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固拓展脱贫成果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巩固拓展脱贫成果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黄承伟:新征程上乡村振兴前沿问题研究

时间:2023-10-12 23:27:57来源: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作者:黄承伟
党的二十大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战略部署提出许多新的时代课题。“在‘两个大局’加速演进并深度互动的时代背景下,人类社会面临许多亟待解决的共同问题,我国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等各个领域也都面临着一系列新的重大课题,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给我们提出的新考题比过去更复杂、更难,迫切需要我们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提交答案。” “要及时科学解答时代新课题。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一切划时代的理论,都是满足时代需要的产物。”新时代新征程,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共同富裕、实现中国式现代化,一系列的新目标新要求,需要科学回答好乡村振兴的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面临的新问题新挑战需要及时解决和科学应对。比如,中央对乡村振兴系统作出并入农业农村系统的机构改革决策部署,这一方面是必须贯彻落实好党中央的部署安排,另一方面,这也意味着原有的体制机制、工作体系已经无法适应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需要,必须通过改革来解决,这就需要有关方面从理论上、实践中深化认识、统一思想、形成改革合力。再比如,习近平总书记就总结、推广、运用好浙江“千万工程”、部分脱贫村面临诸多新的问题、更充分发挥驻村帮扶作用等作出重要批示,既为解决好这些问题,也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了根本遵循。类似问题,既有现实性,也有前沿性,如何从总书记重要批示中,加强规律性研究,找出系统性解决办法,是一个需要重视的时代新课题。
在未来五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关键时期更急需进一步加强前沿问题研究。一方面,2025年脱贫攻坚过渡期结束,必须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基础上,确保脱贫人口、脱贫地区平稳过渡到乡村振兴,许多问题需要研究。另一方面,党中央明确了2035年中国式现代化的阶段性目标,确定了乡村振兴的目标任务,这就意味着,十二年后乡村振兴目标如期实现,从现在起的第一个五年奠定坚实基础至关重要。在此大背景下,乡村振兴相关问题的研究储备及运用理论对实践指导的紧迫性、重要性进一步凸显。加强新征程上乡村振兴前沿问题的研究,不仅是为完善顶层设计、优化创设政策提供参考的需要,更是为各个方面提升在新征程上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政治能力、思维能力、实践能力提供支持的需要。
本文关于新征程上乡村振兴前沿问题的分析框架大体如下,文中的前沿问题是指对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工作和加快农业、农村、农民现代化发展具有重要性、全局性、战略性、时代性的问题。本文对每一个前沿问题的阐述,聚焦于回答“为什么是前沿问题”“问题的内涵是什么”“怎么把握、领会和理解这一问题”三个方面,而对这三个方面的准确回答和理解,正是认识、把握和解决问题的基础。基于对乡村振兴理论研究,特别是实践的大量调研,本文主要对十个问题进行分析,这些问题大概是三类:一是理论认识方面的问题,如乡村振兴的政治逻辑、指导思想;二是需要强化理论认识的实践问题,如两条底线、统筹推进、融合发展、县域经济、多轮驱动、深化改革、国际合作;三是坚持党的领导,主要从实践维度回答“怎样把坚持党对乡村振兴的全面领导落细落实?”
新征程上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十个前沿问题
本文对乡村振兴前沿问题的分析着力点在于通过深化认识以凝聚共识,不讨论这些问题的解决办法。以下论述的十个问题,从分析侧重点和方法上可以归为两类:前五个问题更侧重从理论层面讨论认识,后五个问题更侧重从实践层面展开讨论。

1 政治逻辑

乡村振兴的政治逻辑,是指理解和把握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有关问题如乡村振兴的历史方位、战略定位、推进路径等,都需要始终从政治立场、政治站位上认识问题、分析问题、理解问题,作出决策、推进工作也都需要以政治逻辑为基础。简言之,理解乡村振兴的政治逻辑,需要从以下五个方面着力。
(1)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彰显“四个自信”的重要载体。乡村振兴的成色决定了“四个自信”的彰显程度。党带领全国人民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部署,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建成农业强国,其过程及成果将充分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的科学、正确,成为“四个自信”的重要支撑,对于人类发展道路选择具有借鉴意义。由此可见,从政治逻辑看,乡村振兴不是一项单纯的行业工作,而是需要从坚定“四个自信”政治高度来认识的重大发展领域。
(2)乡村振兴是夯实党的执政基础的重要抓手。乡村振兴的战略意义、中央有关的决策部署,都需要从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基础如何进一步夯实的高度深入理解和深刻领悟。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基础和根基在人民群众,而乡村振兴的根本目标就是让几亿农民充分分享现代化发展成果,确保在共同富裕进程中不掉队。乡村振兴的政治意蕴就是夯实党的执政基础。
(3)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体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独特政治优势。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是工作方式,也是一种工作机制、领导体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各地区各部门要充分认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意义,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摆在优先位置,坚持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让乡村振兴成为全党全社会的共同行动。”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机制蕴含的政治逻辑,就是全党服从中央、党员领导干部要树牢“四个意识”。脱贫攻坚战的历史性胜利,充分彰显了“五级书记抓工作”的政治制度优势,体现了全党的意志统一和强大的凝聚力、执行力,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优势和制度优势。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的落实,归根到底就是要体现对“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的深刻领悟,体现“四个意识”的增强。
(4)乡村振兴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要强化党领导下的基层组织建设。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贯彻落实党的扶贫开发工作部署的战斗堡垒。”“十四五”时期,要在加强基层基础工作、提高基层治理能力上下更大功夫。要加强和改进党对农村基层工作的全面领导,提高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质量,为乡村全面振兴提供坚强政治和组织保证。面对大约三分之一脱贫村仍存在基层组织建设薄弱的现实情况,必须在乡村振兴中采取更有力的支持,切实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确保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与号召力。
(5)乡村振兴要发挥驻村帮扶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面向贫困村、软弱涣散村、集体经济薄弱村党组织干部派出第一书记,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培养锻炼干部的重要举措,要建立长效工作机制,切实发挥作用。”“派强用好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注重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到农村基层锻炼成长,充分发挥农村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在乡村振兴过程中必须将驻村帮扶作为实现双向互动的重要方式,一方面是对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实现帮扶,另一方面是为干部成长提供平台。提高驻村帮扶效果,在推动乡村振兴的过程中同步推进干部能力建设,对于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基础性作用。

2 指导思想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指导思想,就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具体主要体现在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要论述、建设农业强国方略、中国式现代化理论的贯彻落实上。
(1)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习近平总书记在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指出:“我们立足我国国情,把握减贫规律,出台一系列超常规政策举措,构建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政策体系、工作体系、制度体系,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减贫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用“七个坚持”凝练了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的内涵,全面总结这一理论对打赢脱贫攻坚战的科学指引。在脱贫攻坚即将结束时,总书记就提出“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完成后,对摆脱贫困的县,从脱贫之日起设立5年过渡期”,并作出了一系列部署,形成了关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要论述,可以理解为形成了稳定脱贫的“有效衔接”理论。从理论逻辑看,习近平总书记在脱贫攻坚期间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形成了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在脱贫攻坚过渡期,形成了以稳定脱贫为指向的“有效衔接”理论。从实践维度看,如何实现可持续稳定脱贫,至今仍然是世界难题,运用经过大规模实践证明的科学理论指导这一难题的解决,有重要的价值。党的十九大作出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部署后,党中央明确脱贫地区乡村振兴的主要任务就是脱贫攻坚。脱贫地区在脱贫攻坚任务完成后的过渡期,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底线任务。显然,“有效衔接”理论是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的延伸、丰富和发展。
(2)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论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从理论逻辑看,客观上形成了“三农”思想或“三农”理论(目前按中央有关规定统一称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我们党‘三农’工作一系列方针政策的继承和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建设农业强国,当前要抓好乡村振兴。‘三农’工作重心已经实现历史性转移,人力投入、物力配置、财力保障都要转移到乡村振兴上来。”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可以理解为,在新时代新征程上,指引“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和指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论述本质上是一致的,只是在这个阶段两者侧重点有所不同,“三农”工作贯穿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全过程,而在新征程上,“三农”工作就是乡村振兴,主要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农业强国,发挥指导作用的就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论述。
(3)建设农业强国方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建设农业强国的重要论述,形成了一套基本方略,集中体现在习近平总书记2022年12月23日在中央农村工作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包含了建设农业强国重要论述。这些重要论述形成了完整的理论体系,有严密的内在逻辑。从指导实践维度看,这些重要论述形成了建设农业强国的基本方略。理解和把握建设农业强国基本方略的内涵,主要是以下重大论断:建设农业强国的战略定位,体现在农业强国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根基;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始终是建设农业强国的头等大事;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新时代建设农业强国的重要任务;科技和改革是建设农业强国的驱动力量;农村现代化是建设农业强国的内在要求和必要条件,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是农业强国的应有之义;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是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根本保证。这一方略充分阐述了为什么要建设农业强国、建设什么样的农业强国和怎样建设农业强国,是做好当前直至2035年的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乡村振兴指导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农业强国方略的实践要求集中体现在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的部署安排上。
(4)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号召,“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党的二十大报告,实际上就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全面部署。报告的前两部分是理论基础,第三部分集中阐述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体系(中国式现代化五个方面的中国特色、九个方面的本质要求、两步走的战略安排、前进道路上必须牢牢把握的五项原则),第四部分到第十五部分是中国式现代化推进战略及蓝图擘画。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因此,中国式现代化理论必然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指导思想,乡村振兴必须在中国式现代化理论的视野和框架下进行设计和安排,农业现代化、农村现代化、农民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乡村的全面振兴,实质上就是农业、农村、农民都实现了现代化。

3 两条底线

两条底线是指粮食安全底线和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守住两条底线是重大政治任务,具有动态性特征,在不同的发展阶段,随着发展条件的变化,会体现不同的形式和要求。
(1)守住粮食安全底线就是要确保粮食安全。建设农业强国的头等大事就是要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的供给,其中粮食安全是最重要的底线。当今世界,已经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国家有20多个。凡是农业强国必然是已经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但是已经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国家未必是农业强国,只有真正能够依靠自己解决吃饭问题的国家才能称得上是农业强国。从总体上看,我国2022年粮食产量在1.37万亿斤,基本做到了口粮绝对安全,可以保障14亿人基本的吃饭问题。但是,以2022年为例,还需要进口的粮食相当于国内粮食总产量的21.4%。特别是,随着这些年耕地的减少,非农化、非粮化还没有从根本上遏制。因为耕地减少了,保供就成了问题,粮食安全出问题后是没法弥补的。守住粮食安全底线需要夯实粮食安全根基,抓住耕地、种子这两个要害,保持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和地方政府特别是产粮大省的种粮积极性。要树立大食物观,对于粮食的概念要拓宽。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是一个有着14亿多人口的大国,解决好吃饭问题、保障粮食安全,要树立大食物观,既向陆地要食物,也向海洋要食物,耕海牧渔,建设海上牧场、“蓝色粮仓”。耕地之外,我国还有40多亿亩林地、近40亿亩草地和大量江河湖海等资源,这些都可以成为食物的重要来源。与此同时,确保粮食安全还要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减少损耗,这也是守住粮食安全底线需要加强研究的。总之,守住粮食安全底线是一项具有极强政治性、安全性的系统工程。
(2)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对易返贫致贫人口实施常态化监测,重点监测收入水平变化和“两不愁三保障”巩固情况,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早帮扶,继续精准施策。建立常态化的监测帮扶机制就是要及时因地制宜地实现精准帮扶,及时消除返贫风险。同时,脱贫地区要发展产业、拓宽农民增收渠道、稳定就业、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等。从脱贫地区整体看,发生规模性返贫的风险尽管存在,但是总体上是完全可控的。需要引起注意的是,在局部,返贫风险还是存在的,而且一些地方防止返贫的难度也需要引起足够重视。

4 统筹推进

统筹推进乡村振兴是坚持系统观念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领域的运用。基于当前基层实践和各级部分领导干部对乡村振兴在理解上存在的一些不足,“统筹推进”问题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并全面回答“是什么问题”“怎么统筹推进”。
(1)统筹推进“五个振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全面推进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五个振兴”,统筹部署、协同推进,抓住重点、补齐短板。但是,一些地方把“五个振兴”独立起来看,没有充分认识到“五个振兴”之间是相互支撑、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是一体化的关系。比如,产业振兴,就与人才、科技、生态、治理这几个振兴密切相关,如果相关政策设计没有体现出体系化设计的要求,“五个振兴”的推进就会出现欲速则不达的现象。再比如,推进乡村治理,需要同时考虑产业、人才和其他方面在乡村治理中的协同作用。这就需要对“五个振兴”进行系统化的谋划和推进。
(2)统筹推进三个“乡村”。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扎实有序做好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重点工作。”从字面理解,乡村发展包含了乡村建设和乡村治理,但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对乡村发展作出了界定,即聚焦产业促进乡村发展,因此,可以理解为狭义的乡村发展指的是乡村产业发展或聚焦产业促进乡村发展。当年一号文件还提出,要扎实稳妥推进乡村建设、突出实效改进乡村治理。因此,这三个重点任务也即“三个乡村”是三位一体的。乡村发展包括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县域富民产业发展、促进农民就地就近就业创业、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拓宽农民增收渠道等;乡村建设包括人居环境整治、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乡村治理包括基层组织建设、移风易俗、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依法治村等。实际上,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论述及其指引下的中央顶层设计,都内含统筹推进的意蕴。在基层落实过程中,由于多种原因,往往出现就产业而发展产业,就人居环境而局限在人居环境,改厕、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等往往存在单兵突进的问题,未能做到统筹推进,也就难以达到整体效果。
(3)统筹推进三个“现代化”。也就是农业、农村和农民的现代化。农业农村的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设农业强国的基础和重要内容。显然,农村的现代化必然包含农民的现代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瞄准“农村基本具备现代生活条件”的目标,让农民就地过上现代文明生活。我们党历来重视农民的现代化问题。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增强脱贫群众内生发展动力等要求,就隐含着农民现代化推进的指向。因为如果农民没有就地过上现代文明生活,肯定不能称之为农村实现了现代化。如果农民缺乏内生发展动力、一味“等靠要”,也肯定不能称之为现代化。可见,统筹推进乡村振兴的过程中,三个“现代化”的一体化推进具有内在需求和客观必然性。

5 融合发展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中指出,“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推进五个振兴之后,紧跟着就是健全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但是,从这几年实践来看,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中的融合发展,有着更丰富的含义。
(1)战略融合。乡村振兴的融合发展,首先应该是战略融合,就是把乡村振兴战略融进国家区域重大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体系中,具体就是把乡村振兴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区域重大战略和西部大开发、东北全面振兴、中部地区崛起、东部率先发展等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体系中。
(2)产业融合。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产业融合就是要按中央要求,深入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做好“土特产”文章,依托农业农村特色资源,向开发农业多种功能、挖掘乡村多元价值要效益,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要效益,强龙头、补链条、兴业态、树品牌,推动乡村产业全链条升级。同时,加大建设产业园、形成产业集群的力度,力争通过产业链、价值链、生产链、产品链的延长实现产业融合。
(3)城乡融合。没有城乡融合发展,乡村振兴是无法实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一定要认识到,城镇和乡村是互促互进、共生共存的”,“要坚持以工补农、以城带乡,推动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全面融合、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要把乡村振兴战略这篇大文章做好,必须走城乡融合发展之路。”这就是要求,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必须在城乡融合的视角和框架下;研究和推进乡村振兴,必须避免“就乡村说乡村”,乡村振兴必然是城乡融合发展下的乡村振兴。
(4)要素融合。一是“人”,即人口、人才融合。如果城市里的人才都不到乡村去,乡村就无法振兴。如果乡村的人口都跑到了城里,乡村也无法振兴。二是“地”,即农村土地改革。其实就是要解决农村土地和城市土地如何同价进入市场的问题。尽管由于农村的土地是集体所有,在解决土地与农民的关系方面又具有天然敏感性,但土地制度改革是大趋势,一定要保持历史耐心。三是“钱”。如果脱贫地区仍以“输血”为主,社会存款无法留在乡村,城乡资金流无法实现融合互通,乡村同样无法实现振兴。四是“技术”。当前不是缺少技术,而是技术无法扎根、难以深入基层,乡村各类主体用不上。或者说农户、新型的农业经营主体、企业家等都难以用上先进适用的技术。各类先进农业技术只局限在较小范围使用,无法实现先进技术与使用者的有机融合。五是信息、数字、智慧等层面新技术新形态与乡村振兴实现融合发展。

6 县域经济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县域发展,深刻指出,“在我们党的组织结构和国家政权结构中,县一级处在承上启下的关键环节,是发展经济、保障民生、维护稳定、促进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基础。”“把强县和富民统一起来,把改革和发展结合起来,把城镇和乡村贯通起来。”“要把县域作为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切入点,推进空间布局、产业发展、基础设施等县域统筹,把城乡关系摆布好处理好,一体设计、一并推进。”
(1)指导思想。发展县域经济促进乡村振兴首先要转变发展理念。只有把强县和富民结合起来,乡村才有可能实现全面振兴。必须把推动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融入县域经济发展的全过程,把强县和富民结合起来,形成县域经济发展和乡村振兴的良性互动,在共同富裕目标指引下实现同步发展。
(2)重点任务。一要让县域的产业布局体现出城乡融合发展的理念。将发展县域经济思路从考虑经济增长、GDP总量、招商引资、发展工业、增加税收等为主,延伸到考虑如何推动县域富民产业和乡村发展有机结合、相互促进,从而把“强县富民”的发展理念贯穿县域发展全程。一方面,要调整原有的产业布局,促进产业结构的持续优化,把乡村振兴融入县域新发展格局中,实现县域经济发展带动乡村振兴,同时以乡村振兴促进县域经济加快发展。脱贫地区要利用好东西部协作机制等国家政策的倾斜支持,积极承接东部地区产业特别是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梯度转移。另一方面,在产业转移进县域后,需要通过建设产业园区产生集聚效应,形成产业融合体,培育产业集群,不断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要以县城为载体,与乡村实现联动发展,把县域内的产业连成一体,创造出更多的新业态,如农文旅融合、电商、智慧农业等,因地制宜推动乡村现代产业体系构建。此外,在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过程,注重发挥产业联农带农的效果,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带动就业,拓宽增收渠道,富裕农民。
(3)保障体系。推进县域经济发展促进乡村振兴,需要构建资金、技术、人才、土地等要素的供给保障体系。发展县域经济需要理念上创新,就是按高质量发展、融入新发展格局要求,重构县域发展格局,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充分发挥县城重要载体的作用拉动乡村振兴。特别是要引导县委书记、县长首先转变理念,在谋划发展、推进发展中体现县域经济发展与乡村振兴互动的要求。区域经济发展是一项涉及方方面面的系统工程,但是,从乡村振兴维度看,只有在发展县域经济中,在产业布局、产业园区建设、产业集群培育、乡村现代产业体系构建中,转变发展思路,把实现县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和乡村振兴良性互动贯穿其中,中国式现代化才能如期实现。

7 多轮驱动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举全党全社会之力推动乡村振兴,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乡村振兴的系统性、复杂性、艰巨性必然要求多方面力量的驱动。
(1)构建政府、市场、社会互动的机制。乡村振兴,仅仅依靠政府发力是不够的,还需要市场、社会的支持和参与。只有政府、市场、社会相互之间的互动,才能构建起全党全社会支持乡村振兴的大格局。
(2)强化东西部协作。东西部协作是脱贫地区加快发展和解决国家区域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的重要战略。特别是在当前全球经济回落且回升乏力、产业结构面临调整和重新布局的大背景下,更充分发挥东西部协作的力量和作用,促进产业的梯度转移,以东部加快发展带动西部更快发展,形成东西双向良性互动发展格局,这是推动脱贫地区实现快速发展、跨越式发展的重要契机。就全国整体而言,没有东部的带动和帮扶,西部很难实现以更快速的发展赶上全国总体发展水平。从目前东西部协作看,还主要是狭义的协作,基本定位还停留在脱贫攻坚时期的给钱、派人、开展劳务协作等方面,尽管也强调产业协作,但是,大多数的协作还没有站在国家发展的结构性布局上,进行谋划和发力。如何推动乡村振兴,需要在强化东西部协作上研究设计更有利的政策体系甚至制度体系,这是需要继续加强研究并加快解决的问题。
(3)做好定点帮扶。定点帮扶是扎实推动并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力量。缺少中央单位和各省内的定点帮扶力量推动,欠发达地区更难赶上全国平均发展水平。如何在推动乡村振兴中更充分发挥定点帮扶作用,需要在原有的基础上,以创新动员机制和方式,凝聚更大的定点帮扶力量,实施更精准、更有效的帮扶。比如,如何让越来越强的国企这支力量更自觉、主动、有效服务于党和国家的重大战略、服务于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就需要设计和实施更有效的路径模式,定点帮扶是其中最现实、有效的发力点。与东西部协作一样,目前定点帮扶也还仅是狭义的、小范围的定点帮扶,更多局限于对帮扶县的帮扶,也还没有从全国性、区域性的产业结构、产业格局、区域发展格局上谋划和发力。由此,深入总结国有企业通过企业自身发展同推动地方加快发展形成良性互动的做法经验、典型案例、推广运用,紧迫且重要。
(4)加强社会动员。脱贫攻坚期间,由全国工商联组织发起的民营企业“万企帮万村”精准扶贫行动,取得了良好的政治、经济、社会效益,为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作出了特殊贡献。进入新时代,在全面实施“十四五”规划、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全国工商联运用“万企帮万村”行动成果,接续组织启动“万企兴万村”,聚焦“三区三州”和160个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明确行动边界、途径、组织方式和振兴手段,分类指导、重点推动,不断夯实脱贫攻坚成果,助力新发展阶段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从当前时间看,“万企兴万村”是一个重要抓手和不可忽视的社会帮扶力量。此外,还有很多社会力量,包括社会工作者、各类社会组织等,还有许多公民个人如退休干部、退休教师、退休医生等,如何组织动员他们返乡、入乡助力乡村振兴,需要构建更适应实际、高效的平台和渠道,持续创设政策、创新机制更充分地动员全社会支持、参与乡村振兴。

8 深化改革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必须用好改革这一法宝。”“建设农业强国,利器在科技,关键靠改革。”“深化农村改革,必须继续把住处理好农民和土地关系这条主线”。改革是释放推进乡村振兴活力的重要途径,也是取得发展、加快发展的关键一招。作为乡村振兴前沿问题,深化改革主要涉及以下五个方面。
(1)扎实做好承包期再延长30年的各项工作。现有农村土地承包关系保持稳定并长久不变,这是维护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关键。对于绝大多数农户而言,不存在问题。当务之急,是在执行中如何按照中央的要求把各项政策宣传好、落实到位,确保绝大多数农户原有承包权保持稳定、顺利延包。
(2)稳慎推进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针对进城农民在农村闲置的宅基地,如何按照自愿原则、稳妥推进、实现整合、充分利用、挖掘其中价值,需要用改革办法来解决。既要积极稳妥,完善政策,加强监管,也要因地制宜探索多种盘活利用方式,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率,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
(3)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这对于推动农村发展、完善农村治理、保障农民权益、发展壮大集体经济至关重要。对于属于村集体的产权,关键是在产权清晰以后,如何通过市场化的方式盘活这些资产,成为村集体经济来源,更多让农民受益。
(4)城乡二元结构的突破。城乡的二元结构是历史性问题,特别是附在户口上的各种显性、隐性福利,制约着户籍制度改革的深入,也必然制约着乡村振兴、城乡融合发展的推进。城与乡之间的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资源分配不均的问题,只能通过深化改革来解决。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顺应城乡融合发展大趋势,破除妨碍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双向流动的制度壁垒,促进发展要素、各类服务更多下乡,率先在县域内破除城乡二元结构。”
(5)改革的原则和方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对涉及土地、耕地等农民基本权益特别是改变千百年来生产生活方式的事情,一定要慎之又慎,牢牢守住土地公有制性质不改变、耕地红线不突破、农民利益不受损的底线。”农村改革涉及广大农民切身利益,非常复杂敏感,因此,一定要有历史耐心、久久为功。中国地域广阔、国情复杂,任何一项改革都不宜急于求成,否则可能影响社会稳定。

9 国际合作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类应该和衷共济、和合共生,朝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方向不断迈进,共同创造更加美好未来。研究乡村振兴,不仅要讲政治,聚焦国内发展,更要站在人类发展视野审视中国乡村振兴及其所蕴含的演变规律、动力机制、经验启示等。
(1)我国乡村振兴对于促进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必将发挥重要作用。2023年5月,由上合组织睦邻友好合作委员会、国家乡村振兴局和陕西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上海合作组织减贫和可持续发展论坛在西安召开,多位外国领导人、专家参会,国内外媒体高度关注。这次论坛实际上是向世界提供一种全新的改变命运的模式、理念及可供借鉴的平台,就是要从减贫和乡村振兴、农村发展的角度,促进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从短期看,我国与美国、欧共体之间的关系,还有和其他一些发达国家的关系,在外交上的缓和需要一个过程,应对美国对我国的打压遏制,也不会是短期现象。为此,从长远看,人类作为一个整体,发展趋势必然是共建命运共同体。各个方面围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目标着力,必然成为做好乡村振兴工作的重要内容,需要在乡村振兴研究中强化自愿和自觉意识。
(2)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为推进乡村振兴国际合作提供了根本遵循。习近平总书记2021年在联合国大会上提出全球发展倡议,2022年在博鳌亚洲论坛年会上提了全球安全倡议,2023年在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上提出全球文明倡议。这三个倡议本质上体现的是中国共产党探索构建新型国际关系的主张和努力方向,也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中时刻以人类命运为观照的重要体现。乡村振兴作为中国发展重要组成部分,必然需要蕴含世界眼光,在推动多样化国际合作中体现出对倡议的落实。
(3)要讲好中国发展故事和中国共产党故事。在外交关系上越紧张,西方国家对我国意识形态上的打压就会更剧烈,就越需要中国共产党将其执政理念和发展成果更充分地展现给世界。这就特别需要讲好中国共产党是如何为人民服务、如何以人民为中心实现推动中国发展的故事,更需要展现中国是如何在发展中实现14亿多中国人对美好生活的期待和向往,展示中国是如何为全人类更好地发展提供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也需要彰显我国在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探索过程中所付出的努力和贡献。在这些方面,乡村振兴正是最有力、有效的抓手。

10 党的领导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处在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地位。党的集中统一领导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优势,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重要的特征。党的领导,关键在于解决好“怎么落实”的问题。党的领导制度、工作体系正在逐步完善,在乡村振兴领域,坚持党的领导就是要全过程体现和贯彻党的全面集中统一领导。
(1)“五级书记抓”。五级书记抓脱贫攻坚,这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经验。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五级书记抓”在内容和特点上必然会发生变化,是什么变化,变化是怎样实现的等等问题,需要加强研究,回答好“如何在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中更充分体现、更彻底落实党的领导”这一问题。
(2)干部能力建设。建设什么样的能力?习近平总书记提了三方面的要求,一是政治过硬,二是适应新时代要求,三是具有领导农业强国建设的能力。具体而言,当前基层干部的能力建设主要在三个方面着力:体系化设计、差异化推进、精准化实施的能力。首先是要用系统观念进行体系化设计、统筹推进乡村振兴。其次是要在工作中差异化推进。以厕所革命为例,由于一些地方在实施方式上千篇一律,导致进程反复,产生了不少问题,其根本原因就是在于一些基层干部差异化推进工作的能力不足,习惯于照着文件生搬硬套,没能够始终做到结合实际、因地制宜。再次是精准化实施能力。习近平总书记为脱贫攻坚提出“精准扶贫”方略,正逐步成为治国理政的“精准”思维、重要方法。在乡村振兴中同样要精准思维、精准方法,不同的地方、不同的村、不同的领域需要不同的振兴办法,这是由各自具有的特殊性做决定的。
(3)人才支撑。乡村振兴,关键在人。在乡村振兴工作中,要注重人才的发现、引进和培养,包括本土的人才、外来引进的人才、回乡的人才等各类人才培养,更充分发挥人才的作用。要推动县域内人才打通使用,要着力打造一支沉得下、留得住、能管用的乡村人才队伍,强化乡村振兴的智力支持、人才支撑。
(4)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领导力、凝聚力、动员力建设。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如何健全党组织领导的村级组织体系,如何推动乡村治理机制模式的持续创新、如何发挥村级自治组织、集体经济组织、农民合作组织、各类社会组织的作用?这些都是需要加强研究的前沿问题。
讨论与思考
加强新征程上乡村振兴前沿问题研究具有客观必然性。问题是创新的起点,也是创新的动力源。随着乡村振兴战略深入推进,所面临问题的复杂程度、解决问题的艰巨程度必然明显加大,这也就给乡村振兴领域的理论创新提出了全新要求。实践没有止境,理论创新也没有止境。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我们要增强问题意识,聚焦实践遇到的新问题、改革发展稳定存在的深层次问题、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国际变局中的重大问题、党的建设面临的突出问题,不断提出真正解决问题的新理念新思路新办法。”可见,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征程上,乡村的全面振兴不可或缺,乡村的全面振兴不可能轻轻松松就能实现,乡村振兴任务伟大而艰巨,任重道远。面对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实践中不断出现的新问题新挑战,需要我们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一切从实际出发,着眼解决新问题、应对新挑战,只有加强前沿问题研究,得出符合客观规律的科学认识,形成与时俱进的理论成果,才能更好指导乡村振兴的实践。
加强新征程上乡村振兴前沿问题研究旨在持续推进乡村振兴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实践没有止境,理论创新也没有止境。习近平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论述在科学指引乡村振兴实践的同时,持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这就需要不断瞄准乡村振兴问题,加强乡村振兴前沿问题研究,凝练理论,丰富发展党的创新理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进理论的体系化、学理化,是理论创新的内在要求和重要途径。”“用以观察时代、把握时代、引领时代的理论,必须反映时代的声音,绝不能脱离所在时代的实践,必须不断总结实践经验,将其凝结成时代的思想精华。”这为我们研究乡村振兴前沿问题、推进理论创新指明了方向。“要尊重人民首创精神,注重从人民的创造性实践中总结新鲜经验,上升为理性认识,提炼出新的理论成果,着力让党的创新理论深入亿万人民心中,成为接地气、聚民智、顺民意、得民心的理论。”这为推进乡村振兴实践基础上的理论研究、理论凝练提供了根本遵循。
加强乡村振兴前沿问题研究是推进乡村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助力。一方面,对乡村振兴相关问题的全面、正确、深入认识,是解决这些问题的基础,也是提升乡村振兴干部及所有人员政治能力、思维能力、实践能力的支撑,乡村振兴前沿问题研究成果,可以为乡村振兴干部培训提供参考。另一方面,通过研究,形成关于乡村振兴前沿问题的深化认识,通过有力有效解决好存在的问题,为可能挑战做好应对准备,客观上促进党在乡村执政能力的增强,促进基层治理现代化水平的提升,也必然增强基层治理服务成效,从而形成乡村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助力。

总监审姚卜成
监 审韩世雄
 
责任编辑朱峰
标签高端视点    
高端视点

黄承伟:新征程上乡村振兴前沿问题研究

时间:2023-10-12 23:27:57

来源: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黄承伟

党的二十大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战略部署提出许多新的时代课题。“在‘两个大局’加速演进并深度互动的时代背景下,人类社会面临许多亟待解决的共同问题,我国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等各个领域也都面临着一系列新的重大课题,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给我们提出的新考题比过去更复杂、更难,迫切需要我们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提交答案。” “要及时科学解答时代新课题。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一切划时代的理论,都是满足时代需要的产物。”新时代新征程,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共同富裕、实现中国式现代化,一系列的新目标新要求,需要科学回答好乡村振兴的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面临的新问题新挑战需要及时解决和科学应对。比如,中央对乡村振兴系统作出并入农业农村系统的机构改革决策部署,这一方面是必须贯彻落实好党中央的部署安排,另一方面,这也意味着原有的体制机制、工作体系已经无法适应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需要,必须通过改革来解决,这就需要有关方面从理论上、实践中深化认识、统一思想、形成改革合力。再比如,习近平总书记就总结、推广、运用好浙江“千万工程”、部分脱贫村面临诸多新的问题、更充分发挥驻村帮扶作用等作出重要批示,既为解决好这些问题,也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了根本遵循。类似问题,既有现实性,也有前沿性,如何从总书记重要批示中,加强规律性研究,找出系统性解决办法,是一个需要重视的时代新课题。
在未来五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关键时期更急需进一步加强前沿问题研究。一方面,2025年脱贫攻坚过渡期结束,必须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基础上,确保脱贫人口、脱贫地区平稳过渡到乡村振兴,许多问题需要研究。另一方面,党中央明确了2035年中国式现代化的阶段性目标,确定了乡村振兴的目标任务,这就意味着,十二年后乡村振兴目标如期实现,从现在起的第一个五年奠定坚实基础至关重要。在此大背景下,乡村振兴相关问题的研究储备及运用理论对实践指导的紧迫性、重要性进一步凸显。加强新征程上乡村振兴前沿问题的研究,不仅是为完善顶层设计、优化创设政策提供参考的需要,更是为各个方面提升在新征程上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政治能力、思维能力、实践能力提供支持的需要。
本文关于新征程上乡村振兴前沿问题的分析框架大体如下,文中的前沿问题是指对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工作和加快农业、农村、农民现代化发展具有重要性、全局性、战略性、时代性的问题。本文对每一个前沿问题的阐述,聚焦于回答“为什么是前沿问题”“问题的内涵是什么”“怎么把握、领会和理解这一问题”三个方面,而对这三个方面的准确回答和理解,正是认识、把握和解决问题的基础。基于对乡村振兴理论研究,特别是实践的大量调研,本文主要对十个问题进行分析,这些问题大概是三类:一是理论认识方面的问题,如乡村振兴的政治逻辑、指导思想;二是需要强化理论认识的实践问题,如两条底线、统筹推进、融合发展、县域经济、多轮驱动、深化改革、国际合作;三是坚持党的领导,主要从实践维度回答“怎样把坚持党对乡村振兴的全面领导落细落实?”
新征程上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十个前沿问题
本文对乡村振兴前沿问题的分析着力点在于通过深化认识以凝聚共识,不讨论这些问题的解决办法。以下论述的十个问题,从分析侧重点和方法上可以归为两类:前五个问题更侧重从理论层面讨论认识,后五个问题更侧重从实践层面展开讨论。

1 政治逻辑

乡村振兴的政治逻辑,是指理解和把握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有关问题如乡村振兴的历史方位、战略定位、推进路径等,都需要始终从政治立场、政治站位上认识问题、分析问题、理解问题,作出决策、推进工作也都需要以政治逻辑为基础。简言之,理解乡村振兴的政治逻辑,需要从以下五个方面着力。
(1)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彰显“四个自信”的重要载体。乡村振兴的成色决定了“四个自信”的彰显程度。党带领全国人民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部署,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建成农业强国,其过程及成果将充分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的科学、正确,成为“四个自信”的重要支撑,对于人类发展道路选择具有借鉴意义。由此可见,从政治逻辑看,乡村振兴不是一项单纯的行业工作,而是需要从坚定“四个自信”政治高度来认识的重大发展领域。
(2)乡村振兴是夯实党的执政基础的重要抓手。乡村振兴的战略意义、中央有关的决策部署,都需要从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基础如何进一步夯实的高度深入理解和深刻领悟。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基础和根基在人民群众,而乡村振兴的根本目标就是让几亿农民充分分享现代化发展成果,确保在共同富裕进程中不掉队。乡村振兴的政治意蕴就是夯实党的执政基础。
(3)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体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独特政治优势。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是工作方式,也是一种工作机制、领导体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各地区各部门要充分认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意义,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摆在优先位置,坚持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让乡村振兴成为全党全社会的共同行动。”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机制蕴含的政治逻辑,就是全党服从中央、党员领导干部要树牢“四个意识”。脱贫攻坚战的历史性胜利,充分彰显了“五级书记抓工作”的政治制度优势,体现了全党的意志统一和强大的凝聚力、执行力,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优势和制度优势。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的落实,归根到底就是要体现对“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的深刻领悟,体现“四个意识”的增强。
(4)乡村振兴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要强化党领导下的基层组织建设。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贯彻落实党的扶贫开发工作部署的战斗堡垒。”“十四五”时期,要在加强基层基础工作、提高基层治理能力上下更大功夫。要加强和改进党对农村基层工作的全面领导,提高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质量,为乡村全面振兴提供坚强政治和组织保证。面对大约三分之一脱贫村仍存在基层组织建设薄弱的现实情况,必须在乡村振兴中采取更有力的支持,切实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确保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与号召力。
(5)乡村振兴要发挥驻村帮扶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面向贫困村、软弱涣散村、集体经济薄弱村党组织干部派出第一书记,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培养锻炼干部的重要举措,要建立长效工作机制,切实发挥作用。”“派强用好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注重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到农村基层锻炼成长,充分发挥农村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在乡村振兴过程中必须将驻村帮扶作为实现双向互动的重要方式,一方面是对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实现帮扶,另一方面是为干部成长提供平台。提高驻村帮扶效果,在推动乡村振兴的过程中同步推进干部能力建设,对于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基础性作用。

2 指导思想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指导思想,就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具体主要体现在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要论述、建设农业强国方略、中国式现代化理论的贯彻落实上。
(1)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习近平总书记在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指出:“我们立足我国国情,把握减贫规律,出台一系列超常规政策举措,构建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政策体系、工作体系、制度体系,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减贫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用“七个坚持”凝练了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的内涵,全面总结这一理论对打赢脱贫攻坚战的科学指引。在脱贫攻坚即将结束时,总书记就提出“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完成后,对摆脱贫困的县,从脱贫之日起设立5年过渡期”,并作出了一系列部署,形成了关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要论述,可以理解为形成了稳定脱贫的“有效衔接”理论。从理论逻辑看,习近平总书记在脱贫攻坚期间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形成了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在脱贫攻坚过渡期,形成了以稳定脱贫为指向的“有效衔接”理论。从实践维度看,如何实现可持续稳定脱贫,至今仍然是世界难题,运用经过大规模实践证明的科学理论指导这一难题的解决,有重要的价值。党的十九大作出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部署后,党中央明确脱贫地区乡村振兴的主要任务就是脱贫攻坚。脱贫地区在脱贫攻坚任务完成后的过渡期,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底线任务。显然,“有效衔接”理论是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的延伸、丰富和发展。
(2)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论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从理论逻辑看,客观上形成了“三农”思想或“三农”理论(目前按中央有关规定统一称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我们党‘三农’工作一系列方针政策的继承和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建设农业强国,当前要抓好乡村振兴。‘三农’工作重心已经实现历史性转移,人力投入、物力配置、财力保障都要转移到乡村振兴上来。”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可以理解为,在新时代新征程上,指引“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和指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论述本质上是一致的,只是在这个阶段两者侧重点有所不同,“三农”工作贯穿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全过程,而在新征程上,“三农”工作就是乡村振兴,主要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农业强国,发挥指导作用的就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论述。
(3)建设农业强国方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建设农业强国的重要论述,形成了一套基本方略,集中体现在习近平总书记2022年12月23日在中央农村工作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包含了建设农业强国重要论述。这些重要论述形成了完整的理论体系,有严密的内在逻辑。从指导实践维度看,这些重要论述形成了建设农业强国的基本方略。理解和把握建设农业强国基本方略的内涵,主要是以下重大论断:建设农业强国的战略定位,体现在农业强国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根基;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始终是建设农业强国的头等大事;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新时代建设农业强国的重要任务;科技和改革是建设农业强国的驱动力量;农村现代化是建设农业强国的内在要求和必要条件,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是农业强国的应有之义;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是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根本保证。这一方略充分阐述了为什么要建设农业强国、建设什么样的农业强国和怎样建设农业强国,是做好当前直至2035年的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乡村振兴指导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农业强国方略的实践要求集中体现在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的部署安排上。
(4)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号召,“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党的二十大报告,实际上就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全面部署。报告的前两部分是理论基础,第三部分集中阐述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体系(中国式现代化五个方面的中国特色、九个方面的本质要求、两步走的战略安排、前进道路上必须牢牢把握的五项原则),第四部分到第十五部分是中国式现代化推进战略及蓝图擘画。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因此,中国式现代化理论必然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指导思想,乡村振兴必须在中国式现代化理论的视野和框架下进行设计和安排,农业现代化、农村现代化、农民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乡村的全面振兴,实质上就是农业、农村、农民都实现了现代化。

3 两条底线

两条底线是指粮食安全底线和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守住两条底线是重大政治任务,具有动态性特征,在不同的发展阶段,随着发展条件的变化,会体现不同的形式和要求。
(1)守住粮食安全底线就是要确保粮食安全。建设农业强国的头等大事就是要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的供给,其中粮食安全是最重要的底线。当今世界,已经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国家有20多个。凡是农业强国必然是已经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但是已经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国家未必是农业强国,只有真正能够依靠自己解决吃饭问题的国家才能称得上是农业强国。从总体上看,我国2022年粮食产量在1.37万亿斤,基本做到了口粮绝对安全,可以保障14亿人基本的吃饭问题。但是,以2022年为例,还需要进口的粮食相当于国内粮食总产量的21.4%。特别是,随着这些年耕地的减少,非农化、非粮化还没有从根本上遏制。因为耕地减少了,保供就成了问题,粮食安全出问题后是没法弥补的。守住粮食安全底线需要夯实粮食安全根基,抓住耕地、种子这两个要害,保持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和地方政府特别是产粮大省的种粮积极性。要树立大食物观,对于粮食的概念要拓宽。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是一个有着14亿多人口的大国,解决好吃饭问题、保障粮食安全,要树立大食物观,既向陆地要食物,也向海洋要食物,耕海牧渔,建设海上牧场、“蓝色粮仓”。耕地之外,我国还有40多亿亩林地、近40亿亩草地和大量江河湖海等资源,这些都可以成为食物的重要来源。与此同时,确保粮食安全还要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减少损耗,这也是守住粮食安全底线需要加强研究的。总之,守住粮食安全底线是一项具有极强政治性、安全性的系统工程。
(2)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对易返贫致贫人口实施常态化监测,重点监测收入水平变化和“两不愁三保障”巩固情况,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早帮扶,继续精准施策。建立常态化的监测帮扶机制就是要及时因地制宜地实现精准帮扶,及时消除返贫风险。同时,脱贫地区要发展产业、拓宽农民增收渠道、稳定就业、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等。从脱贫地区整体看,发生规模性返贫的风险尽管存在,但是总体上是完全可控的。需要引起注意的是,在局部,返贫风险还是存在的,而且一些地方防止返贫的难度也需要引起足够重视。

4 统筹推进

统筹推进乡村振兴是坚持系统观念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领域的运用。基于当前基层实践和各级部分领导干部对乡村振兴在理解上存在的一些不足,“统筹推进”问题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并全面回答“是什么问题”“怎么统筹推进”。
(1)统筹推进“五个振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全面推进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五个振兴”,统筹部署、协同推进,抓住重点、补齐短板。但是,一些地方把“五个振兴”独立起来看,没有充分认识到“五个振兴”之间是相互支撑、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是一体化的关系。比如,产业振兴,就与人才、科技、生态、治理这几个振兴密切相关,如果相关政策设计没有体现出体系化设计的要求,“五个振兴”的推进就会出现欲速则不达的现象。再比如,推进乡村治理,需要同时考虑产业、人才和其他方面在乡村治理中的协同作用。这就需要对“五个振兴”进行系统化的谋划和推进。
(2)统筹推进三个“乡村”。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扎实有序做好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重点工作。”从字面理解,乡村发展包含了乡村建设和乡村治理,但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对乡村发展作出了界定,即聚焦产业促进乡村发展,因此,可以理解为狭义的乡村发展指的是乡村产业发展或聚焦产业促进乡村发展。当年一号文件还提出,要扎实稳妥推进乡村建设、突出实效改进乡村治理。因此,这三个重点任务也即“三个乡村”是三位一体的。乡村发展包括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县域富民产业发展、促进农民就地就近就业创业、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拓宽农民增收渠道等;乡村建设包括人居环境整治、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乡村治理包括基层组织建设、移风易俗、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依法治村等。实际上,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论述及其指引下的中央顶层设计,都内含统筹推进的意蕴。在基层落实过程中,由于多种原因,往往出现就产业而发展产业,就人居环境而局限在人居环境,改厕、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等往往存在单兵突进的问题,未能做到统筹推进,也就难以达到整体效果。
(3)统筹推进三个“现代化”。也就是农业、农村和农民的现代化。农业农村的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设农业强国的基础和重要内容。显然,农村的现代化必然包含农民的现代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瞄准“农村基本具备现代生活条件”的目标,让农民就地过上现代文明生活。我们党历来重视农民的现代化问题。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增强脱贫群众内生发展动力等要求,就隐含着农民现代化推进的指向。因为如果农民没有就地过上现代文明生活,肯定不能称之为农村实现了现代化。如果农民缺乏内生发展动力、一味“等靠要”,也肯定不能称之为现代化。可见,统筹推进乡村振兴的过程中,三个“现代化”的一体化推进具有内在需求和客观必然性。

5 融合发展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中指出,“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推进五个振兴之后,紧跟着就是健全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但是,从这几年实践来看,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中的融合发展,有着更丰富的含义。
(1)战略融合。乡村振兴的融合发展,首先应该是战略融合,就是把乡村振兴战略融进国家区域重大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体系中,具体就是把乡村振兴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区域重大战略和西部大开发、东北全面振兴、中部地区崛起、东部率先发展等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体系中。
(2)产业融合。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产业融合就是要按中央要求,深入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做好“土特产”文章,依托农业农村特色资源,向开发农业多种功能、挖掘乡村多元价值要效益,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要效益,强龙头、补链条、兴业态、树品牌,推动乡村产业全链条升级。同时,加大建设产业园、形成产业集群的力度,力争通过产业链、价值链、生产链、产品链的延长实现产业融合。
(3)城乡融合。没有城乡融合发展,乡村振兴是无法实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一定要认识到,城镇和乡村是互促互进、共生共存的”,“要坚持以工补农、以城带乡,推动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全面融合、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要把乡村振兴战略这篇大文章做好,必须走城乡融合发展之路。”这就是要求,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必须在城乡融合的视角和框架下;研究和推进乡村振兴,必须避免“就乡村说乡村”,乡村振兴必然是城乡融合发展下的乡村振兴。
(4)要素融合。一是“人”,即人口、人才融合。如果城市里的人才都不到乡村去,乡村就无法振兴。如果乡村的人口都跑到了城里,乡村也无法振兴。二是“地”,即农村土地改革。其实就是要解决农村土地和城市土地如何同价进入市场的问题。尽管由于农村的土地是集体所有,在解决土地与农民的关系方面又具有天然敏感性,但土地制度改革是大趋势,一定要保持历史耐心。三是“钱”。如果脱贫地区仍以“输血”为主,社会存款无法留在乡村,城乡资金流无法实现融合互通,乡村同样无法实现振兴。四是“技术”。当前不是缺少技术,而是技术无法扎根、难以深入基层,乡村各类主体用不上。或者说农户、新型的农业经营主体、企业家等都难以用上先进适用的技术。各类先进农业技术只局限在较小范围使用,无法实现先进技术与使用者的有机融合。五是信息、数字、智慧等层面新技术新形态与乡村振兴实现融合发展。

6 县域经济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县域发展,深刻指出,“在我们党的组织结构和国家政权结构中,县一级处在承上启下的关键环节,是发展经济、保障民生、维护稳定、促进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基础。”“把强县和富民统一起来,把改革和发展结合起来,把城镇和乡村贯通起来。”“要把县域作为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切入点,推进空间布局、产业发展、基础设施等县域统筹,把城乡关系摆布好处理好,一体设计、一并推进。”
(1)指导思想。发展县域经济促进乡村振兴首先要转变发展理念。只有把强县和富民结合起来,乡村才有可能实现全面振兴。必须把推动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融入县域经济发展的全过程,把强县和富民结合起来,形成县域经济发展和乡村振兴的良性互动,在共同富裕目标指引下实现同步发展。
(2)重点任务。一要让县域的产业布局体现出城乡融合发展的理念。将发展县域经济思路从考虑经济增长、GDP总量、招商引资、发展工业、增加税收等为主,延伸到考虑如何推动县域富民产业和乡村发展有机结合、相互促进,从而把“强县富民”的发展理念贯穿县域发展全程。一方面,要调整原有的产业布局,促进产业结构的持续优化,把乡村振兴融入县域新发展格局中,实现县域经济发展带动乡村振兴,同时以乡村振兴促进县域经济加快发展。脱贫地区要利用好东西部协作机制等国家政策的倾斜支持,积极承接东部地区产业特别是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梯度转移。另一方面,在产业转移进县域后,需要通过建设产业园区产生集聚效应,形成产业融合体,培育产业集群,不断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要以县城为载体,与乡村实现联动发展,把县域内的产业连成一体,创造出更多的新业态,如农文旅融合、电商、智慧农业等,因地制宜推动乡村现代产业体系构建。此外,在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过程,注重发挥产业联农带农的效果,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带动就业,拓宽增收渠道,富裕农民。
(3)保障体系。推进县域经济发展促进乡村振兴,需要构建资金、技术、人才、土地等要素的供给保障体系。发展县域经济需要理念上创新,就是按高质量发展、融入新发展格局要求,重构县域发展格局,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充分发挥县城重要载体的作用拉动乡村振兴。特别是要引导县委书记、县长首先转变理念,在谋划发展、推进发展中体现县域经济发展与乡村振兴互动的要求。区域经济发展是一项涉及方方面面的系统工程,但是,从乡村振兴维度看,只有在发展县域经济中,在产业布局、产业园区建设、产业集群培育、乡村现代产业体系构建中,转变发展思路,把实现县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和乡村振兴良性互动贯穿其中,中国式现代化才能如期实现。

7 多轮驱动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举全党全社会之力推动乡村振兴,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乡村振兴的系统性、复杂性、艰巨性必然要求多方面力量的驱动。
(1)构建政府、市场、社会互动的机制。乡村振兴,仅仅依靠政府发力是不够的,还需要市场、社会的支持和参与。只有政府、市场、社会相互之间的互动,才能构建起全党全社会支持乡村振兴的大格局。
(2)强化东西部协作。东西部协作是脱贫地区加快发展和解决国家区域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的重要战略。特别是在当前全球经济回落且回升乏力、产业结构面临调整和重新布局的大背景下,更充分发挥东西部协作的力量和作用,促进产业的梯度转移,以东部加快发展带动西部更快发展,形成东西双向良性互动发展格局,这是推动脱贫地区实现快速发展、跨越式发展的重要契机。就全国整体而言,没有东部的带动和帮扶,西部很难实现以更快速的发展赶上全国总体发展水平。从目前东西部协作看,还主要是狭义的协作,基本定位还停留在脱贫攻坚时期的给钱、派人、开展劳务协作等方面,尽管也强调产业协作,但是,大多数的协作还没有站在国家发展的结构性布局上,进行谋划和发力。如何推动乡村振兴,需要在强化东西部协作上研究设计更有利的政策体系甚至制度体系,这是需要继续加强研究并加快解决的问题。
(3)做好定点帮扶。定点帮扶是扎实推动并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力量。缺少中央单位和各省内的定点帮扶力量推动,欠发达地区更难赶上全国平均发展水平。如何在推动乡村振兴中更充分发挥定点帮扶作用,需要在原有的基础上,以创新动员机制和方式,凝聚更大的定点帮扶力量,实施更精准、更有效的帮扶。比如,如何让越来越强的国企这支力量更自觉、主动、有效服务于党和国家的重大战略、服务于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就需要设计和实施更有效的路径模式,定点帮扶是其中最现实、有效的发力点。与东西部协作一样,目前定点帮扶也还仅是狭义的、小范围的定点帮扶,更多局限于对帮扶县的帮扶,也还没有从全国性、区域性的产业结构、产业格局、区域发展格局上谋划和发力。由此,深入总结国有企业通过企业自身发展同推动地方加快发展形成良性互动的做法经验、典型案例、推广运用,紧迫且重要。
(4)加强社会动员。脱贫攻坚期间,由全国工商联组织发起的民营企业“万企帮万村”精准扶贫行动,取得了良好的政治、经济、社会效益,为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作出了特殊贡献。进入新时代,在全面实施“十四五”规划、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全国工商联运用“万企帮万村”行动成果,接续组织启动“万企兴万村”,聚焦“三区三州”和160个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明确行动边界、途径、组织方式和振兴手段,分类指导、重点推动,不断夯实脱贫攻坚成果,助力新发展阶段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从当前时间看,“万企兴万村”是一个重要抓手和不可忽视的社会帮扶力量。此外,还有很多社会力量,包括社会工作者、各类社会组织等,还有许多公民个人如退休干部、退休教师、退休医生等,如何组织动员他们返乡、入乡助力乡村振兴,需要构建更适应实际、高效的平台和渠道,持续创设政策、创新机制更充分地动员全社会支持、参与乡村振兴。

8 深化改革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必须用好改革这一法宝。”“建设农业强国,利器在科技,关键靠改革。”“深化农村改革,必须继续把住处理好农民和土地关系这条主线”。改革是释放推进乡村振兴活力的重要途径,也是取得发展、加快发展的关键一招。作为乡村振兴前沿问题,深化改革主要涉及以下五个方面。
(1)扎实做好承包期再延长30年的各项工作。现有农村土地承包关系保持稳定并长久不变,这是维护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关键。对于绝大多数农户而言,不存在问题。当务之急,是在执行中如何按照中央的要求把各项政策宣传好、落实到位,确保绝大多数农户原有承包权保持稳定、顺利延包。
(2)稳慎推进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针对进城农民在农村闲置的宅基地,如何按照自愿原则、稳妥推进、实现整合、充分利用、挖掘其中价值,需要用改革办法来解决。既要积极稳妥,完善政策,加强监管,也要因地制宜探索多种盘活利用方式,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率,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
(3)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这对于推动农村发展、完善农村治理、保障农民权益、发展壮大集体经济至关重要。对于属于村集体的产权,关键是在产权清晰以后,如何通过市场化的方式盘活这些资产,成为村集体经济来源,更多让农民受益。
(4)城乡二元结构的突破。城乡的二元结构是历史性问题,特别是附在户口上的各种显性、隐性福利,制约着户籍制度改革的深入,也必然制约着乡村振兴、城乡融合发展的推进。城与乡之间的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资源分配不均的问题,只能通过深化改革来解决。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顺应城乡融合发展大趋势,破除妨碍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双向流动的制度壁垒,促进发展要素、各类服务更多下乡,率先在县域内破除城乡二元结构。”
(5)改革的原则和方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对涉及土地、耕地等农民基本权益特别是改变千百年来生产生活方式的事情,一定要慎之又慎,牢牢守住土地公有制性质不改变、耕地红线不突破、农民利益不受损的底线。”农村改革涉及广大农民切身利益,非常复杂敏感,因此,一定要有历史耐心、久久为功。中国地域广阔、国情复杂,任何一项改革都不宜急于求成,否则可能影响社会稳定。

9 国际合作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类应该和衷共济、和合共生,朝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方向不断迈进,共同创造更加美好未来。研究乡村振兴,不仅要讲政治,聚焦国内发展,更要站在人类发展视野审视中国乡村振兴及其所蕴含的演变规律、动力机制、经验启示等。
(1)我国乡村振兴对于促进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必将发挥重要作用。2023年5月,由上合组织睦邻友好合作委员会、国家乡村振兴局和陕西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上海合作组织减贫和可持续发展论坛在西安召开,多位外国领导人、专家参会,国内外媒体高度关注。这次论坛实际上是向世界提供一种全新的改变命运的模式、理念及可供借鉴的平台,就是要从减贫和乡村振兴、农村发展的角度,促进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从短期看,我国与美国、欧共体之间的关系,还有和其他一些发达国家的关系,在外交上的缓和需要一个过程,应对美国对我国的打压遏制,也不会是短期现象。为此,从长远看,人类作为一个整体,发展趋势必然是共建命运共同体。各个方面围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目标着力,必然成为做好乡村振兴工作的重要内容,需要在乡村振兴研究中强化自愿和自觉意识。
(2)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为推进乡村振兴国际合作提供了根本遵循。习近平总书记2021年在联合国大会上提出全球发展倡议,2022年在博鳌亚洲论坛年会上提了全球安全倡议,2023年在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上提出全球文明倡议。这三个倡议本质上体现的是中国共产党探索构建新型国际关系的主张和努力方向,也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中时刻以人类命运为观照的重要体现。乡村振兴作为中国发展重要组成部分,必然需要蕴含世界眼光,在推动多样化国际合作中体现出对倡议的落实。
(3)要讲好中国发展故事和中国共产党故事。在外交关系上越紧张,西方国家对我国意识形态上的打压就会更剧烈,就越需要中国共产党将其执政理念和发展成果更充分地展现给世界。这就特别需要讲好中国共产党是如何为人民服务、如何以人民为中心实现推动中国发展的故事,更需要展现中国是如何在发展中实现14亿多中国人对美好生活的期待和向往,展示中国是如何为全人类更好地发展提供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也需要彰显我国在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探索过程中所付出的努力和贡献。在这些方面,乡村振兴正是最有力、有效的抓手。

10 党的领导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处在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地位。党的集中统一领导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优势,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重要的特征。党的领导,关键在于解决好“怎么落实”的问题。党的领导制度、工作体系正在逐步完善,在乡村振兴领域,坚持党的领导就是要全过程体现和贯彻党的全面集中统一领导。
(1)“五级书记抓”。五级书记抓脱贫攻坚,这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经验。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五级书记抓”在内容和特点上必然会发生变化,是什么变化,变化是怎样实现的等等问题,需要加强研究,回答好“如何在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中更充分体现、更彻底落实党的领导”这一问题。
(2)干部能力建设。建设什么样的能力?习近平总书记提了三方面的要求,一是政治过硬,二是适应新时代要求,三是具有领导农业强国建设的能力。具体而言,当前基层干部的能力建设主要在三个方面着力:体系化设计、差异化推进、精准化实施的能力。首先是要用系统观念进行体系化设计、统筹推进乡村振兴。其次是要在工作中差异化推进。以厕所革命为例,由于一些地方在实施方式上千篇一律,导致进程反复,产生了不少问题,其根本原因就是在于一些基层干部差异化推进工作的能力不足,习惯于照着文件生搬硬套,没能够始终做到结合实际、因地制宜。再次是精准化实施能力。习近平总书记为脱贫攻坚提出“精准扶贫”方略,正逐步成为治国理政的“精准”思维、重要方法。在乡村振兴中同样要精准思维、精准方法,不同的地方、不同的村、不同的领域需要不同的振兴办法,这是由各自具有的特殊性做决定的。
(3)人才支撑。乡村振兴,关键在人。在乡村振兴工作中,要注重人才的发现、引进和培养,包括本土的人才、外来引进的人才、回乡的人才等各类人才培养,更充分发挥人才的作用。要推动县域内人才打通使用,要着力打造一支沉得下、留得住、能管用的乡村人才队伍,强化乡村振兴的智力支持、人才支撑。
(4)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领导力、凝聚力、动员力建设。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如何健全党组织领导的村级组织体系,如何推动乡村治理机制模式的持续创新、如何发挥村级自治组织、集体经济组织、农民合作组织、各类社会组织的作用?这些都是需要加强研究的前沿问题。
讨论与思考
加强新征程上乡村振兴前沿问题研究具有客观必然性。问题是创新的起点,也是创新的动力源。随着乡村振兴战略深入推进,所面临问题的复杂程度、解决问题的艰巨程度必然明显加大,这也就给乡村振兴领域的理论创新提出了全新要求。实践没有止境,理论创新也没有止境。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我们要增强问题意识,聚焦实践遇到的新问题、改革发展稳定存在的深层次问题、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国际变局中的重大问题、党的建设面临的突出问题,不断提出真正解决问题的新理念新思路新办法。”可见,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征程上,乡村的全面振兴不可或缺,乡村的全面振兴不可能轻轻松松就能实现,乡村振兴任务伟大而艰巨,任重道远。面对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实践中不断出现的新问题新挑战,需要我们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一切从实际出发,着眼解决新问题、应对新挑战,只有加强前沿问题研究,得出符合客观规律的科学认识,形成与时俱进的理论成果,才能更好指导乡村振兴的实践。
加强新征程上乡村振兴前沿问题研究旨在持续推进乡村振兴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实践没有止境,理论创新也没有止境。习近平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论述在科学指引乡村振兴实践的同时,持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这就需要不断瞄准乡村振兴问题,加强乡村振兴前沿问题研究,凝练理论,丰富发展党的创新理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进理论的体系化、学理化,是理论创新的内在要求和重要途径。”“用以观察时代、把握时代、引领时代的理论,必须反映时代的声音,绝不能脱离所在时代的实践,必须不断总结实践经验,将其凝结成时代的思想精华。”这为我们研究乡村振兴前沿问题、推进理论创新指明了方向。“要尊重人民首创精神,注重从人民的创造性实践中总结新鲜经验,上升为理性认识,提炼出新的理论成果,着力让党的创新理论深入亿万人民心中,成为接地气、聚民智、顺民意、得民心的理论。”这为推进乡村振兴实践基础上的理论研究、理论凝练提供了根本遵循。
加强乡村振兴前沿问题研究是推进乡村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助力。一方面,对乡村振兴相关问题的全面、正确、深入认识,是解决这些问题的基础,也是提升乡村振兴干部及所有人员政治能力、思维能力、实践能力的支撑,乡村振兴前沿问题研究成果,可以为乡村振兴干部培训提供参考。另一方面,通过研究,形成关于乡村振兴前沿问题的深化认识,通过有力有效解决好存在的问题,为可能挑战做好应对准备,客观上促进党在乡村执政能力的增强,促进基层治理现代化水平的提升,也必然增强基层治理服务成效,从而形成乡村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助力。

总监审:姚卜成
监 审:韩世雄
责任编辑:朱峰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
专题专栏
联系我们|网站介绍|管理团队|欢迎投稿|杂志订阅|网站声明|
主管:国家乡村振兴局 主办:《中国乡村振兴》杂志社 版权所有:中国乡村振兴网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太阳宫北街1号农业农村部太阳宫办公区12层 邮编:100028 投诉电话:(010)59195820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10120230004 丨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40091 丨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28022号丨北京市公安局备案号110105005973
京ICP备2022015544号-1
主管:国家乡村振兴局 主办:中国乡村振兴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10120230004 丨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40091丨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28022号丨北京市公安局备案号110105005973
京ICP备2022015544号-1