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固拓展脱贫成果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巩固拓展脱贫成果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安徽萧县:鲥鱼养殖旺乡村

时间:2023-11-17 09:05:51来源:中国乡村振兴网作者:吴 帅

冬日暖阳下,笔者走进安徽萧县白土镇欧盘村里的鲥鱼养殖基地,看到数个养殖池里,鲥鱼在水下成群结队地环形游动,时不时跃出水面觅食,又迅速游走。池边,村党总支书记王礼志和养殖技术员林伟东正在查看鲥鱼的生长情况。

“冬季来临,现在池中水深调节在1.5米左右,能有效预防低温天气对鲥鱼造成缺氧的问题。”“按目前市场行情价格平均能达每条鱼能达到60元,这给咱村增收不少。”聊起这个新兴的产业,王礼志和林伟东满心欢喜。

乡村振兴,产业为先。欧盘村曾是萧县的贫困村,经过多年发展,在2020年完成各项脱贫任务。近年来,该村凭借区位优势,不断优化产业结构,确立了文旅、农旅共生循环经济的乡村振兴定位,通过打造鲜食草莓、鲥鱼养殖等新兴产业,逐步走出一条产业兴旺、百姓富裕的乡村振兴之路。

“经过多次论证后,村里在年初通过鲥鱼养殖基地建设方案,目前是皖北地区第一家鲥鱼养殖基地。”王礼志介绍,基地占地约18亩,投资150余万元,首批投放鲥鱼幼苗3万余尾,预计产鱼2.4万尾,实现营收可达120万元。

鲥鱼养殖产业,集科技、高产、生态环保于一体,是现代渔业发展模式的一种创新,如何解决养殖过程中的技术和管理难题?据介绍,欧盘村积极对接市县农业农村部门,联系专业渔业运营公司,通过引进先进设备、转化技术成果、推广良种良法等方式,逐步掌握技术难点和管理难题,为渔业集约化、产业化、高效化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笔者了解到,养殖池即将引进增氧机设备,助力科学养殖鲥鱼。“主要是为了增加池水中的含氧量。”林伟东说,养殖前,先确定合理好的放养密度,我们每个养殖池鱼苗的数量约为9000尾左右。此外,适当增加些氧气,能保证鲥鱼的养殖成活率。管理中,还需要注意对水质的调节和管理,一般秋冬天气在少量饲喂植物性饲料后,每个半个月要换一次水。

在推动鲥鱼养殖产业兴旺的过程中,欧盘村还探索“村集体+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有效拓宽农民增收渠道。“这段时间我在基地务工已挣了几千元元工资,这里活不重,我离家还很近,基地的发展给家里生活带来了很大的改善。”王户查告诉笔者。据了解,王户查在基地务工已经快一年了,通过务工,他在实现了稳定增收的同时,掌握了新知识,学习到多项水产养殖的关键技术,内生发展动力有效提升。

“下一步,村里将加大科技支撑力度,创建特色品牌,拓宽经营渠道,打造集育苗、养殖、销售、研发、试验示范于一体的综合性养殖基地,在促进村里现代渔业产业绿色健康发展同时,为全面助推乡村振兴开创新局面。”王礼志信心满满。

总监审姚卜成
监 审韩世雄
 
责任编辑朱峰
标签区县声音    

安徽萧县:鲥鱼养殖旺乡村

时间:2023-11-17 09:05:51

来源:中国乡村振兴网

作者:吴 帅

冬日暖阳下,笔者走进安徽萧县白土镇欧盘村里的鲥鱼养殖基地,看到数个养殖池里,鲥鱼在水下成群结队地环形游动,时不时跃出水面觅食,又迅速游走。池边,村党总支书记王礼志和养殖技术员林伟东正在查看鲥鱼的生长情况。

“冬季来临,现在池中水深调节在1.5米左右,能有效预防低温天气对鲥鱼造成缺氧的问题。”“按目前市场行情价格平均能达每条鱼能达到60元,这给咱村增收不少。”聊起这个新兴的产业,王礼志和林伟东满心欢喜。

乡村振兴,产业为先。欧盘村曾是萧县的贫困村,经过多年发展,在2020年完成各项脱贫任务。近年来,该村凭借区位优势,不断优化产业结构,确立了文旅、农旅共生循环经济的乡村振兴定位,通过打造鲜食草莓、鲥鱼养殖等新兴产业,逐步走出一条产业兴旺、百姓富裕的乡村振兴之路。

“经过多次论证后,村里在年初通过鲥鱼养殖基地建设方案,目前是皖北地区第一家鲥鱼养殖基地。”王礼志介绍,基地占地约18亩,投资150余万元,首批投放鲥鱼幼苗3万余尾,预计产鱼2.4万尾,实现营收可达120万元。

鲥鱼养殖产业,集科技、高产、生态环保于一体,是现代渔业发展模式的一种创新,如何解决养殖过程中的技术和管理难题?据介绍,欧盘村积极对接市县农业农村部门,联系专业渔业运营公司,通过引进先进设备、转化技术成果、推广良种良法等方式,逐步掌握技术难点和管理难题,为渔业集约化、产业化、高效化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笔者了解到,养殖池即将引进增氧机设备,助力科学养殖鲥鱼。“主要是为了增加池水中的含氧量。”林伟东说,养殖前,先确定合理好的放养密度,我们每个养殖池鱼苗的数量约为9000尾左右。此外,适当增加些氧气,能保证鲥鱼的养殖成活率。管理中,还需要注意对水质的调节和管理,一般秋冬天气在少量饲喂植物性饲料后,每个半个月要换一次水。

在推动鲥鱼养殖产业兴旺的过程中,欧盘村还探索“村集体+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有效拓宽农民增收渠道。“这段时间我在基地务工已挣了几千元元工资,这里活不重,我离家还很近,基地的发展给家里生活带来了很大的改善。”王户查告诉笔者。据了解,王户查在基地务工已经快一年了,通过务工,他在实现了稳定增收的同时,掌握了新知识,学习到多项水产养殖的关键技术,内生发展动力有效提升。

“下一步,村里将加大科技支撑力度,创建特色品牌,拓宽经营渠道,打造集育苗、养殖、销售、研发、试验示范于一体的综合性养殖基地,在促进村里现代渔业产业绿色健康发展同时,为全面助推乡村振兴开创新局面。”王礼志信心满满。

总监审:姚卜成
监 审:韩世雄
责任编辑:朱峰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
专题专栏
联系我们|网站介绍|管理团队|欢迎投稿|杂志订阅|网站声明|
主管:国家乡村振兴局 主办:《中国乡村振兴》杂志社 版权所有:中国乡村振兴网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太阳宫北街1号农业农村部太阳宫办公区12层 邮编:100028 投诉电话:(010)59195820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10120230004 丨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40091 丨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28022号丨北京市公安局备案号110105005973
京ICP备2022015544号-1
主管:国家乡村振兴局 主办:中国乡村振兴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10120230004 丨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40091丨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28022号丨北京市公安局备案号110105005973
京ICP备202201554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