了湘西地区土司文化的活化石与中国南方古村落保护与振兴的典范之一。莲花池村凭借着自身的文化优势获批了中国传统村落、省级历史文化名村、省级乡村振兴示范创建村、市级“和美村庄”,古村落14栋古建筑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湖南沅陵莲花池村:学习“千万工程” 护住乡土 留住乡愁 造福乡亲
时间:2024-09-18 14:06:43
来源:中国乡村振兴网
作者:张艾 瞿云 邓嘉利 向莹
溪水环绕,枫杨成林,走过古韵十足的木桥,来到具有1000多年历史的沅陵县二酉苗族乡莲花池村。
莲花池村始建于五代时期,如何保留莲花池村传统村落风貌、活化利用各具特色的宅院民居,成为二酉乡政府的重要命题。9月,一场主题为古村落保护与人居环境整治如何有机集合的“屋场会”在这里召开......
一行人在莲花池龙头坎组召开2024年两组“和美村寨”建设屋场会,最终达成一致:学习“千万工程”经验,全力打造“和美村寨”,扎实推动人居环境整治再上新台阶。
保护与发展,活化利用护住乡土
“留住了老房子,留下了我们的根,不止我们村,整个向氏都需要这个地方。”
屋场会上,大家你一言我一语,讨论起来村里今后的发展方向。莲花池村作为传统古村落,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在乡村振兴过程中,即做好古村落的保护与传承又兼顾村内产业发展造福村民,成了至关重要的事。
莲花池古村落遗址位于村西北的龙头山山坡之上,现存古建筑共计14栋,面积2773平方米,村内用本地红砂石铺就南北主通道两条、东西主巷三道。
近年来,莲花池村对村内的古建筑进行了全面普查和登记造册,争取古村落修复保护资金300余万元,对破损严重的古建筑进行了修复和保护。同时,深入挖掘和整理传统民俗文化、农耕文化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因其是中南六省的向氏发源地和土司文化策源地,全国各地向氏朝祖的人络绎不绝,向氏宗亲游和土司文化游发展前景广阔。
在乡村振兴战略的指引下,全村7个组有3个组顺利实现了“和美村寨”打造,龙头坎组、瞿家组列入了2024年全县第一批“和美村寨”打造计划,市委驻村工作队还将筹集资金对余下的雅雀滩组、里马坪组进行“和美村寨”打造。
整治与提升,人居环境美美与共
“一家美,不算美,全村都漂亮了,才是庭美院美乡村美。”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任务,通过一系列有力措施,使村庄面貌焕然一新,使村民的获得感、幸福感显著提升。
该村在人居环境整治过程中,在主干道已全部实现硬化的基础上,对部分道路进行了拓宽,修建了错车道和停车场,确保村民出行便利。同时,道路两侧种植了绿化树木和花草,形成了绿树成荫、花香四溢的乡村美景。
村内建立了完善的垃圾处理体系,实现了垃圾日产日清。同时,通过宣传教育和示范引导,保洁员有效履职,村民逐渐养成了垃圾分类投放的好习惯,有效减少了垃圾污染。为了改善农村水环境,村内大力推广“四格式”改厕,将农户污水引入“四格式”化粪池处理,建设雨水收集管网,实行水雨污分离,经过处理的污水达到排放标准后,再排入河流或用于农田灌溉,有效保护了水资源。
与此同时,村内建设了文化广场、健身设施等公共活动场所,满足了村民休闲娱乐的需求。还配备了医疗室、图书室等便民服务设施,提高了村民的生活品质。
创新与振兴,“产业赋能”造福乡亲
“今年在村里上班,既能照顾老人,也能看顾孩子。”走进沅陵县二酉苗族乡莲花池村蔬菜基地里,本村村民正在采摘蔬菜加工需要用的辣椒。
“当下季节的蔬菜品种主要有南瓜、辣椒等,我们做到四季绿色食品供应不间断。”莲花池村党支部书记向长征介绍,该村利用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积极吸引企业入驻,因地制宜发展蔬菜种植,今年全村蔬菜种植面积达500余亩,使得闲置土地流转有租金,村民就近务工有薪金,村集体入股分红有股金。
通过“支部带动、项目拉动、群众联动”发展路径和“党支部+公司+基地+农户”运行机制,2023年莲花池蔬菜种植产业带动全村户均增收近3000元。
“人心齐,泰山移,发展不能只看口袋里有多少票子。”在保护传承古村落的同时,该村引导村民开展农户“八整洁”和“美家美妇”活动,文明新风吹遍了整个莲花池村。
在全村范围内开展农户“八整洁”活动,动员农户开展“客厅收拾整洁、灶屋清理整洁、厕所清洗整洁、床铺折叠整洁、鞋子摆放整洁、衣物晾晒整洁、院子清扫整洁、杂屋堆放整洁”专项评比活动,通过这一活动,引导村民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生活方式,提升了村庄的整体环境质量。
该村在2023年成功创建市级“美家美妇户”1户,县级“美家美妇户”10户。通过评选表彰一批在环境卫生整治、家庭美德建设等方面表现突出的家庭和妇女,以榜样力量带动更多村民参与到人居环境整治中来。
“千万工程”造就万千美丽乡村,成就万千美丽风景,也让万千乡土文化得到传承与振兴。该村积极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动员群众投工投劳全域建设美丽村寨,整治提升后的美丽人居环境与古色古香的古村落景致相得益彰,成为了湘西地区土司文化的活化石与中国南方古村落保护与振兴的典范之一。莲花池村凭借着自身的文化优势获批了中国传统村落、省级历史文化名村、省级乡村振兴示范创建村、市级“和美村庄”,古村落14栋古建筑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总监审:姚卜成
监 审:韩世雄
责任编辑:朱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