沽水之源藜麦飘香——中国联通帮扶沽源县发展藜麦产业侧记
沃野翻碧浪,藜麦竞抽穗。7月,河北省张家口市沽源县的藜麦种植基地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发之景。现在,沽源县已成为远近闻名的“中国藜麦产业示范县”。沽源县藜麦产业的蓬勃发展与中国联通在沽源用心、用情、用力开展定点帮扶工作密切相关。
自2002年开始定点帮扶沽源县以来,中国联通相继选派11批挂职干部,累计投入帮扶资金2.89亿元,持续加强党建、产业、消费、网络等帮扶工作,将脱贫攻坚、巩固脱贫成果、乡村振兴与发展当地特色产业相结合,构建了“输血+造血”的持续帮扶长效机制。
22年的帮扶实践中,中国联通逐渐探索出一套“以消费促产业发展,以产业确立帮扶项目”的帮扶模式,助力沽源藜麦产业快速发展。目前,沽源县藜麦种植面积已突破4.5万亩,今年种植面积达8万亩,预计年产值达亿元以上,多渠道带动3000多户农户稳定增收。今年5月,在中国联通帮助下,北麦生态农业有限公司与河北北方学院联合设立沽源藜麦科技小院,培育乡土人才,服务产业发展。
沽源藜麦收获场景。
香飘产业路
沽源县地处河北坝上,是张家口首都水源涵养功能区和生态环境支撑区的重要组成部分,面临着“退水还旱”的产业转型要求。在此形势下,该如何帮扶沽源培育特色产业?这是中国联通定点帮扶沽源县的一道必答题。
“在沽源县发展现代农业,一定要走绿色生态之路,作物抗旱能力要强。”这是中国联通帮扶团队对沽源县资源禀赋、发展趋势等进行充分调研后得出的共识。基于这一共识,中国联通、沽源县政府协调相关高校、企业等开展充分论证、试验,并确定了以“一县一品一产业”的产业帮扶总体思路,重点发展藜麦产业,由龙头企业为主带动贫困户种植、发展壮大藜麦产业,以产业发展助力脱贫攻坚。由此,该县于2018年正式开启了布局发展藜麦产业的新征程。
微风中,沽源县白土窑乡四道营村的北麦生态农业有限公司的万亩种植基地翻起阵阵麦浪。
“真美!”望着眼前的景色,四道营村村民赵树森不禁感叹。此刻,他的心情正如眼前的景色一样美好。因为,在这处万亩藜麦地上也有他家的十亩水浇地。以前,他在这里种莜麦,亩产低、效益差,一亩地才能挣二三百元,后来改种蔬菜,费工费水,收入提高了价格却不稳定。之后,随着县里实施“压采”政策,他的水浇地被压成了旱地。正在他为土地“水改旱”后的产业发展担忧之际,沽源北麦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对村里的土地进行了统一流转。现在,领着土地流转金的赵树森,平时还可以到北麦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务工,旱涝保收。
沽源县北麦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是该县引进的首家藜麦生产加工企业。2018年,该公司投资680万元,在沽源县旧粮库建成藜麦生产加工厂,加工厂有自动化生产线、杂粮分装生产线各一条。
这仅是一个开始。之后,一个个与藜麦产业相关的项目在沽源县迅速落地,带动全县藜麦产业呈现出蓬勃发展之势。2020年,中国联通投资1000万元,在沽源县建设了国内首个藜麦片现代化车间,推动了沽源藜麦产业驶入发展“快车道”。目前,沽源县已逐渐构建起集藜麦研、产、加、销、游等于一体的现代农业发展体系。2023年全县藜麦产业销售额5500万元。
自从中国联通帮沽源县富硒产业孵化研发基地园区建设了总面积为1740平方米的藜麦车间后,当地新上了3条生产线,用于藜麦米、藜麦面粉、藜麦片等的深加工,现在日产量达到了30吨,进一步完善了藜麦的产业链,推进藜麦加工业做精、做细,有效提升了藜麦产业的效能和市场竞争力。
沽源藜麦基地。
香飘科技路
在沽源县闪电河乡石头坑村田间地头,有序行驶的无人驾驶拖拉机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
“这是中国联通帮我们建设数字乡村的一项成果。”石头坑村党支部书记赵艳彬介绍,中国联通发挥自身数字化优势,利用智慧沽源数字乡村平台帮助村里针对性地拓展了智慧生产功能,给当地的藜麦产业插上了智慧之翼。
“科技的力量是无穷的。”赵艳彬说,沽源县的第一亩藜麦就种在石头坑村,得益于数字技术助力,曾经闭塞、落后的石头坑村顺势打造了游学、藜麦、民宿和中草药种植四大产业,现在已成为全县乡村振兴的示范和样板。
正如赵艳彬所说,在沽源藜麦产业发展过程中,科技的力量无处不在。为提升产量,沽源县在白土窑乡四道营村建成高标准藜麦试验田950亩,主要种植冀藜2号、冀藜3号、黑藜等,品种丰富而稳定,亩产平均300多斤;为提升品质,沽源县科学勘测土地,将藜麦园区建设在优质富硒土壤区域;为强化人才支撑,开辟“中国联通助力定点帮扶县网上培训专区”,开通40门线上培训课程,每年拨付培训资金80万元,邀请农业专家累计培训基层干部、致富带头人、技术人员16998人次;为加快沽源智慧农业发展步伐,中国联通实施“智慧沽源”项目,将该县的14个村打造成数字乡村示范点,已覆盖146个村,推出包括智慧大棚、云广播等功能在内的应用产品。
中国联通对沽源的科技帮扶不止于此。2021年,中国联通投入帮扶资金2350万元,持续发挥联通公司技术、信息和资源优势,在基础设施、技术创新、产业融合等方面加强合作帮扶,全面支持沽源“十四五”期间数字化“新基建”战略发展,为沽源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数字化、科技化支持。2022年,中国联通投入帮扶资金3100万元,实施新型智慧城市三期、旅游宣传推广、富硒产品检测站和三类人才的培训。2023年,投入帮扶资金3390万元,实施新型智慧城市四期、电商物流服务中心、人才振兴等项目。
“大家好,我是‘藜麦哥’,今天咱们一起去看看我的藜麦地。”现在,中国联通科技帮扶受益者、石头坑村网红“藜麦哥”张庆军经常走进沽源的藜麦地直播,并乐此不疲。他说:“为了沽源的发展,各方都在出资出力,中国联通专门给咱打造了数字平台,提供了技术培训,作为一名本地青年,我也一定要动起来,争取为沽源打造‘藜麦第一县’添块砖加片瓦!”
香飘品牌路
在京、津、沪等地的一些商超中,“谷麦郎”系列藜麦米、藜麦片、藜麦饼干、藜麦茶等商品十分畅销。近3年,“谷麦郎”销售藜麦产品超1万公斤,销售额超5000多万元。
为帮助沽源县打造“谷麦郎”品牌,中国联通投资近300万元建立农产品溯源系统,为藜麦等农产品建立了电子身份档案,记录生产过程,实现了从田间到餐桌的全程可视化溯源,让消费者放心消费,为打响藜麦品牌、促进流通销售提供了有力保障。2023年,中国联通帮助沽源举办多场线下产品展销会,帮销农产品1231.1万元,进一步扩大了沽源藜麦产品的销路,增强了品牌知名度。
“‘谷麦郎’不仅是一个农产品品牌,更是联通农户致富的‘金手指’。”中国联通选派到沽源县挂职的副县长焦力仕说,中国联通对沽源县的藜麦产业帮扶不仅有效促进了藜麦产业发展还带动群众增收,同时推进了沽源县退水还旱农业结构改革。
品牌是产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曾经,沽源只有藜麦米可售卖,且销量并不乐观。这些年,随着沽源藜麦品牌越叫越响,该县的藜麦产品日益丰富,持续开发出藜麦面条、藜麦花胶等系列产品,并远销海外,为沽源县农产品逐步加快在国际市场的战略布局作出了有益探索。
“品牌的打造并非一日之功。”中国联通的领导高度关注销售问题,多次到沽源县调研帮扶工作,重点部署了藜麦产品销售任务;河北联通公司组织销售团队承接任务、协调落实。依托北京市顺义区消费帮扶采购、联通商城等平台和天猫旗舰店、淘宝店等销售渠道,帮助沽源藜麦构建起线上线下协同互动的销售网络,不断开拓新市场,进一步扩大了沽源藜麦在全国的品牌效应和影响力。
焦力仕表示,未来,该县将继续瞄准藜麦产品特色化、基地标准化、品牌效益化、经营产业化发展目标,持续整合藜麦产业资源,汇集发展合力,全力打造“中国藜麦第一县”品牌效应。
沽水之源藜麦飘香——中国联通帮扶沽源县发展藜麦产业侧记
时间:2024-09-03 22:56:10
来源:《中国乡村振兴》杂志2024年17期
作者:本刊记者 王万亮
沃野翻碧浪,藜麦竞抽穗。7月,河北省张家口市沽源县的藜麦种植基地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发之景。现在,沽源县已成为远近闻名的“中国藜麦产业示范县”。沽源县藜麦产业的蓬勃发展与中国联通在沽源用心、用情、用力开展定点帮扶工作密切相关。
自2002年开始定点帮扶沽源县以来,中国联通相继选派11批挂职干部,累计投入帮扶资金2.89亿元,持续加强党建、产业、消费、网络等帮扶工作,将脱贫攻坚、巩固脱贫成果、乡村振兴与发展当地特色产业相结合,构建了“输血+造血”的持续帮扶长效机制。
22年的帮扶实践中,中国联通逐渐探索出一套“以消费促产业发展,以产业确立帮扶项目”的帮扶模式,助力沽源藜麦产业快速发展。目前,沽源县藜麦种植面积已突破4.5万亩,今年种植面积达8万亩,预计年产值达亿元以上,多渠道带动3000多户农户稳定增收。今年5月,在中国联通帮助下,北麦生态农业有限公司与河北北方学院联合设立沽源藜麦科技小院,培育乡土人才,服务产业发展。
沽源藜麦收获场景。
香飘产业路
沽源县地处河北坝上,是张家口首都水源涵养功能区和生态环境支撑区的重要组成部分,面临着“退水还旱”的产业转型要求。在此形势下,该如何帮扶沽源培育特色产业?这是中国联通定点帮扶沽源县的一道必答题。
“在沽源县发展现代农业,一定要走绿色生态之路,作物抗旱能力要强。”这是中国联通帮扶团队对沽源县资源禀赋、发展趋势等进行充分调研后得出的共识。基于这一共识,中国联通、沽源县政府协调相关高校、企业等开展充分论证、试验,并确定了以“一县一品一产业”的产业帮扶总体思路,重点发展藜麦产业,由龙头企业为主带动贫困户种植、发展壮大藜麦产业,以产业发展助力脱贫攻坚。由此,该县于2018年正式开启了布局发展藜麦产业的新征程。
微风中,沽源县白土窑乡四道营村的北麦生态农业有限公司的万亩种植基地翻起阵阵麦浪。
“真美!”望着眼前的景色,四道营村村民赵树森不禁感叹。此刻,他的心情正如眼前的景色一样美好。因为,在这处万亩藜麦地上也有他家的十亩水浇地。以前,他在这里种莜麦,亩产低、效益差,一亩地才能挣二三百元,后来改种蔬菜,费工费水,收入提高了价格却不稳定。之后,随着县里实施“压采”政策,他的水浇地被压成了旱地。正在他为土地“水改旱”后的产业发展担忧之际,沽源北麦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对村里的土地进行了统一流转。现在,领着土地流转金的赵树森,平时还可以到北麦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务工,旱涝保收。
沽源县北麦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是该县引进的首家藜麦生产加工企业。2018年,该公司投资680万元,在沽源县旧粮库建成藜麦生产加工厂,加工厂有自动化生产线、杂粮分装生产线各一条。
这仅是一个开始。之后,一个个与藜麦产业相关的项目在沽源县迅速落地,带动全县藜麦产业呈现出蓬勃发展之势。2020年,中国联通投资1000万元,在沽源县建设了国内首个藜麦片现代化车间,推动了沽源藜麦产业驶入发展“快车道”。目前,沽源县已逐渐构建起集藜麦研、产、加、销、游等于一体的现代农业发展体系。2023年全县藜麦产业销售额5500万元。
自从中国联通帮沽源县富硒产业孵化研发基地园区建设了总面积为1740平方米的藜麦车间后,当地新上了3条生产线,用于藜麦米、藜麦面粉、藜麦片等的深加工,现在日产量达到了30吨,进一步完善了藜麦的产业链,推进藜麦加工业做精、做细,有效提升了藜麦产业的效能和市场竞争力。
沽源藜麦基地。
香飘科技路
在沽源县闪电河乡石头坑村田间地头,有序行驶的无人驾驶拖拉机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
“这是中国联通帮我们建设数字乡村的一项成果。”石头坑村党支部书记赵艳彬介绍,中国联通发挥自身数字化优势,利用智慧沽源数字乡村平台帮助村里针对性地拓展了智慧生产功能,给当地的藜麦产业插上了智慧之翼。
“科技的力量是无穷的。”赵艳彬说,沽源县的第一亩藜麦就种在石头坑村,得益于数字技术助力,曾经闭塞、落后的石头坑村顺势打造了游学、藜麦、民宿和中草药种植四大产业,现在已成为全县乡村振兴的示范和样板。
正如赵艳彬所说,在沽源藜麦产业发展过程中,科技的力量无处不在。为提升产量,沽源县在白土窑乡四道营村建成高标准藜麦试验田950亩,主要种植冀藜2号、冀藜3号、黑藜等,品种丰富而稳定,亩产平均300多斤;为提升品质,沽源县科学勘测土地,将藜麦园区建设在优质富硒土壤区域;为强化人才支撑,开辟“中国联通助力定点帮扶县网上培训专区”,开通40门线上培训课程,每年拨付培训资金80万元,邀请农业专家累计培训基层干部、致富带头人、技术人员16998人次;为加快沽源智慧农业发展步伐,中国联通实施“智慧沽源”项目,将该县的14个村打造成数字乡村示范点,已覆盖146个村,推出包括智慧大棚、云广播等功能在内的应用产品。
中国联通对沽源的科技帮扶不止于此。2021年,中国联通投入帮扶资金2350万元,持续发挥联通公司技术、信息和资源优势,在基础设施、技术创新、产业融合等方面加强合作帮扶,全面支持沽源“十四五”期间数字化“新基建”战略发展,为沽源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数字化、科技化支持。2022年,中国联通投入帮扶资金3100万元,实施新型智慧城市三期、旅游宣传推广、富硒产品检测站和三类人才的培训。2023年,投入帮扶资金3390万元,实施新型智慧城市四期、电商物流服务中心、人才振兴等项目。
“大家好,我是‘藜麦哥’,今天咱们一起去看看我的藜麦地。”现在,中国联通科技帮扶受益者、石头坑村网红“藜麦哥”张庆军经常走进沽源的藜麦地直播,并乐此不疲。他说:“为了沽源的发展,各方都在出资出力,中国联通专门给咱打造了数字平台,提供了技术培训,作为一名本地青年,我也一定要动起来,争取为沽源打造‘藜麦第一县’添块砖加片瓦!”
香飘品牌路
在京、津、沪等地的一些商超中,“谷麦郎”系列藜麦米、藜麦片、藜麦饼干、藜麦茶等商品十分畅销。近3年,“谷麦郎”销售藜麦产品超1万公斤,销售额超5000多万元。
为帮助沽源县打造“谷麦郎”品牌,中国联通投资近300万元建立农产品溯源系统,为藜麦等农产品建立了电子身份档案,记录生产过程,实现了从田间到餐桌的全程可视化溯源,让消费者放心消费,为打响藜麦品牌、促进流通销售提供了有力保障。2023年,中国联通帮助沽源举办多场线下产品展销会,帮销农产品1231.1万元,进一步扩大了沽源藜麦产品的销路,增强了品牌知名度。
“‘谷麦郎’不仅是一个农产品品牌,更是联通农户致富的‘金手指’。”中国联通选派到沽源县挂职的副县长焦力仕说,中国联通对沽源县的藜麦产业帮扶不仅有效促进了藜麦产业发展还带动群众增收,同时推进了沽源县退水还旱农业结构改革。
品牌是产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曾经,沽源只有藜麦米可售卖,且销量并不乐观。这些年,随着沽源藜麦品牌越叫越响,该县的藜麦产品日益丰富,持续开发出藜麦面条、藜麦花胶等系列产品,并远销海外,为沽源县农产品逐步加快在国际市场的战略布局作出了有益探索。
“品牌的打造并非一日之功。”中国联通的领导高度关注销售问题,多次到沽源县调研帮扶工作,重点部署了藜麦产品销售任务;河北联通公司组织销售团队承接任务、协调落实。依托北京市顺义区消费帮扶采购、联通商城等平台和天猫旗舰店、淘宝店等销售渠道,帮助沽源藜麦构建起线上线下协同互动的销售网络,不断开拓新市场,进一步扩大了沽源藜麦在全国的品牌效应和影响力。
焦力仕表示,未来,该县将继续瞄准藜麦产品特色化、基地标准化、品牌效益化、经营产业化发展目标,持续整合藜麦产业资源,汇集发展合力,全力打造“中国藜麦第一县”品牌效应。
总监审:姚卜成
监 审:韩世雄
责任编辑:朱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