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台区: “五字诀”探索帮扶产业发展新模式
近年来,吉林省长春市九台区有序运营帮扶产业项目,将其作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要抓手,探索打造以“高、新、精、细、严”为核心的“五字诀”帮扶产业发展新模式,确保帮扶产业项目稳定运营,全面促进全区脱贫人口持续稳定增收。
长春市九台区东湖街道隆达兴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养殖场。
“高”标准谋划 明确帮扶资金使用方向
九台区在帮扶产业项目谋划上,坚持高起点统筹、高规格谋划、高标准推进的“三高”原则,精准定位适合发展的产业项目,制定科学详细的规划方案,确保项目建设有序推进。
区级高起点统筹。在帮扶产业项目启动之初,九台区委、区政府高起点统筹,组织调度各乡镇(街)做好帮扶产业项目申报工作,在每年的秋季(10月份前)开始着手申报成熟的、能够实施的衔接资金帮扶产业项目,并纳入区级项目库。
乡镇高规格谋划。涉农乡镇(街)对域内拟申报项目所在地的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和市场需求进行深入调研,制定科学合理的帮扶产业发展规划,并完善项目土地审批、可研设计、立项入库等手续。
部门高标准推进。在第二年的年初,由区委农办牵头,组织召开区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会议进行充分论证研讨,精准确定帮扶产业项目资金的使用方向,重点支持具有发展潜力、带动能力强的特色产业。
“新”举措运营 提高项目资产经营效益
九台区在帮扶产业项目运营上,坚持运营模式新、资产分类新、管护办法新的“三新”原则,积极探索适合项目特点的最优运营模式,明确项目主体权利和义务,创新资产管护办法,全面提高项目资产经营效益。
资产运营模式新。对于使用衔接资金形成的帮扶产业项目资产,九台区采取自主经营、租赁经营、合作经营等多种运营模式,确保项目资产运营取得实效;帮扶产业项目实施主体根据项目产权归属、自身特点和市场情况,进一步明确监管和管护责任人,在多种模式中选择最优模式运营,确保资产管护责任全面落地落实。
项目资产分类新。对于公益性资产,通过开发公益岗位解决管护人员不足的问题,并优先安排脱贫人口和监测对象参与管护;对于经营性资产,村集体在签订租赁协议时层层签订管护责任书;对于到户类资产,相关部门通过技术指导加强管理;对于其他经营形式,明确权利义务等内容以确保资产收益。目前,全区56个项目资产纳入村集体,资产原值3993.7万元;33个项目资产划归国有,资产原值14921.937万元。
资产管护办法新。从全面加强衔接资金帮扶项目资产的日常管理和维护入手,确保资产保值增值不流失,从而实现资产运营效率和经济效益双提升。波泥河街道茂林村保鲜库冷冻设备购置项目,建设冷库一座及其配套设施,资产原值349.15万元,2017年以来,村集体指派专人管理维护,年固定收益率达7%以上。
吉林九翔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肉鸡产业园区。
“精”准化管理 确保项目资金安全合规
九台区在帮扶产业项目管理上,坚持资金监管举措精、三级联动台账精、提升行动分类精的“三精”原则,全面加强资金使用和监管,做好资产台账动态管理,精准做好项目分类提升,确保资金安全合规,提高项目可持续发展能力。
资金监管举措精。九台区建立健全资金管理制度,明确资金的来源、使用范围、审批流程和监督机制,确保资金使用的规范性、制度性和透明度;依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对项目资产做到“应纳尽纳”,确保产业项目资产信息完整,形成年度资产登记台账,做到账账相符、账实相符。
三级联动台账精。区、乡、村三级建立了项目资产台账动态管理制度,及时掌握项目进展和资产入账情况,确保产权归属清晰;区级每年至少一次,由农业农村部门牵头,会同审计、财政等部门加强产业项目资金使用和项目运营监管,对调研中发现的问题,及时限期整改,确保不出现资金安全隐患。
提升行动分类精。以帮扶产业项目“四个一批”提升行动为抓手,建立并完善了帮扶产业项目台账,并成立区级调研指导组开展联合检查,对项目分类不精准,措施不得当的项目,组织乡镇(街)进行重新研判分类,精准施策,采取继续合作、村集体经济组织经营、转项等方式提升,确保帮扶产业持续发挥效益。九台区通过精准化分类,健全了88个帮扶产业项目“四个一批”台账,并采取有针对性的改进提升帮扶措施,促进帮扶产业项目持续稳定向好发展。
“细”节化推进 健全产业收益联结机制
九台区在帮扶产业收益上,坚持联农带农细节化、提质增效细微化、收益分配细心化的“三细”原则,建立健全合理的利益联结机制,让脱贫群众充分参与项目建设和运营,确保项目收益能够惠及脱贫群众,实现共同发展。
联农带农细节化。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注重建立健全与脱贫群众的利益联结机制,让脱贫群众通过土地流转、订单收购、务工就业、入股分红等方式参与产业发展,真正分享到产业增值收益;鼓励支持脱贫群众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运用合作社的资金、技术、资源、销售等优势,切实提高市场竞争能力;同时,对有劳动能力的脱贫户开展产业技能培训,提升脱贫群众的生产经营能力,增强农户自我发展的内生动力。
提质增效细微化。九台区坚持市场导向,通过多种方式与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合作提升资产运营管理水平和盈利能力。在资产收益分配方面,经营性资产权属尽可能明确到个人或村集体经济组织,促进村集体和农户增收。
收益分配细心化。帮扶产业项目资产收益重点用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把属于村集体的资产收益用于开发乡村公益岗位、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等,充分激发群众内生动力。2016年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全区帮扶产业项目累计总收益3760万元,累计实现脱贫人口户均增收1.2万元。其中,2023年收益938.2万元,实现全区脱贫人口、监测对象产业帮扶全覆盖。
“严”考核监督 保障帮扶项目实施成效
九台区在帮扶产业项目成效监管上,坚持监督考核机制严、风险监测评估严、实施成效落实严的“三严”原则,建立健全项目监管体系,加强监督检查、社会监督,全面做好风险防控,确保项目规范运行,取得帮扶实效。
监督考核机制严。建立完善监督考核机制,对帮扶产业项目的实施进度、资金使用、资产运营等情况进行定期考核;区纪检监察、审计、财政等部门强化跟踪监测和风险预警,全面做好风险防控。
风险监测评估严。连续三年,对依托企业等生产经营主体实施的单个帮扶产业项目、衔接资金投资规模较大的项目组织开展尽职调查,聘请第三方机构对资金投入企业风险进行评估论证,以确保衔接资金使用安全,项目收益稳定。
实施成效落实严。对项目实施效果好的项目实施主体在帮扶产业项目分红上给予支持,对存在问题的及时督促整改,确保帮扶产业项目达到预期目标;2023年,帮扶产业项目收益全区统筹分配资金366万元,在实施过程中,全部进行差异化补差式分配,确保向帮扶产业项目发展较好的乡镇(街)给予分配倾斜,用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工作,切实提高各乡镇(街)实施帮扶产业项目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作者单位:吉林省长春市九台区乡村振兴服务中心)
九台区: “五字诀”探索帮扶产业发展新模式
时间:2024-09-03 23:07:28
来源:《中国乡村振兴》杂志2024年17期
作者:杨佳英
近年来,吉林省长春市九台区有序运营帮扶产业项目,将其作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要抓手,探索打造以“高、新、精、细、严”为核心的“五字诀”帮扶产业发展新模式,确保帮扶产业项目稳定运营,全面促进全区脱贫人口持续稳定增收。
长春市九台区东湖街道隆达兴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养殖场。
“高”标准谋划 明确帮扶资金使用方向
九台区在帮扶产业项目谋划上,坚持高起点统筹、高规格谋划、高标准推进的“三高”原则,精准定位适合发展的产业项目,制定科学详细的规划方案,确保项目建设有序推进。
区级高起点统筹。在帮扶产业项目启动之初,九台区委、区政府高起点统筹,组织调度各乡镇(街)做好帮扶产业项目申报工作,在每年的秋季(10月份前)开始着手申报成熟的、能够实施的衔接资金帮扶产业项目,并纳入区级项目库。
乡镇高规格谋划。涉农乡镇(街)对域内拟申报项目所在地的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和市场需求进行深入调研,制定科学合理的帮扶产业发展规划,并完善项目土地审批、可研设计、立项入库等手续。
部门高标准推进。在第二年的年初,由区委农办牵头,组织召开区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会议进行充分论证研讨,精准确定帮扶产业项目资金的使用方向,重点支持具有发展潜力、带动能力强的特色产业。
“新”举措运营 提高项目资产经营效益
九台区在帮扶产业项目运营上,坚持运营模式新、资产分类新、管护办法新的“三新”原则,积极探索适合项目特点的最优运营模式,明确项目主体权利和义务,创新资产管护办法,全面提高项目资产经营效益。
资产运营模式新。对于使用衔接资金形成的帮扶产业项目资产,九台区采取自主经营、租赁经营、合作经营等多种运营模式,确保项目资产运营取得实效;帮扶产业项目实施主体根据项目产权归属、自身特点和市场情况,进一步明确监管和管护责任人,在多种模式中选择最优模式运营,确保资产管护责任全面落地落实。
项目资产分类新。对于公益性资产,通过开发公益岗位解决管护人员不足的问题,并优先安排脱贫人口和监测对象参与管护;对于经营性资产,村集体在签订租赁协议时层层签订管护责任书;对于到户类资产,相关部门通过技术指导加强管理;对于其他经营形式,明确权利义务等内容以确保资产收益。目前,全区56个项目资产纳入村集体,资产原值3993.7万元;33个项目资产划归国有,资产原值14921.937万元。
资产管护办法新。从全面加强衔接资金帮扶项目资产的日常管理和维护入手,确保资产保值增值不流失,从而实现资产运营效率和经济效益双提升。波泥河街道茂林村保鲜库冷冻设备购置项目,建设冷库一座及其配套设施,资产原值349.15万元,2017年以来,村集体指派专人管理维护,年固定收益率达7%以上。
吉林九翔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肉鸡产业园区。
“精”准化管理 确保项目资金安全合规
九台区在帮扶产业项目管理上,坚持资金监管举措精、三级联动台账精、提升行动分类精的“三精”原则,全面加强资金使用和监管,做好资产台账动态管理,精准做好项目分类提升,确保资金安全合规,提高项目可持续发展能力。
资金监管举措精。九台区建立健全资金管理制度,明确资金的来源、使用范围、审批流程和监督机制,确保资金使用的规范性、制度性和透明度;依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对项目资产做到“应纳尽纳”,确保产业项目资产信息完整,形成年度资产登记台账,做到账账相符、账实相符。
三级联动台账精。区、乡、村三级建立了项目资产台账动态管理制度,及时掌握项目进展和资产入账情况,确保产权归属清晰;区级每年至少一次,由农业农村部门牵头,会同审计、财政等部门加强产业项目资金使用和项目运营监管,对调研中发现的问题,及时限期整改,确保不出现资金安全隐患。
提升行动分类精。以帮扶产业项目“四个一批”提升行动为抓手,建立并完善了帮扶产业项目台账,并成立区级调研指导组开展联合检查,对项目分类不精准,措施不得当的项目,组织乡镇(街)进行重新研判分类,精准施策,采取继续合作、村集体经济组织经营、转项等方式提升,确保帮扶产业持续发挥效益。九台区通过精准化分类,健全了88个帮扶产业项目“四个一批”台账,并采取有针对性的改进提升帮扶措施,促进帮扶产业项目持续稳定向好发展。
“细”节化推进 健全产业收益联结机制
九台区在帮扶产业收益上,坚持联农带农细节化、提质增效细微化、收益分配细心化的“三细”原则,建立健全合理的利益联结机制,让脱贫群众充分参与项目建设和运营,确保项目收益能够惠及脱贫群众,实现共同发展。
联农带农细节化。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注重建立健全与脱贫群众的利益联结机制,让脱贫群众通过土地流转、订单收购、务工就业、入股分红等方式参与产业发展,真正分享到产业增值收益;鼓励支持脱贫群众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运用合作社的资金、技术、资源、销售等优势,切实提高市场竞争能力;同时,对有劳动能力的脱贫户开展产业技能培训,提升脱贫群众的生产经营能力,增强农户自我发展的内生动力。
提质增效细微化。九台区坚持市场导向,通过多种方式与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合作提升资产运营管理水平和盈利能力。在资产收益分配方面,经营性资产权属尽可能明确到个人或村集体经济组织,促进村集体和农户增收。
收益分配细心化。帮扶产业项目资产收益重点用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把属于村集体的资产收益用于开发乡村公益岗位、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等,充分激发群众内生动力。2016年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全区帮扶产业项目累计总收益3760万元,累计实现脱贫人口户均增收1.2万元。其中,2023年收益938.2万元,实现全区脱贫人口、监测对象产业帮扶全覆盖。
“严”考核监督 保障帮扶项目实施成效
九台区在帮扶产业项目成效监管上,坚持监督考核机制严、风险监测评估严、实施成效落实严的“三严”原则,建立健全项目监管体系,加强监督检查、社会监督,全面做好风险防控,确保项目规范运行,取得帮扶实效。
监督考核机制严。建立完善监督考核机制,对帮扶产业项目的实施进度、资金使用、资产运营等情况进行定期考核;区纪检监察、审计、财政等部门强化跟踪监测和风险预警,全面做好风险防控。
风险监测评估严。连续三年,对依托企业等生产经营主体实施的单个帮扶产业项目、衔接资金投资规模较大的项目组织开展尽职调查,聘请第三方机构对资金投入企业风险进行评估论证,以确保衔接资金使用安全,项目收益稳定。
实施成效落实严。对项目实施效果好的项目实施主体在帮扶产业项目分红上给予支持,对存在问题的及时督促整改,确保帮扶产业项目达到预期目标;2023年,帮扶产业项目收益全区统筹分配资金366万元,在实施过程中,全部进行差异化补差式分配,确保向帮扶产业项目发展较好的乡镇(街)给予分配倾斜,用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工作,切实提高各乡镇(街)实施帮扶产业项目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作者单位:吉林省长春市九台区乡村振兴服务中心)
总监审:姚卜成
监 审:韩世雄
责任编辑:朱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